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细节 让作文“有话可说”
2020-06-03沈淑岑
沈淑岑
摘 要: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与字词、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更需要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而需要学生有平时的积累,有属于自己的素材。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语言文字,呈现在文本中。然而现实中,学生的作文却总是略有感悟、浮于表面,因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
关键词:素材积累;写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114-1
记得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暑假生活的短文。作文交上来一看,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寫到了夏天的天气:
生1:暑假到了,天气变热了!
生2:今天很热。
生3:暑假的一天,天很热。
生4:夏天可真热!
……
不难发现,学生提到了夏天的天气,都是一个“热”,没有任何具体的描写。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试图以自己的认识,来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实际上,这都是没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没有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而导致的结果。
一、为了写而写的“热”
看到学生写的这几句话,我心中不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只会说“热”?又想:既然要写,那为什么不写得别出心裁,让作文的开头更加吸人眼球?夏天的确是炎热的,但是难道这“热”只是一个“热”字吗?或者说,学生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份“热”?
1.是自己皮肤上传来的感受?
2.还是天气预报上的数字?
3.又或者是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看见的、闻见的、听见的呢?
4.更有甚至,会不会有同学只是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来写“热”?
无论是以上哪种途径或来源,学生到最后都归结成一个字——“热”!这样的“热”是形而上的,是没有根据的,这就如同没有根的小树,是没法焕发出生机,没法成长成大树的。作文“空、假、大”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二是学生没有细心观察。没有了这两样过程,当然写不出具体的细节;没有了细节,当然就不可能感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就知道这需要我们老师去关注、引导、开发。不然,往往是教师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还是只有一个“热”字,这样下去,作文教学质量怎能提高?
二、五情发而写天“热”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要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入手,积累、选择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
对于一个简单的“热”,学生该如何直接而深刻地表达,我作出了以下两点作文教学设计:
(一)从学生的感受出发
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材中课文语言的运用,都体现着作者的个性特点、生活体验和审美特征。因此,学生的热也应该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发现。于是,我在作文指导课上对学生作了如下引导:
师:大夏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热了
师:从哪里能看出一个人很热?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生1:热得满头大汗,汗水从头上沿着眼睛、鼻子一路流到下巴尖;热得汗流浃背,连衣服都湿光了,挤一挤或许能挤出一盆子的汗水。
生2:热得一出门,好像变成了蒸笼里的包子,快熟了!
生3:热得好像变成了液体,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都站不直了。
……
师: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看出来,这夏天的确很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五情发而为辞章。”学生对这夏天的“热”其实是有体会的,不然哪里知道什么是冷?什么是热?并且,每个人的体验肯定也是不同的,他们对“热”的认知肯定也是不同的,但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字,串联成词句,构建成文章。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学生,既然天气很热,就要写清楚“热”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热”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告诉读者“热”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写出真正的作文。
(二)由学生的观察发现
让学生写“热”,更多的应该通过学生的眼睛、学生的鼻子、学生的耳朵去发现、去观察。在作文指导课上,我是这样做的:
师:夏天和春天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夏天很热。
师:最直接的,是从哪里看出来这“热”的?
生:太阳变得更加亮、更加热了!
师:这是你通过什么发现的?
生:眼睛。
师:那通过眼睛,你还能看到夏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吗?
生1:树木更加葱绿、更加茂盛,池塘里的荷花开了。
生2:树叶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没精打采的。
师:除了眼睛,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夏天的热?
生1:用耳朵听到树上的知了在“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生2:用鼻子闻到柏油马路被太阳烘烤过后烧焦的味道。
……
不难发现,学生发现“热”的由来各不相同,这都是因为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式。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门户,是作文的起点。通过学生的描述,不难发现其实学生是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受到夏天的“热”,但在写作时他们没有具体写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写“热”时,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充分体验“热”,让写作有话可说。
(作者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