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语诗年鉴》编委诗选
2020-06-04马非
马非
游若昕的诗
半坡的天空
在西安
半坡遗址
闫永敏对
半坡人
并不感兴趣
她一直拍
天空
那是半坡人的天空
也是闫永敏的
天空
望南漈山
在红绿灯路口
抬头望
不远处的
南漈山
看不见塔
塔被浓密的云淹了
我是塔
路上的车流淹了我
我不是塔
我看见了
南漈山上的云
把塔淹了
疑惑
每次
校长来我们班
视察
老师都会让我们
赶紧坐好
不要讲话
不要东张西望
到现在
我还没搞懂
为什么
要这么做
为什么
不能和校长
打招呼或者拥抱
西毒何殤的诗
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只剩下烤红薯的炉子
还在路边
自己烤
炉子旁边
排起了长队
可是
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有个女孩抱着纸盒
有个男人蹲在路上
卖橘子的担子
和臭豆腐车大声吆喝
傍晚的人流
把暮色和行色
挤出汁儿
收停车费的大婶
奋不顾身追一辆企图逃费的奥迪
公交车站
有人打起来了
惟有烤红薯的炉子前
秩序井然
可是卖红薯的人不见了
戴眼镜的老民工
工地有三四个老头
老得就像是
刚从土里
挖出来
干活儿很慢
一个栽警示牌的小坑
需要挖一整个上午
“没办法”
工头说:
“已经找不到年轻人了”
他们很少抽烟
埋头
缓慢地
挖土
他们没了土地
玉米
被挖掘机碾压在土里
还有一些坟
挪到
更靠近河的那边
他们从夏天
干到春天
整个冬天
都在挖土
我每天都能见到他们
跟那些爬脚手架干活的
年轻人不同
他们只在平地上挖土
不戴安全帽
却戴着眼镜
每一个
都把眼镜
用细绳子绑在头上
我从没用绳子
绑过眼镜
如果滑下来
我就用多余的手
把它
推上去
医院最好看的女人
唐都医院住院部
十七层呼吸科
上来的女人
是我今天早晨
遇到的最好看的女人
她说那个叫崔凯的
男医生长得很帅
是护士们的男神
她和闺蜜旁若无人
嬉笑了一阵
才说
“我早就把自己
判了死刑了
今天来医院
就是听他宣判的”
杨艳的诗
把他挂在风雨中
暴雨将至
我加快
奔跑的速度
上午手洗的
他的
一套睡衣和一条浴巾
还在外面晾着
一下电梯
便直冲露台
已经
刮起了大风
落下了
大颗大颗的雨滴
他的衣服在风雨中飘摇
我脱口喊出:
“啊!老公!”
自我介绍
我出生并生长于
福建沿海
但直到大二那年
去长沙
认识了一位
来自内蒙的女孩时
我还没见过大海
她对我说:
“和你有一样的尴尬
我也没见过草原”
疫中
办公楼后院的车棚
边上是一栋破旧的宿舍楼
停车时抬头可见
其中一家走廊上
用电线拉的毛巾绳
绳上除了几条毛巾
每天都挂有
使用过的口罩
都是天蓝色的
有时一个
有时两个
经常是三个挨一起
有风时就能看到
一家人
在风中
互相亲吻脸颊
庞华的诗
列车闪过原野的那几秒
整个原野上只见一棵小树
整个原野在暗暗把它举得更高
就像它
暗暗用力要提起整个原野一样
黑暗中
黑暗中
抬抬手
轻触开关
灯就会亮
真的
开关就在手边
只要抬抬手
一大碗蓝天
在华山道观
向一位道长讨水喝
他递来一大碗白开水
我接过的时候
看见水中的蓝天
我一饮而尽
闫永敏的诗
洞 口
大学同学写了一篇
回忆大学生活的短文
特意提到“非典”我发烧时
她拒绝陪我去校医院
我对此毫无印象
只记得在医院的一些事
比如把手伸进一个
看不见医生的洞口
在指尖扎针取血
那种疼到现在
已过去十七年
我不知在这十七年里
同学为了我并不在意的拒绝
“愧疚后悔”
“耿耿于怀”
就像这十七年里
一直有针扎在她手上
三年前的一个冬夜
我在晚上九点回到家乡
祖父已去世三个小时
穿着寿衣
躺在明亮的灯光下
我跟着祖父母长大
祖母去世后
我知道祖父也会离开
我看了一会儿离开的祖父
走开来到院子里
把自己放在一片墙的阴影下
这时
我听见邻居们议论说
你看她爷爷死了
她都不知道哭
5.20相亲会
晚餐时在一家西餐厅举行
每人148元
男女各15人
最大的43岁,女
最小的24岁,女
我中途退场
记得宠物是最火热的话题
但如果你说养了宠物
主持人就会问它的性别
还有餐具掉在地上
我从未在餐馆里
听到如此密集的餐具掉落的哗啦声
像是在打架
赵立宏的诗
自由的女骑士
一个周末的下午
去舅舅家
大门紧锁
舅舅不在
只见舅妈的母亲
骑在高大的院墙上
在唱红色娘子军
她年轻时
因在外当兵的儿子
意外死亡
而精神失常
夕阳正在西下
金色的柔光
涂抹在她的身上
我突然无比的感动
她比我更知道
她自己就是个
自由的女骑士
赵立宏
一次上百度
搜索自己的名字
发现在人人网上
叫赵立宏的
竟然一共有53位
其中16.67%来自华北
22.22%是90后
62.22%为男生
我想把这些叫
赵立宏的人
都聚集到一起
听我们一起大声喊
自己的名字
赵立宏
赵立宏
听我们互相喊
各自的名字
赵立宏
听一个赵立宏喊
另一个赵立宏
听年老的赵立宏喊
年轻的赵立宏
听男赵立宏喊
女赵立宏
听来自北方的赵立宏
喊来自南方的
赵立宏
听一个
干公安工作的赵立宏
喊一个当老师的
赵立宏
写诗的母亲
母亲是县里的
老余吾中学毕业
两年前
一个人在老家的母亲
也开始写诗
一次
在诗友周晋凯那里
看到母亲
又在县文联的
刊物上发表了诗歌
就专门打电话
给母亲
说这件事
快乐的母亲
情绪高涨
就像回到初心的少女
多像祖国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
文艺小青年
让电话这头的我
几乎泪流
叶臻的诗
老家的墙壁
父亲的遗像上
落满了灰尘
我取下来
用棉布
来回擦
遗像后面的墙壁
比别的地方
都白些
是长方形的
白
我把父亲的遗像
再挂上去
遗像后面的白
一点也看不见
5個火化炉
8点32分
电子屏显示
黄氏8:21进1号炉
潘政新7:52进2号炉
姚荒熟8:09进3号炉
胡桂喜8:16进5号炉
胡荷花(妻的舅妈)
8:32进6号炉
9点04分
电子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