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2017-02-06孟旭东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中学语文生活化

孟旭东

【摘 要】写作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写作教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只通过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于写作方面的教学,应从不同方面进行考虑。

【关键词】中学语文 立足兴趣 生活化 素材积累 自主修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69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和思考来进行提高的。中学阶段是写作教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变化是最明显的。其实从语文知识来看,知识内容变化并不是很大,无论是字词等基础知识还是诗歌阅读等能力知识方面,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但是学生的能力变化是不会很明显的,相反的,写作能力却是会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想到达到理想的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写作的几大要点。

一、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写作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写作都是兴趣使然,即使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写作文,有的学生还是会自主进行写作,这部分学生对于写作往往都是出于兴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中发生的趣事见闻等进行创作。而这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往往也是很高的,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把写作当作兴趣来看待,没有把写作当作是强制性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则是把写作当作是不得不做的一部分学习任务,把写作给任务化,这样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就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模块,他们不会想要去培养自己在写作这方面的兴趣能力,相对应的这部分学生在写作上就是出于被动的状态,把写作当任务,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凑字数、内容与材料不符或是潦草完成等现象。

这些现象往往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写作学习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后果往往是学生作文成绩不高,从而导致语文成绩不突出,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文一直都是语文试卷中分值最高的一个题型,要想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作文水平必须保证。所以,教师在写作模块的教学中,首先应该考虑将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写作本是非常自由的一种文化活动,只是现在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成绩认证,导致学生不得不在规定情况下进行写作,但是作文题材有很多,在语文教学目标中学生会学会写不同题材的作文,这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知识。

而教师在教授不同题材的作文时,不要过于理论化的去进行讲解,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事情,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作文素材进行写作,使学生明白写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除了日常作文课堂规定的话题之外,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从兴趣出发进行写作,不限题材、不限字数,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写作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

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教师在讲授写作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灵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但是灵感这种东西并不是经常有的,这就可能导致学生以无灵感为理由拒绝写作。灵感确实重要,但是灵感的激发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意识,没有对写作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欣赏,那是很难找到灵感的。虽然灵感是个人主观意识里的一种东西,教师不能随时随地都激发出学生的灵感,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素材,或是给学生提供意见,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生或中的趣味。

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态度,根据心理学研究指出,灵感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具备了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为灵感激发做了充分准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自己学习的知识或是自己的见闻进行整理,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接触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搜集不同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敏感度。

中学阶段的作文话题一般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常都是给出生活中的一些话题,让学生就这些话题进行论述或是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活中的事情千千万万,随便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作文的话题,如果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并将这些不同进行记录,那么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教师只能教给学生基本的框架知识,一篇好的作文是有血有肉的,不能只靠技巧,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将写作素材生活化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升华作文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逻辑的体系,明确的中心思想,还需要能够润饰整篇文章优美的语言和有力的例证,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平时注意积累素材,多去借鉴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融合别人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中学阶段每周都会安排两节作文课,这两节课如果不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优秀作文或是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做摘抄,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优秀素材。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高的,但是不断地练习写作提高的只是写作技巧,我们前文说过,一篇好的文章单靠技巧是不行的,必须和好的内容相结合,因此,学生只有不断地进行素材积累与更新,才能不断地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从而整体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四、培养学生自改文章的能力

中学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写作文的频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是批改作文的时间耗费较大,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作文的批改、讲解,因此中学生在课堂写作的频率较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写作上的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批改作文,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将作文修改的要求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自主批改作文,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写作时有意识的避免写作问题。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最后将修改后的作文进行批改,不仅节约教学时间,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于写作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尽量完善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标准的参考下,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中学语文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