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于连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
2016-08-01冯婷
摘 要: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主人公,其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变化人物。他的性格是矛盾冲突然而又对立统一的,我们应该辩证地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于连的形象。
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于连;矛盾性
作者简介:冯婷(1992.3-),女,甘肃陇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司汤达的《红与黑》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他真实地再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以后的历史氛围。但是《红与黑》与其作者一样在那个时代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司汤达认为50年后《红与黑》才会有读者,他是对的,在200年后,西方不少人对《红与黑》进行研究,而其中又以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为重中之重。
于连性格的矛盾冲突是有深沉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因此我们只有将历史背景和于连人生的发展相结合,才能感受到于连这个形象蕴含的巨大悲感。当时的法国出于王朝复辟时期,必然前进的历史和贵族阶级落后、反动的思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这些封建贵族阶级进行最后疯狂的反扑。因此当时的社会氛围是无比压抑的。平民阶级的知识分子在这种滞后的社会中是无法获得出路的,因此他们用尽一切力量去反抗。于连就是这些平民阶级有志之士的典型,他的性格在社会和历史、个人和社会的矛盾中进行着曲折的发展,形成各种矛盾的性格。
一、自尊与自卑
这是于连最本质的性格特征。于连的自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在书中当于连的父亲告诉他让他去当市长的孩子的家庭教师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他不愿意当仆人。他想到:“宁愿放弃这一切,也不能沦落到和仆人一起吃饭的地步。我父亲想逼迫我,那我就去死……”[1]。在他看来,他的自尊远比一切都重要,包括生命。他的自尊甚至达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刚到德·莱纳市长家里时,德·莱纳夫人问他真的会拉丁文吗?[2]这就刺痛了他的自尊心。
和于连高度敏感的自尊心相对,于连同时拥有极深的自卑感,不管是在爱情上还是在生活中。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的诱惑,因为自卑他逼迫自己去追求德·莱纳夫人,其目的在于减少德·莱纳夫人对他的轻蔑。在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中,他始终怀有巨大的自卑感。德·拉莫尔小姐喜欢他,被他认为这是有关于他的一桩愚弄,当他收到德·拉莫尔小姐的情书,邀请他去幽会时,他内心的自卑感使他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他想到了一切后果,并做好了一切准备,才去赴约。
实际上,于连的自尊和自卑是一体的,过度的自尊是为了掩饰他内心极度的自卑。他在德·莱纳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十分注意他的地位,这一方面说明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地位低微,但另一方面又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在德·莱纳市长这些人眼里的地位是多么低微,他不愿意被人看轻,却无能为力,只能用高度的自尊来保护自己。在给德·拉莫尔侯爵当秘书时,他在和德·拉莫尔小姐的几次长谈中,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个高贵的女人,居然肯用一种近乎友谊的口吻和他说话,这使他感觉到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韦尔吉的院子里,他不小心碰到了德·莱纳夫人的手,这只手很快抽了回去,于是于连想,要让这只手在他碰到时不再抽回去,这是他的责任,若是做不到,就会成为一种笑柄或招致一种自卑感。[3]
在这些情节里我们可以看到于连的自尊和自卑的相互转换。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自卑产生了自尊,而自尊其实是于连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它和自卑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二、正直和虚伪
于连的正直和虚伪就如《红与黑》这个书名一样矛盾又并存。
于连的正直和虚伪在生活中许多处都有着体现。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虚伪的,他崇拜拿破仑,却在公开场合对拿破仑破口大骂,厌恶教会,但他却对《圣经》倒背如流。于连的虚伪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地位决定一切,下层的平民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用尽一切手段,这也是于连性格扭曲变化的主要原因。
《红与黑》以于连的两次爱情为主要线索来展开全文,而于连除了在平时的行为上,他在爱情上也是虚伪的。他的第一次爱情即与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的引诱,这是他的虚伪发展的第一步,他将追求德·莱纳夫人看作一种责任,而并非源于他内心情感的萌发。
于连的第二次爱情即与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相对与他与德·莱纳夫人的爱情来说,可以说是完全的虚伪,因此被称为“头脑的爱情”。和他第一次的爱情不同,于连在这次爱情始于玛蒂尔德小姐的主动。她出身贵族,为人高傲,她厌倦了生活的苦闷和一成不变,她在于连身上感受到了激情,但是当于连对他产生了好感后她又对于连产生了鄙视,她对于连的态度也是三番两次的变化。而于连喜欢的明明是玛蒂尔德小姐,却因为玛蒂尔德小姐态度的反复,对德·费瓦克夫人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以此来刺激玛蒂尔德小姐。当玛蒂尔德小姐对他进行表白时,他首先想到是他战胜了德·克鲁瓦泽努瓦侯爵,[4]他作为一个平民战胜了一位上层社会的权贵。因此,可以看出于连是第二次爱情完全是由于内心的野心、欲望的推动,他所表现出的对玛蒂尔德小姐的崇拜和狂热完全是由内心潜在的意识所操纵的。
于连是虚伪的,但他内心的平民意识却时不时地出现。在瓦勒诺先生的家宴中,他觉得这房子中的一切都散发着偷来的钱的气味,想到乞丐们正在挨饿,而他们正在大口地吃肉,同时又目睹了乞丐们被禁止唱歌的一幕,他内心的良心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这正是他内心平民意识的反抗和挣扎,反映出他性格中真诚正直的一面。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于连的本性是正直善良的,但社会环境迫使他不得不虚伪做作,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他的性格进行着曲折的发展。
三、反抗与妥协
于连他是一个下层阶级的平民,他想要有所作为,但在当时,一个平民的功成名就是难于登天的,也是上层贵族阶级所不容许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于连的平民意识让他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不平和压迫时就进行激烈的反抗。
他对上流社会充满着厌恶和仇恨,他厌恶德·莱纳市长,蔑视瓦勒诺先生,对他们的利欲熏心和丑陋的行为充满了不满。无论他的行为多么的谦卑,他在精神上总是高人一等的。
其实于连的反抗是对整个不平的社会和贵族阶级的反抗,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于连进监狱后的表现,他在死亡前慷慨陈词,他承认自己的罪责,但同时指出对他的定罪完全是上流社会所操纵的一场好戏,是为了通过惩罚他——一个出身于下层阶级的人——来达到对下层阶级的青年志士的震慑,永远的让下层阶级的年轻人灰心丧气。于连虽然对上流社会充满了痛恨,但为了达到他的野心,实现他的抱负,有时他不得不对上流社会做出妥协,压制着自己的反抗,这在他的地位得到提升,尊严得到满足,目的达到时表现尤为明显。
于连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并不信教,他其实最想做的是一名士兵,但当他认识士兵在当时并没有前途,而教士却成为一种无所不能具有极大前途的职业后,他妥协了。他将自己伪装成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
他对上层社会和贵族阶级是痛恨而反抗的,但当德·拉莫尔侯爵貌似平等的对待他,尊重他的尊严时,他便成了德·拉莫尔侯爵的死忠。他通过他所不耻的贵族获得了金钱、地位、身份和田产,他貌似成功的跻身于上流社会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内心的平民意识几乎完全泯灭了,他完全妥协于封建贵族阶级。他最初的本心已经被完全掩埋了。
幸运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本心,回归于本性。他抛弃了一起包袱,进入了他人生价值的升华时期。
四、于连形象的社会意义
于连这个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色彩,通过对其一生的描写,揭示了波旁王朝的反动和落后。值得注意的是,于连实际上追求的是地位的平等,即人生的平等。他追求的是一种人生的肯定,无论是来自自我还是他人.因此于连拒绝了他的朋友富凯合伙做生意的提议,他否定富裕但是平庸的人生,追求着非凡事业的成功。这为于连这一形象镀上了一层非凡的光芒,展示了法国复辟时期下层阶级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中追求自我价值的艰难道路。
注释:
[1][法]司汤达著,《红与黑》,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9页。
[2][法]司汤达著,《红与黑》,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29页。
[3][法]司汤达著,《红与黑》,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52页。
[4][法]司汤达著,《红与黑》,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328页。
参考文献:
[1][法]司汤达著,王明元、高艳春译.司汤达自传[M].海燕出版社,2004。
[2]艾珉著.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