APP下载

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研究

2020-06-08高琰张鹏张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体现

高琰 张鹏 张行

摘 要:西方科学管理理论诞生的标志就是泰勒缩写的《科学管理原理》泰勒作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首次将人的因素引入到了管理研究这一领域之中。但其所提倡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理念,由于强调了对于效率追求,为此也被一些学者批评其忽略了人员的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就十分有必要针对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做出分析及研究,以便为现代化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基础及指导。

关键词:科学管理理论;人本主义管理;体现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就是劳动分工,泰勒通过深入仔细研究其所处时代的工人工作时长及动作,发现组织内的工作可以进一步被细化为具备重复性的工作任务,而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在保障员工各司其职的基础上,来提升组织的整体工作效。泰勒这一管理理论的提出也意味着管理从之前的经验层面转变为科学层面的存在。

科学管理理论中具体包括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产效率的提升。泰勒在选择一些技术熟练工人的基础上,将其工作中每一动作及工序所花的时间做出了精准记录,并且在加上必须的休息及延误的同时制定出了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二,劳动方式的标准化发展。泰勒通过长时间记录及分析工人经过的长时间实践得到的工作经验,并在结合自己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具备标准化特征的操作方法,并且对于正式工作中所用的工具、机器等也做出了标准化规定,力求营造出一个标准的工作环境。

第三,追求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度。在科学管理理论中,认为为了更好的提升劳动生产率,就需要选择一些一流工人,并针对其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工作,确保这些工人可以严格按照制定出的最佳工作方法进行工作,并同时给予工人一定的奖励。

第四,实行差别计件的工资制度。在科学管理理论中,为了最大化改变工人拖延磨工的情况,提出了使用差别计件的工资制度。具体一些来说,就是对于那些完成额定甚至于超额完成工作的工人给予较高的薪资水平,而那些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有工作量的工人则要降低其薪资待遇。

第五,计划和执行职能的分离。在科学管理理论之中,认为计划需要专门交由计划部门负责,而工长及工人则是执行职能的主要承担人员。除此之外,在科学管理理论中还提出了的管理人员职能单一专业化的要求。

2、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理论的体现

2.1人本性的重新界定

从科学管理理论来看,其中确实将工人认为是“经济人”,同时还为工人设置了相应的与生产率高度相关薪资制度。但是这一“经济人”的假设,也同步意味着工人从之前的单纯体力劳动提供逐渐转变为脑力及体力劳动有机结合,换言之,使得工人从传统的机械附属品真正意义上取得了人的地位。在科学管理理论之中认为,工人之所以会在工作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导致这一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计时工资及计日工资制度的实施。而认知人性自觉这一角度来看,泰勒也认为从纪律二字的公认意义出发,很大一部分的人员其实是并不需要,只需要通过合理的暗示、解释及鼓励,就可以让其认真的完成本应该完成的工作。由此不难发现,科学管理理论中对于工人的地位做出人性化的转变,并且还认为人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进行改造的。

2.2注重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中对于建立劳资双方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做出了反复的强调,换言之,就是认为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的劳资关系双方的亲切协作,认为员工和雇主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同时保障雇主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强调了人性化管理氛围的营造,并且呼吁员工需要与管理层之间保持一个密切的关系。甚至于可以说,在科学管理理论中将劳资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当成是科学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通过有效消除工作环境中令双方不愉快的因素,以此来确保员工在愉悦的工作状态下激发自身的工作潜能。

在实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层人员不可以保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需要认识员工或者说工人都是拥有情感等需求的人,需要维持一种人人平等的态度,通过与员工的之间的平等交流及沟通,并鼓励他们将工作及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表达出来,并适当的给予帮助。同时,对于工人提出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都需要在表示应有尊重的基础上做出深入的研究,合理的采纳这些意见。总而言之,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包括如下的几点:劳资双方接触加深、沟通交流扩大、全面尊重工人意见及解答疑问。

2.3强调经济利益并非刺激员工的唯一因素

科学管理理论中对于物质激励的作用给予肯定,但是却并否认了物质激励作为员工激励唯一方式的观点,并且认为这种物质奖励需要把握一个程度,换言之,适当的激励才可以真正达到全面激发员工积极性及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最终目标,并且这种物质激励是需要基于与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只有在真心实意的基礎上给予的福利才可以真正发挥效果。除此之外,在科学管理理论中,还提出激励措施需要满足员工的情感及其他的非经济性的社会利益,换言之,就是认为生产效率提升还和员工自身的“士气”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一“士气”的提升是需要以员工的成就及满足感提升作为基础的。由此不难看出,在科学管理理论中,将人性、心理等诸多要素对于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意义做出了深刻的阐述,提倡劳资关系的和谐建立及双方的友好沟通及交流,深刻的展示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

3、总结

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意味着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使得管理从经验领域上升到科学领域,而其中与人本主义管理相关的人性重新界定、注重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以及强调经济利益并非刺激员工的唯一因素,对于后来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在促进劳资双方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富慧,孙辛勤,张玮.“人本”之本——现代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演变略论[J].中国棉花加工,2019(05):30-32.

[2] 樊清.科学管理人本救赎的理论逻辑及其当代价值[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7(03):41-46.

[3] 祁亚辉.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兼论人本主义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地位[J].社会科学论坛,2017(02):23-27.

猜你喜欢

体现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教师素质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
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高校学生工作开展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体现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论角色真实情感的塑造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