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拗汤联合四子散外敷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效果观察
2020-06-02田红妮
田红妮, 邵 嫱
(1.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 儿科, 陕西 铜川, 727000; 2. 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 儿科二病区, 陕西 榆林, 719000)
儿童慢性咳嗽持续时间通常在4周以上, 分为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先天性呼吸道病变、异物吸入及药物使用等有关。临床采用祛痰药、止咳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该病,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但长期用药导致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1]。本研究探讨三拗汤联合四子散外敷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儿童慢性咳嗽患儿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8岁,平均(5.24±0.45)岁; 病程5~12周,平均(8.36±0.64)周; 按发病季度分为1~3月19例, 4~6月2例, 7~9月3例, 10~12月24例。观察组男、女各24例;年龄1~10岁,平均(5.28±0.42)岁;病程4~14周,平均(8.32±0.68)周;按发病季度分为1~3月20例, 4~6月3例, 7~9月4例,10~12月21例。纳入标准: ① 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儿童慢性咳嗽[2]; ② 咳嗽持续时间不少于4周; ③ 无研究所用药物禁忌证; ④ 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四肢畸形者; ② 存在其他类型呼吸系统病变者; ③ 现阶段行其他治疗者; ④ 依从性和配合度较差者。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医疗法,根据患儿症状表现予以祛痰药、抗组胺药和止咳平喘药,避免患儿与过敏源接触;合并呼吸道感染者联合使用敏感抗生素,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接受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共治疗2~4周。观察组患儿采用三拗汤联合四子散外敷治疗。三拗汤组方: 白茯苓30 g, 半夏15 g, 紫菀与白前各12 g, 百部、制厚朴和瓜蒌各10 g, 炙麻黄、制杏仁、陈皮各9 g, 桔梗和甘草各6 g。上述药物加水煎服, 1剂/d, 分早、晚2次服用,连用1周为1个疗程。四子散组方: 吴茱萸100 g, 白芥子、苏子和莱菔子各70 g, 上述诸药研制为粉末状,置于袋中,在微波炉中加热1~3 min后在患儿定喘、肺俞和大椎等穴位外敷,每次敷15 min, 3次/d, 连续外敷1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4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 疗效评定[3]: 患儿无咳嗽症状,相关症状和舌象、苔象改善明显,治疗2个月内未出现复发情况为痊愈; 咳嗽严重程度明显下降,相关症状和舌象、苔象有所改善,治疗后2个月内原有疾病无加重为显效; 咳嗽症状缓解,相关症状、舌象、苔象减轻,治疗后2个月内无加重为有效; 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原有疾病恶化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 比较2组痰多、咽痒、纳呆、便秘和自汗持续时间。③ 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④ 比较2组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肺炎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观察组痰多、咽痒、纳呆、便秘和自汗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见表2。2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专科门诊的常见疾病,通常情况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在1~3周,约有1/10病例的咳嗽时间会超过4周[4]。单纯西药治疗慢性咳嗽时间较长,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高,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5]。中医学将慢性咳嗽归为“久咳”“久嗽”等范畴,认为肺失宣降、气机上逆是基本病机,而久咳不止又易导致肺气损伤、表卫不固,进而引发咳嗽反复发作。儿童的脏腑娇嫩,冷暖调节能力较差,易被外邪感染,若先天不足且后天失养,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6]。
本研究采用三拗汤治疗,方中炙麻黄可发挥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祛湿消肿的功效;桔梗具有利咽、祛痰、宣肺的作用;制杏仁可发挥镇咳通便、肃肺化痰的作用;紫菀性温、味辛,可润肺下气、祛痰止咳;白前止咳祛痰,百部润肺;陈皮可止咳化痰、健脾和胃;白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法半夏消肿、祛湿、化痰; 制厚朴性辛,微苦,可发挥燥湿祛痰的作用;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利气宽胸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促使肺气宣肃。诸药合用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7-9]。
穴位外敷同样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能够将药效经穴位由表及里地直达病灶,促进痰浊的消除,改善脏器功能。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四子散(吴茱萸、白芥子、苏子和莱菔子)外敷治疗,患儿的非免疫性特异功能明显改善,降低过敏风险和炎症因子水平; 此外,取穴定喘、肺俞和大椎,以奏止咳化痰、宣肺平喘之效。四子散与三拗汤联合使用,可缓解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具有明显的防范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三拗汤联合四子散外敷治疗儿童慢性咳嗽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