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的伦理维度探讨

2020-06-04张俊

雨露风 2020年3期

张俊

摘要:灾害叙事中的伦理显现主要来自于文学当中的人学指向,以及灾害过程中的社会公共属性。由于灾害具有激变性和非常态性,需要深度地考量伦理秩序与个体道德。本文首先对现当代文学的叙事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灾害叙事在现当代文学当中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的伦理维度进行探讨,希望本文所作分析探讨能够为有关研究人士带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伦理维度

文学和灾害的关联主要来自于文学与灾害都具备的人学指向及社会属性。不管是在文学当中把以人为本的诉求表达了出来,还是在灾害的概念当中把人与社会的先在性构建出来,两者都没有办法回避伦理这一话题。从某些角度上看,灾害之所以具有非常态性和极端性,其实也是对伦理秩序的一种体现和检验。

一、现当代文学的叙事分析

(一)视角的概念和应用

在叙事学上,视角主要用来特指叙事过程中应用的观察角度,也就是说叙述视角解决的问题是“谁见到”,是叙述者或者是某个人物在叙事文章当中发生的各个事件里对应着的位置或者状态,也就是说叙述者或者是某个人物在观察故事时的角度。在小说技巧当中,主要就是通过叙述者所站的位置来控制文章当中一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点,认识和感受同一事件所带来的不同体验。热奈特把“聚焦”这一概念引入到了文章的描写当中,把视角划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即非聚焦型、内聚焦型,还有外聚焦型。其中,最传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就是非聚焦型,又可以被称之为“零度聚焦”,是指叙述者或者是人物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以后得到的。而与非聚焦视角相比,内聚焦视角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内聚焦视角是严格根据每一个人物的真实感受和思维意识来把故事呈现出来,运用转述的方式,把外部信息对人物的影响以及一次产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这时其他人物大多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来对事件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进行猜测。在外聚焦型视角当中,故事呈现的视角则是外部化的,只对事件当中各个人物的外表、行为,还有当时的客观环境进行描述,而不交代事件当中各个人物的真实动机、目的、思维以及情感。不仅如此,热奈特还运用了语言学理论,分解了各个事件当中的“观察点”,把视角和声音的概念引了出来,并指出“谁看”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视角来进行研究的,而“谁说”这一问题则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进行研究的。

(二)叙述者的概念和应用

在叙事学当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就是叙述者,同时叙述者也是叙事文当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叙述者是叙事文当中陈述行为的主体,或者可以说是在故事当中发声或是讲话的主要人物,叙述是由视角与叙述者一同构成的。在一个叙事交际场合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参与者,主要的有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还有隐含读者,在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角色就是叙述者。在文本当中,叙述人或者是主体的就是叙述者,同时也是叙事学当中的一个最为核心的概念,是叙事文章当中的重要特征。有些人曾经表示有一些叙事作品当中是没有叙述者的,主要是通过事件来把故事呈现出来,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事实上,每一个故事都一定会有一个讲述者,这个讲述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人物的叙述者,也可以是没有说出具体姓名的叙述者,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一定会有,这样才能确保故事被正常组织并表达出来。

(三)叙事时间

叙事体裁的文章主要就是依靠时间来推进事件发生情况的,叙事文在描写的过程中是没有办法离开时间的,不使用时间进行描写就表示叙事文没有办法继续存在。首先,在小说当中叙事主要是在一个时间过程里完成的,也就是说小说主要是根据一个固定的叙述时间来推进内容的发展。其次,小说在叙述一个故事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时间来推进故事发展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故事时间。从小说家的角度上来看,所谓的“故事时间”同人们现实生活当中的时间是存在差异和不同的,在人们的现实生活里时间总是不断流逝着的,并且不能被人为地改变,属于物理时间的范畴,而在小说当中,时间是可以被伸长,或者是被缩短的,而且还可以终止时间或是重新连接时间。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叙事文的基本特征当中,不仅叙述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时间因素也同样非常重要。叙事文的转换系统有着双重时间序列的特点,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一个是被叙述故事的原始时间,另一个是文本当中的叙述时间,这就表示叙事文可以按照一种时间,对另外一种时间的功能进行变化或者是创造。有很多理论问题都是因为受到了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这两者关系问题的影响,比如说故事的顺序是如何通过叙事文来进行排列的,叙述时间与故事发生时间长度这两者的关系是怎样被解决的,还有故事叙述的频率是怎样的,等等。在叙事作品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时序是逆时序,其中闪回是最常见的一种时间运动轨迹,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叙事技巧,在写作手法当中通常被称作是“倒叙”,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重新对过去一个时间节点发生的故事进行叙述,而这种倒叙的写作手法又可以被分成回忆和追叙两种不同的类型。

二、灾害叙事在现当代文学当中的发展

受到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手法的影响,现当代文学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也比较敢于直面生活当中的苦难,创作出的灾害文学作品也是比较富有鲜明特色的。比如说李尔重的长篇小说《战洪水》,是结合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与武汉市领导军民共同抗击洪水,救援灾情的经历写出来的。钱钢的《唐山大地震》采用了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从全景式的角度对唐山大地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罗伟章的长篇小说《饥饿百年》则是从一个名叫何大的农民的视角出发,以一种寓言式的写作手法,对中国近百年来的饥饿史进行了刻画,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人民在面对灾情时坚强不屈的生命力与斗争精神。刘建伟的长篇小说《SARS危机》是在2003年全国爆发非典型肺炎的时候,仅仅只用了五十多天的时间就创作出来的,曾被称之为“激情燃烧的写作”,把非典时期我国人民在面对突发性灾难的过程中,那种忧患的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出来,也从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把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记录了下来,是我国抗击非典疫情阶段留下来的非常珍贵的文学记录。还有一些小说题材的著作对非典时期人们表现出来的爱情进行了刻画,比较著名的有徐坤的《爱你两周半》,还有胡绍祥的《北京隔离区》等,把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世道和人心都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基本上可以媲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南方冰雪报告》对2008年初我国新疆南部地区的冰冻灾害事件进行了细致地描写,把人们抗击五十年不遇的冰冻灾害的悲壮历程,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展示了出来,凭借一种深沉的感觉对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人心的变化以及天理伦常的变化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歌兑的长篇小说《坼裂》,则是以汶川地震为写作背景,根据自己在参与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经历,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对灾难和救援过程中世间的百种状態进行了充分的审视。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更好地把大地的坼裂同人心最深处的坼裂进行了结合,并把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被隐藏起来的怪诞和荒谬的地方都揭示了出来,对地震灾害当中人性的分类,以及人性内心深处的冲突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与解读。

无论是现代文学灾害书写,还是当代文学灾害书写,其运用的都是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并以一种苦难的书写手法,对现代文学当中现代性的叙事模式进行了延续。两者都是把苦难当做文章的底色,把人们在灾害面前的各种意识形态充分表现出来。在现代文学当中,书写灾害的目的已经不只局限于展示灾害,更为主要的是对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进行描述,把人民群众共同抗击灾害时的状态与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来,因此,现代作家总是通过一些反复渲染的方式,把灾害当中的苦难特性强调出来,进一步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阶级斗争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受到现实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在灾难叙事的文学体裁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结合革命性的话语,使得灾害文学书写没有办法从随处可见的意识形态当中逃脱出去,并把左翼文学运动以后阶级对抗的合法性充分突显出来。比如说,在陈登科的长篇小说《风雷》当中,就从两个方面对抗击水灾的故事进行了描写,一方面是主人公祝永康带领着黄泥乡的老百姓们一同抗击水灾,通过自救的方式保证黄泥乡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祝永康需要同以黄龙飞和杨秀英等人为首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这样整个故事就不仅仅是围绕抗灾救灾的故事来进行描写,而是上升到了在黄泥乡到底是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可以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阶级斗争中来,避免了文章单一刻画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性。

三、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的伦理维度

(一)正义营构与革命伦理偏至

从客观的角度上看,现代以将知识界和底层民众认知思维的转换,把灾害认知划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一个是社会维度。如果把灾害放到自然和社会的维度上,那么就意味着灾害能够同其他的话语资源结合起来。在现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可以说是顺势而起,旨在能够把旧世界推翻,重新构建出一个更为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向社会大众宣扬革命信仰,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群体的认同,在最大程度上动员人民群众,对旧秩序进行颠覆,从而构建出更加能够证明革命合法性与革命正义性的有效途径。所以说,革命的伦理化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革命,是社会革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实际上,不管是追求平等、反对压迫,还是秉持着解放全人类的态度,无产阶级革命本身就是在追求道德正义。为了能够确保革命正义,一方面体现在人们的崇高信仰还有理论设计当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旧的政治秩序的黑暗及缺失的正义的无情批判上。在灾害发生时,人民群众所表现出来困苦,以及对政治腐败现象的无奈都會表现得更加突出,正好能够强化革命群众的反抗意识,努力对存在问题的社会体制进行变革。灾害和革命话语的结合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体现着人们最关切的现实性问题,以及人们在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活动,同时也是左翼思潮下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

从现实情况上来看,就算是在一个时期内没有灾害事件出现,现代中国在政治、社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苦难现象依旧能够成为革命性体裁,为现实依据与道德提供重要的支撑。其实,在文学中的灾害叙事文章当中,作者普遍都会对天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弱化,而把人祸突出强调出来,在描述过程中对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只是简单描述,更侧重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并把人与人在阶级关系当中的对立面和反抗行为充分表现出来。鲁迅就是描述灾害与革命伦理话题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在鲁迅的杂文当中,经常会以一个非常深刻的视角对人祸的恶进行揭示,并且指出在很多时候人祸其实要比天灾更令人恐慌。比如说在描写发生灾害时,有很多统治者经常表现出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有一些甚至出现了大发国难财的现象,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每年水利部门都会征收大量的税费来治理水患问题,但是每一年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患灾害,当水灾出现时,就会有一大批的难民出现,这些难民为了生存就不得不需要逃荒,而在难民逃荒的过程中,又经常会受到一些当权者的管制,这些当权者不仅不为难民的问题想办法,还会以破坏治安为由,对难民进行枪杀;还有一些统治者在面对问题时,不仅是不作为,还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把一些罪名强加在无辜的人身上。鲁迅在杂文当中描写过一位老爷,这位老爷亲自到乡下去查找饥荒发生的原因,起初这位老爷认为饥荒的发生是因为乡下的农民过于懒惰,没有对农田进行灌溉,而到了乡下才发现,真正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是有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翁,因为儿子在灌溉农田的过程中过度劳累被累死了,感觉生活没有了指望,也自杀了。

事实上,在现代文学叙述灾害的过程中,当描绘社会公平的缺失问题时,最为常见的是对统治阶层的批判,批判其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势,却不能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依旧在占有和掠夺社会的公共资源。比如说沙汀在描写民国时期四川灾区的一些作品当中,就对当权者在面对灾情时,依旧能够正常喝酒吃肉,并且肆意侵吞国家下发的赈灾款项,增加赋税,掠夺人们的物质财产等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且抨击了这些当权者的自私、无耻和贪婪。

(二)善恶糅杂与社会伦理镜像

在现实生活当中,灾害属于社会事件,灾害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无法预见的后果,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人们与社会关系。在道德观念上,人是主体,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人类个体,实际上都处于一定的道德原则与价值规范当中。灾害发生时所表现出来的突发性,还有巨大的破坏力,在很大程度上把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推向了一个极端的情境当中,这时无论是何种人都会表现出生存第一,以及利己主义的本能。而在灾害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定的行为,一方面能够把社会伦理原则突显并且强化出来,另一方面能够对现有的道德观念形成挑战。比如说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当中,林浩被誉为英雄少年,正是因为在灾害发生时,他没有只顾着自己跑,而是勇敢地帮助同学,一同逃离地震灾害。还有在地震当中不顾学生的安危,自己先跑出去的教师“范跑跑”,这两位人物的故事都在那一个特定的时期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及深刻的道德考量。

一般情况下,由于灾害的突发性,使得灾害的发生会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在灾害发生时,救援活动基本上也是同时开展的,一方面要保全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旨在快速恢复社会公共秩序。在救援活动当中,主要需要依靠政府与社会上的组织,一般需要采取集体性救助的方法,把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与担当充分体现出来。比如说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中,有一段故事是描写抗洪行动的,刻画了各省地市、军队,还有地方政府一起进行抗洪救灾的场景。在现实生活当中,灾害救助行为基本上都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在灾害当中充当着履行公共职责,兑现民众责任的义务。当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存问题普遍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就体现出了物资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而人类在面对生存问题的考验时,一些利己主义和排他主义也会逐渐暴露出来。人类在道德层面上的退化,不仅体现出了在灾害环境当中,人们面临着的生存困境的无奈,同时也体现出了人类在暴露个体贪欲时的可怕。

四、结语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灾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能够把特定场景中的多样化伦理景象表现出来,对灾害的双重属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情态进行论证。从伦理维度进行灾害叙事,能够改造式地阐释出社会现实的需要。目前灾害问题及环境危机问题愈发严重,需要人们不断反思现有的价值观念,并对伦理导向进行重构。所以,可以说随着灾害叙事的不断深化,必将推动时代主题、伦理人性、哲学思考,以及艺术思维的多元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周惠.现当代文学灾害叙事的伦理维度[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93-100.

〔2〕谢有顺.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J].文艺争鸣,2013(2):95-112.

〔3〕支宇.灾难写作的危机与灾难文学意义空间的拓展[J].中华文化论坛,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