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2020-06-03王晓群许旭东黄燕妮

江西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支数吸烟史高血压病

王晓群,许旭东,黄燕妮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普宁 5153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常被称为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等。研究发现影响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病、高血脂、糖尿病)和支架数目等,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3]。本研究以120 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术后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预后相关情况;并通过回归分析讨论影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7 年 6 月-2018 年 3 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的12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 例,女56 例,平均年龄为(71.93±8.71) 岁,所有患者中有 68 例患者年龄≥70岁。

纳入标准:⑴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⑵既往未接受过冠心病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旁路移植术手术者;⑶年龄大于60 岁;⑷介入治疗成功者。

排除标准:⑴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者;⑵住院期间死亡患者;⑶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⑷资料不完整者;⑸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⑹患者及家属不愿意配合治疗者。

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3d 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剂量分别为每天100mg 和75mg。置入支架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等进行抗栓治疗≥12 个月。所有患者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及相关降压降脂等治疗,且在术后3-5d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1.3 随访流程

1.4 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术后2 年内通过门诊和电话,对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病变支数、置入支架数目、支架来源[SYNERGY 支架(进口)、海利欧斯支架(国产)]等,并记录患者终点事件(发生以下任一:重度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需再次行PCI 或行CABG,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均使用SPSS20 进行统计学分析,以[n(%)]方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120 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发现120 例患者中有36 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0.00%,发生重度心力衰竭12 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7 例,再次行PCI 或CABG 患者1 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休克2 例,死亡1 例。

2.1 有无终点事件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变支数和支架数目为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 (P<0.05)。见表1。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讨论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支架数目多、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病变支数多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指冠导致的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临床表现主要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等[6,7]。其发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病程较长,病情严重,临床治疗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控制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提高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8,9]。

研究中,接受介入治疗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随访期间,有36 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0.00%,其中有随访发现120 例患者中有36 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0.00%。在研究中,我们从可能影响患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病变支数和支架数目)出发,通过对发生终点事件和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情况的比较,发现年龄大于70 岁和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比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比率,表明年龄大于70 岁和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是导致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当积极引导患者戒烟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此外,本研究中为明确病变支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发生终点事件和为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1 支病变中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比率为12.82%。2 支病变中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比率为24.39%,3 支病变中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比率为52.50%,显示病变指数越多,发生终点事件的几率越高。在支架数目比较方面,接受1 枚、2 枚和3 枚及以上支架患者其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81%、26.53%和55.88%,支架数目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支架数目增多会导致终点事件发生率的上升。

表1 有无终点事件比较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患者年龄大、支架数目多、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病变支数多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应该积极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支数吸烟史高血压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