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风格的鉴识和再现之我见
2020-06-04何海燕
何海燕
摘要:文学风格的判断和鉴识是文学评论的重要方面,一般标准相距不远,而且都遵循特定的理论构架,尤其对于外国作家而言,每件作品的特色和风格不同。作品与国内作品的翻译和再现之间存在联系,文学翻译者不仅要准确地掌握原著的主题和风格,而且还必须以其母语准确地再现原著的风格。例如,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具有曲折的情节,并且受到社会的各种讽刺和批评,这使得人们很难鉴识和再现他的作品风格。
关键词:红与黑;风格的鉴识;再现之我见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在拿破仑时代,《红与黑》代表“军队”和“教会”,是培养雄心勃勃的法国青年的两个渠道。小说的主要人物于连是一个想晋升至上流的人物,因此他学习拉丁语并研究神学。作为小业主的儿子,于连巧妙地成为了市长府邸的州长,并与市长的妻子联手。事件被揭露后,他幸免于难,参加了神学院。在神学院院长的推荐下,他去了巴黎,担任极端皇室政党骨干马奎斯·拉莫尔的私人秘书。得到了侯爵对他的赞赏,并再次使用了他。同时,于连与侯爵的女儿有了关系。最终,在教堂的计划下,市长的妻子被迫写信揭露他,毁了他的命运。在愤怒中,他开枪打伤了市长的妻子,被判处死刑,然后去了断头台。完全暴露于小说中的当时政治局势的黑暗在许多国家被归类为禁书,并在后世开创了“有意识的小说之流”,因此人们将司汤达称为“现代小说之父”,但是,在中国,以“意识流”的风格创作小说的时间相对较晚,总的来说,香港作家刘以鬯在20世纪初的《酒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意识流的小说,此类作品的开发相对缓慢。因此,如何鉴识和再现《红与黑》风格是翻译人员的大问题。
一、《红与黑》分析
《红与黑》的创作背景是1828年2月29日在《法院新闻》中宣布的著名死刑案。在遥远的拿破仑帝国,红色和黑色分别是“军队”和“教堂”的标志,是有志者的发展渠道。当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了。他想用钢笔完成拿破仑的事,他想通过《红与黑》来重塑拿破仑的伟大。因此,作者使用《红与黑》来象征作品的创作背景。“红色”表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鲜血和革命,“黑色”表示僧袍,表示在教会势力中盛行的封建制度的恢复王朝。作为法国一部相对知名的小说,作家司汤达被誉为整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红与黑》的主角是外省的年轻人,名字叫于连·索雷尔。于连家庭出身贫穷,但是于连有才华且聪明。当时,他利用一段时间来引诱市长的妻子,同时给当地市长家庭的孩子们提供补习课程,此后勾引了贵族的小姐,当市长的妻子因嫉妒而知道这件事时,揭露了他的偷偷摸摸的行为。他用枪打伤了市长的妻子,并因谋杀罪被法院判处死刑。该书中的于连是那个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在上流社会的影响下,他的野心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悲剧。本书的另一个吸引人之处是作者的内容增加了当时的政治意义。《于连》实际上是《红与黑》的原始名称。之所以改名,是因为“红色”代表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黑色”代表封建社会的力量。在红色和黑色之间的激烈战斗中,作者创作了小说的副标题“ 1830年历史纪录片”,以突显图书时代的精神。该书主要关注于连从他的时代到其他州的首都的短暂生命,生动地诠释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王朝的复兴及各种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这本书的本质是一部政治小说。没有人注意到作者生前的《红与黑》,但是书中对各种观点的描述已被全世界的人们所证实。其中,中国有许多《红与黑》的语言翻译。作为19世纪文学领域的著名著作,这本书对于复兴欧洲文学史非常重要。这本书在法国重建王朝的背景下描绘了于连的悲剧。在重建时代,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相互妥协,尽管封建权力根深蒂固,但它无助于扩大资产阶级力量。因此,当资产阶级的力量减弱时,联邦军隊恢复的可能性就较小。但是,此时的资产阶级仍在扩大,并在寻找抓住封建统治的机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个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家庭所生的孩子希望通过斗争进入上层阶级,只是一个有希望的想法。但是上帝赋予于连超越平凡的智慧和记忆,所以在自由和平等观念的影响下,他希望像拿破仑一样过着传奇般的生活。但是随着恢复的到来,所有这些都变得一无所有,最终于连只能走上成为主教并获得最高地位的黑暗道路。在《红与黑》中,看到了“红色”和“黑色”的激烈冲突,在封建阶级和大布尔乔亚人的迫害和压迫下,这位年轻人最终变得才华横溢,雄心勃勃。“身死道消”不仅是于连的悲剧,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二、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表现
在许多方面,《红与黑》是非常现实的。《红与黑》真实地反映了法国阶级关系和七月革命前夕的时代发展,其创意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作品的特征和事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司汤达的家乡格勒诺布尔,一个名叫贝尔德的年轻人在富有的米哈特家中担任家教,并因与情妇的关系而被米哈特开除。后来,女主人写的一封信阻止贝尔德迎娶一个非常有钱的女人,使她免于怨恨和绝望,所以当女主人去教堂敬拜时,贝尔德杀死了她,最终被判处死刑。文学的创作离不开生活的客观现实。《红与黑》角色事件是虚构的,但是可以从它那里找到贝尔德的影子——于连,而且作品中的每个事件都采用了这个骄傲而孤独的核心角色的人生道路。围绕中心旋转,围绕于连的梦想、希望、奋斗、失败、甚至死亡,是当时法国社会所有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体现。创造于连的形象对于揭示作品的批判现实性非常重要。通过主角于连的经历,作家反映了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红与黑》的副标题是“1830年历史纪录片”。事实证明,作者创作这本小说的目的是用清晰的政治和历史色彩来表达当时广泛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创建德·瑞纳夫人还是玛蒂尔德小姐的形象,热爱生活和金钱的德·瑞纳、享有声望的拉莫尔伯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红与黑》中对联邦重建王朝的阶级关系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的实际社会生活。对金钱的追求和利润的获得,不仅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而且消灭了他们的生命力,压制了他们的理想。主角于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雄心勃勃的小资产阶级的形象。布尔乔亚的开悟是培育他成长的精神乳汁。他想通过个人努力成为拿破仑式的英雄,但是在恢复的波旁王朝中,他们只能按照恢复政府的意愿行事,并沦为韧性的典当。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可怜的小资产阶级对坚强的统治者没有抵抗力,却表现出更多的妥协。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影响很大。七月革命前夕,一位高级贵族在拉莫尔伯爵的客厅举行了秘密会议。这次会议不是由作者创建的,而是基于1818年罗杰伯爵的实际政治事件。作为“秘密备忘录”的暗示,从现实的观点出发,司汤达也被称为“政治书籍”,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级斗争和阶级冲突。
三、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
《红与黑》现实主义的特征非常明显,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批判精神。它涉及作者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关注现实、面对现实、忠于现实、描绘生活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小说的材料是一种客观的现实,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和事件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而具体的反映。这也是《红与黑》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继续存在的基本原理,小说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作品的内容也基于深厚而真实的土壤,通过阐明其原始外观、独特的逻辑及各种复杂的关系(如真实的人与现实生活),显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体现了“可复制性”的特征。再现(representation)是指对外部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描绘或模拟。文学必须面对客观现实,对现实诚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过现实世界并避免现实。文学理论中流行的“镜子说”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再现性。司汤达曾经将艺术品与镜子进行比较。“小说是手中道路上的一面镜子。有时候看到的是蓝天,有时在道路的泥泞中”。作者对现实主义的信念:它是人为握住的,指出了小说现实主义的特征,同时又避免了现实主义的存在,纯粹的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现实主义的理性含义。他对自己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非常感兴趣,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具体体现。作者在小说中表现出强烈的爱恨交加感,描绘了封建贵族、天主教堂和资产阶级,体现了批判现实的强烈精神和严厉的批评。这可以使文学和艺术家超越其阶级的偏见和政治立场,并表现出现实生活的客观意义。在小说中,市长将散步道延长了6英尺以上。“他是一个极端的国王政党,我是一个自由党,但是我仍然想在这个问题上称赞他”。作者可以克服自己的阶级政治偏见,打破思想的局限,并用忠诚写出了一流的辉煌作品,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现实的客观规律,并反对主观的随机性,离不开他作品中作为真理的再现。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揭示了现实与基本规律的矛盾。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技术客观地刻画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展现了目标的感性外观,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及现实与现实的结合。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态度,不能避免现实,社会的真实、善良和美丽是光明的一面,作者可以表达出来,但更有价值的是作者的社会生活。作家敢于面对世界的谎言、邪恶和丑陋,而作者则用自己的勇气。表达和发表是为了扭曲原始生活的形态,恢复原始生活的外观,而不是被自己的好恶所取代,即主观的愿望。作者使用线条图和逼真的技术进行解释,通过准确客观地描绘事件来展现生活的客观性。
四、如何正确鉴识《红与黑》的风格
鉴识具有查找和识别外行人文字的能力,是正确理解《红与黑》样式的一种方法。如果笔译者理解原始作品的主题,《红与黑》只能考虑以此为基础的风格再现。毫无疑问,《红与黑》语言风格具有自己的特征。伟大作品被认为是经典的原因,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必须具有其独特性。赵瑞蒸和郝运等译者对《红与黑》风格进行了重要讨论。我们知道,识别原始样式特征是再现原始样式的基础。赵瑞蒸说,司汤达的工作风格的基本特征是精神分析出色,写作柔和,语言没有变化,不追求过度美丽和人为风格,可以说是更自然和明显的。郝运相信这一点,司汤达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风格是自然的。他还引用了司汤达给巴尔宁的信:
当我写《修道院》时,我每天早晨都习惯阅读几页《公民法》,以学习正确的语气。看来是完全自然的,我不想使用人工方法来迷惑读者。
在反复阅读《红与黑》之后,现代学者徐均得出结论,标准的修辞风格是“句无余字,篇无长句,似淡而实美”。实际上,不难理解《红与黑》是一部长篇幅、写实逼真的思想小说,使用了许多角色。作者想通过人物的描绘和表现来表达当时法国年轻人的热情和向往。易于理解,且包含丰富的情感,可以说是具有独特风格和含义的文字的瑰宝。
五、如何再现《红与黑》独特风格
既然称为“再现”,肯定它是要忠于原始的,以便正确地评估风格,发挥才能,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从读者的角度使经典作品尽可能地具有原创性。如何准确地再现原始作品的风格和特征,不仅关系到译者主观理解的水平和领域,而且还弥合了两种语言之间的鸿沟。就主观因素而言,翻译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客观态度,以原作者的风格为标准,不能随意猜测或破坏它。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当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最喜欢的事物的特征和行为。译者和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需要保持相对客观的翻译或写作态度,译者需要与作者的原始风格尽可能地保持和谐。就客观要素而言,情况恰恰相反。译者有很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并尽可能以最现实的方式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使他们可以背叛原始作品并为目标语言的读者所接受。郝运在给作者的一封信中说,“我从书籍中翻译和介绍法国文学的工作时间并不短,但我从未走过,我只追求一个目标:“根据我自己的理解,阅读最好的法语故事,告诉中国读者,我仍然認为这样做并不容易。原著可能很棒,但由于难以消化,因此用中文无法流畅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我坚持要求读者耐心咀嚼。”实际上,这段话非常完整地反映了翻译人员在语言旅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翻译人员应注意的范围。一件好的作品的翻译不能一字一句地失去原作魅力,也不能“用粉末代替海蜇皮”。因此,再现《红与黑》风格时,要尝试根据原始的基本线索和风格,以使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再现小说的风格和魅力。
六、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小说描绘了维利耶尔的环境,巴黎研讨会和侯爵的住所,是一个典型的环境,它阐明了作品的主题,表现出时代发展的特征和典型人物的活动,并具有时代和氛围的特征。环境是如此紧密相关,以至于典型环境为典型角色的性格和表现提供了合理的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中,主要人物于连作为典型人物存在并且具有很高的典型性。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期间的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叛逆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充满矛盾。作者充分解释了于连的现实和典型性。角色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并取决于特定的环境,于连处在压迫他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平凡的资产阶级反叛者,他以特殊的方式抵制复兴制度,包括反动教会、贵族等资产阶级决定增加黑暗力量,但在国王复辟的年代,他的独特抵抗注定了他的最终失败。这本小说真正再现了于连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相互矛盾的人格和双重人格的过程。
典型环境是指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形成人物并鼓励人物行动的特定环境。它指的是不可避免地影响这种特殊生活环境的基本特征和时代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环境。一个典型人的大多数价值和重要性在于表明生活和人的本性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限制,而社会生产关系具有深远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代表人物的活动体现了代表人物的性格,社会活动与历史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对象。《红与黑》表达了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生活,非常重视绘画人物,并描述了典型人物的人物行为和命运及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被认为是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产物。
七、结语
总之,《红与黑》具有独特的简单而优美的风格,这是翻译人员重现其风格的一个基础。在复制原著的过程中,译者还需要知道如何把握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小说的标准应该是在不损害其精神的前提下,以忠于原始风格的方式重现小说的原始风格。
参考文献:
〔1〕冯娟.拉康语境中的《红与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8):129-131.
〔2〕陈治云.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看司汤达《红与黑》的“心灵辩证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5): 44-46.
〔3〕胡晓昕.《红与黑》男主角于连形象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5(2):18-21.
〔4〕柯晓蓉.《红与黑》批判现实主义创作解析[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4):51-53.
〔5〕郑晓萍.从司汤达写作手法分析《红与黑》中的爱情观[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6〕朱海忠,何昱杰.社会流动的可能与不及——基于司汤达《红与黑》的文本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6):29-34.
〔7〕余燕萍.《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81-182.
〔8〕艾燕萍.路遥、司汤达作品中的不同爱情形态探析——以《平凡的世界》和《红与黑》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5):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