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妊娠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20-06-03胡月圆

关键词:破膜水囊宫素

胡月圆,陈 恒

(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低位水囊引产术是通过把低位水囊放置在宫颈内部实施的一种妇产科手术,具有机械作用,能够反射性出现子宫收缩,从而扩张子宫,达到引产的目的[1]。缩宫素引产是临床常用的促宫颈成熟药物,但使用不当可导致急产、胎儿窘迫、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等风险[2]。此外,缩宫素由于促成熟作用差,加上需要连续好几天给药,不仅会增加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引产失败。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采用低位水囊引产术,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于进一步提高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成功率和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促进母儿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年7月1日~2019年3月30日收治的初产妇中,选取300 例足月妊娠且有引产指征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150例。所有初产妇均为晚期妊娠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0~32岁,平均(26.55±2.88)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1~33岁,平均(27.75±3.03)岁。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在医学委员会的审核和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

入选标准:由妊娠并发其他疾病、胎盘老化、过期妊娠等原因请求计划分娩者。

排除标准:有水囊引产禁忌症者。

1.2 基本方法

对照组(缩宫素):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500~1000 mL,按每分钟8滴调好滴速,然后向输液瓶加入缩宫素注射液2.5 U,将其摇匀后继续滴入,初起滴度为8滴/min,每20 min调整一次,每次增加8滴,滴速调整以宫缩情况为依据,直到有效宫缩为止,注意最大滴速不得超过每分钟40滴。

观察组(低位水囊引产术):取产妇膀胱截石位,手术常规消毒铺巾,使用窥阴器将宫颈暴露出来,消毒后,置入双球囊导管,之后在红色球囊注入氯化钠注射液(40 mL 0.9%),回拉,而另外的绿色球囊需要注入氯化钠注射液(20 mL 0.9%),并置于宫颈外口,将两球囊固定在宫颈两侧,取出窥阴器,注意每次注射量最大为80ml。胎监30分钟左右,时刻关注产妇的变化或有无不适症状,若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大、水囊脱出的情况,这时可直接进行分娩。放置双球囊导管后,如果出现破膜、阴道流血、产妇有发热或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取出导管。如果没有任何异常,则可在放置12小时后取出,并立即进行宫颈Bishop评分。宫颈Bishop评分≥6时并予人工破膜,观察羊水性状。如30 min后未临产则予静脉滴注0.5%缩宫素引产至有效宫缩为止[3]。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并记录两组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

引产效果[4]—有效:放水囊后出现宫缩,并逐渐加强于24 h内完成分娩者,或放水囊后虽可引起宫缩,但水囊脱落,且宫缩逐渐减弱,之后行人工破膜或实施0.5%缩宫素进行静脉点滴治疗,于48 h之内完成分娩的产妇;无效:放置水囊后仍未出现宫缩,且在48 h之内未完成分娩的产妇。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达,检验值通过X2比较。P<0.05,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分析晚期妊娠产妇实施低位水囊引产术的情况

入选的300例晚期妊娠产妇中,其中150例实施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即低位水囊引产术)成功148例,成功有效率为98.67%;失败的有2例1.33%。在手术失败的产妇中,2例产妇均实施静脉点滴缩宫素(浓度为0.5%)或人工破膜,但未能在48 h之内进行分娩,之后在48h之后实施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

2.2 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时间以及分娩情况

如表1所见,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引产时间、剖宫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时间以及分娩情况比较[n(%)]

2.3 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

如表2所见,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1.33%,新生儿窒息率为2.67%,均低于对照组的7.3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手术方法、注意事项等,让孕妇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担心和顾虑。

3.2 术中护理

表2 两组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n(%)]

给予孕妇一定的鼓励和精神支持,缓解不良情绪。在放置水囊过程中观察孕妇的反应;结束后,听取胎心,安全送回待产室观察。

3.3 术后护理

(1)监测孕妇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1小时进行胎儿心电图的监测,叮嘱孕妇在水囊放置完毕后需要卧床休息,时间为半小时,之后取坐位或在室内活动,促进宫颈扩张。观察宫底高度及宫缩情况,关注有无出血、胎盘早剥、发热以及阴道流血等情况。

(2)若孕妇出现发热、寒战等情况,需要立刻报告医生,将水囊立即取出,并予以抗生素治疗。

(3)严密观察孕妇的子宫轮廓、阴道出血和宫缩情况,出现规律宫缩时加强监测胎心音,报告医生,必要时检查宫口扩张情况。

(4)观察孕妇的产程情况,做好接产准备,产后观察子宫情况,并指导母乳喂养[5]。

4 讨 论

放入水囊后可在孕妇的宫颈内直接压迫,促使宫颈成熟。水囊脱落且宫缩逐渐减弱者,可行人工破膜或实施0.5%缩宫素治疗,促进宫缩,缩短产程,可减轻孕妇的分娩痛苦。低位水囊引产术可加强宫缩,促进子宫扩张,完成分娩,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相比缩宫素,水囊引产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痛苦小以及不会对母婴造成损害等优势,能够缩短分娩时间,且家人可陪同,缓解了紧张等不良情绪,容易被孕妇及家属接受[5]。

总之,晚期妊娠产妇实施低位水囊引产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同时进行临床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健康。

猜你喜欢

破膜水囊宫素
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位双腔水囊引产在晚期妊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
水囊联合缩宫素与单用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比较
羊水流干对宝宝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