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吴文化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0-06-07孟利琴陶莉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

孟利琴 陶莉

摘   要: 在苏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适宜地依托吴文化,创新工作机制,不仅要做好吴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还要不断弘扬吴地传统美德,传承吴地文化隐性的精神品格,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创造性地以吴文化蕴含的精髓为引,开展党建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吴文化   基层党建   高校工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同志多次在各种会议和场合和活动或讲话中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基层党建是根基和灵魂的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坚定文化自信,把“成就师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另一方面以文化为载体,坚持文化育人,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吴地古往今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三千多年前,周部落的泰伯、仲雍“以天下让”,南奔至江南一带,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们逐渐积累和丰富了吴地本土优秀历史文化。灿烂悠久、博大精深的吴文化所蕴含的“崇文”“尚德”“融和”“致远”的精髓是在苏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厚文化根基和取之不尽的法宝。因此,依托吴文化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不仅需要做好吴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而且需要不断弘扬吴地传统美德,传承吴地文化隐性的精神品格,不断汲取精神力量。

一、依托区域文化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石,在完成各项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脚踏实地,从实效入手,从提高师生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入手,才能确保坚实稳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从地方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把握党建工作重点,狠抓党建工作实效。

思想是先导和引领。师生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时,不应局限于理论本身,还要学懂弄通、领悟初心、坚守初心、实践初心。地方高校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每一个课堂,从而走进师生头脑。在抓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学习,还应紧贴工作实际,确保内容具体丰富,可学可操作。要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走进传统文化现场,从前贤的事迹中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体悟前辈贤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提高党员同志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养,丰富师生的内心世界。

(二)吸纳地方文化精髓,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要贯穿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和实践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搭建创新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做好广泛宣传工作。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文化精髓是党建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的工作形式是党建工作完成的保障因素之一。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要走出地方文化特色,创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工作品牌。

二、依托吴地区域文化创新地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崇文:党建引领,文化育人。

吴文化的精髓“崇文”正好契合文化育人理念。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理念,以德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有形载体教育与无形融入教育相结合,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1.营造浓厚氛围,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一是依托吴地文化资源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实践中可以安排走访参观纪念馆、展示馆等进行现场教学,开展研究性课程学习,组织讲座、论坛、社团巡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吴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原动力。二是融入企业文化强化学生职业精神。可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授课,校企共建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的课程,依托订单培养平台打造就业工作特色。三是培育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开展吴文化讲解员精英大赛、国学知识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2.用好党校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和主导权。党校是青年学生接受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党校培训必须充分考虑“新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特点,要尝试改变传统党课的风格,在党校课程中融入“理想”与“情怀”的元素,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将文化元素与党建知识相结合,用贴近学生的话语,帮助他们将党的基本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入脑入心。

(二)尚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立德树人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一再要求教师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求教师必须师德高尚。教师只有师德高尚,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1.加强师德建设,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学讲话、悟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入党联系人进教室谈心谈话、主题班会等形式,认真抓好党务干部、党员教师队伍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号召全体教师党员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展示党员形象和风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同時带动全院教职工立足本职,在各自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辅导员要切实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到要学生做的事,躬亲共做;要学生守的规矩,躬亲共守。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带头做到。通过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榜样。

吴文化园是我校的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既是相关地方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场所,又是学生们人文素养的实践基地。占地2500平方米,以图文并茂、声光电组合的多媒体形式充分再现了吴地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内容涵盖吴地的历史、教育、文学、戏曲、书画、建筑、民俗等诸多学科和门类,充分体现了吴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托吴文化园精致典雅的人文环境,在园内开展各类活动,让党员师生身临其境地体悟吴地先贤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引导师生热爱学习、终身学习。

2.筑牢信仰根基,抓好学生党建工作。组织提高党性修养、涵养德性、陶冶身心的活动,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净化思想,提高素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实地考察参观革命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开展入党教育讲座、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组织观看《辉煌中国》《榜样》等纪录片,激发青年学生内心朴素、热忱的爱党爱国情怀;组织廉政教育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勤廉意识,激励青年学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营造“崇廉尚洁”的文化氛围,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成长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由优秀党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历史文化名城的角角落落,探寻历代贤哲名士的行为模范,筑牢学生的信仰根基。实践证明,强调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学生党建工作,工作实效得以大大提升。

(三)融和:整合资源,博采众长。

“融和”包含了开放、包容两层含义,可以理解为求同存异,多元共荣;兼容并蓄,博采众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以融合的心态,开放包容的胸怀及创新变通的精神挖掘每位教职员工的特长,调动每位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育人工程服务。

1.整合优势资源,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教师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只有与学院教科研等中心工作相融合,才能做到务实、接地气。实践中可以依托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学生技能竞赛为抓手,通过校企合作、承办竞赛等途径,多措并举,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可以依托吴文化科研平台等载体,整合支部教授、博士等优势资源,组建教科研团队,攻关科研项目,校企党建融合,将吴文化的升级、传播、创新发展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以“教育延伸”的方式推进教育活动落实落细落小,最终回归党支部的“原点”。

2.创新活动载体,做好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学生党支部要尊重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人为本,因势利导,“活化”教育载体。如:将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与吴文化中的水文化相融合,学习水的善施教化和兼容并蓄,以“弘扬水精神,学习水品质”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党日活动,以“上善若水”“智者乐水”“善利万物”“流而不腐”为引,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人如水,学会包容,乐于奉献;做事如水,学会感恩,甘为清廉;学习如水,学会坚持,锲而不舍。通过创新载体,不仅可以增强教育效果,还可以实现党建与文化传承的统一。

(四)致远:知行合一,自强不息。

“致远”是一种境界,谦虚内敛不张扬、不说大话、能干实事。这是我们党一贯主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高校基层党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必须“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1.搭建载体平台,推动中心工作上台阶。鼓励动员党员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进企业、下社区实地走访调研,为校地合作、文化合作和党建共建等搭建平台,为党员教师下基层实践、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学生志愿服务等寻求支持。组织开展党课实践,接受红色教育,凝聚精神力量,为中心工作铺路架桥。

2.请进来走出去,擦亮吴文化“新名片”。邀请企业专家、文化名人来校,与师生面对面,开展文化育人交流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指导讲座、职业技能展示等活动,继承和发扬吴文化的务实精神。动员吴文化研究相关党员教师走出去,积极争取项目,开设公益讲座,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做好文化传承创新的践行者。

三、依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有特色的党建工作道路。

习近平同志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地方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抓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三观塑造,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将教师锤炼成有境界、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真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党建工作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地方高校依托吴地文化创新高校基层党建,首先,可以提高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能量;其次,可以消除文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隔阂,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最后,可以实现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文化引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这是当前高校党组织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也是新契机和新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06.

[2]包江胜,卢朝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基层党建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學报,2019,32(21):38-39.

[3]陈达颖.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阈下的高校党建工作[J].闽江学院学报,2018,39(04):81-85.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编号:2018ZDJD-B018)项目成果。2019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立项课题“依托吴地文化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编号:2019JSJYDJ02 127)、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2020年度课题“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在苏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与实践”(编号:SVU2020WWH06)、苏州市职业大学2020年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文化传承创新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基层党建
水利建设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浅谈
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如何“牵手”互联网
中国梦视阈下的独立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企业文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及其融合策略分析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夯实基层国企党建基础工作实践与思考
践行两学一做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