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2020-06-03区小燕
区小燕
(鹤山市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700)
肿瘤主要指的是在各种致瘤因子的影响之下机体局部组织细胞出现增生现象进而形成的一种新生物,这种新生物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占位性块状凸起,也被称之为赘生物[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肿瘤化疗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其中参照组有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76±6.32)岁;研究组有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3.12±6.74)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患者药物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工作。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环境护理:定时清洁病房卫生,保持空气清新,对患者呕吐物进行及时清理,保持适宜的温度(24~27℃)和湿度(55~65%)[2]。②情志护理:做好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情志护理工作,对患者的阴阳失调、正气耗损、脏腑功能紊乱以及血气不合等现象进行调节;根据患者个人喜好,通过阅读、音乐、影视等方式对其注意力进行转移等。③膳食护理:可给予患者开胃健脾护理,例如食用山楂肉丁,食材为山楂100 g,菜油250 g,瘦肉1000 g,卤透烧干即可。④中药护理:给予患者附子理中汤护理,处方为干姜20 g、熟附子20 g、炙甘草15 g、炒白术15 g、党参15 g,以水煎服,每天一剂,每剂250 mL[3]。⑤艾灸护理:取患者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神阙等穴位展开艾灸护理,操作流程为将艾灸部位充分暴露后点燃艾条一端置于艾箱内部,以穴位出现温热感为标准。每穴10~15 min,每天1次,连续进行10d。⑥按摩护理: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指导患者采取仰卧屈膝体位,暴露出患者腹部,涂抹滑石粉,分别采取摩脾胃法、腹部旋转法和拇指揉压法进行推拿,每次3 min,连续按摩50~100次[4]。
1.3 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SAS)自评量表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其中当SAS评分超过57分时则代表患者存在焦虑风险,当SDS评分超过53分时则代表患者存在抑郁风险,二者评分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例关系;评估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其中重度副反应为患者每日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大于3次且无食欲,中度副反应为患者每日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大于2次,轻度副反应为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但表现不明显且检查结果不具有胃纳呆滞情况,无副反应为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且不存在胃纳呆滞情况,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重度副反应例数+中度副反应例数+轻度副反应例数)/总例数×%[5]。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标准差(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行x2检验,当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时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均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n(±s)]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60 58.14±2.97 33.37±4.89 54.62±3.25 31.38±4.37参照组 60 58.34±2.35 49.74±5.51 54.76±2.98 46.64±4.98 t/0.409 17.212 0.246 17.841 P/0.683 0.000 0.806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情志护理有助于对患者脾失健运、横犯脾胃、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等现象进行调节;中医膳食有助于提升患者食欲,减轻胃肠反应程度;中药护理有助于益气健脾;艾灸护理有助于温散寒凝、温散寒凝;按摩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蠕动,进而实现调理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功能的目的。
表2 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综上所述,在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