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氨酸蛋白酶A、甲状腺转录因子-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02杜旭升李东繁李广顺王冠杰柴丽丽范亚莉李娜苗李建英
杜旭升, 李东繁, 李广顺, 王冠杰, 柴丽丽,范亚莉, 李娜苗,5, 李建英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 1.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 胸外科; 3. 肿瘤科; 4. 病理科, 陕西 西安, 710003; 5. 延安大学医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以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为基础,患病率、病死率均较高,需加强早期诊断、治疗[1-2]。但多数肺癌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出现相关症状入院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预后较差[3-4]。本研究对肺癌患者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40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病理标本进行研究。纳入标准: ① 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5]中肺癌诊断标准,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② 术前未行化疗、放疗等治疗; ③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 转移性肺癌; ② 合并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 ③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 年龄45~75岁,平均(61.21±3.54)岁; 腺癌22例,鳞癌18例; 高分化17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1例; TNM分期为Ⅰ~Ⅱ期17例, Ⅲ~Ⅳ期23例。以该40例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与肺癌组织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包括德国徕卡仪器(中国)有限公司RM2025切片机、脱水机、恒温箱等。试剂包括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NapsinA单克隆抗体、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TF-1单克隆抗体、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RCC1单克隆抗体等。
1.2.2 实验方法: 标本以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4 μm, 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在0.01 m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pH值6.0)中置入切片,抗原修复。水浴, 20 min; 取出,冷却; 置入磷酸盐缓冲液(PBS液)冲洗, 3 min/次, 3次; 一抗(NapsinA 1∶100, TTF-1 1∶50, ERCC1 1∶100)加入,静置, 4 ℃, 过夜; PBS液冲洗, 3 min/次, 3次; 二抗(Ea Vision法)试剂加入, 37 ℃, 静置30 min; PBS液冲洗, 3 min/次, 3次; DAN显色, 10 min; 苏木精衬染、分化、蓝化、脱水,树脂封片。
1.2.3 结果判定: 各切片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进行观察,各视野观察细胞数为200个。NapsinA位于细胞质, TTF-1、ERCC1位于细胞核内,以存在棕黄色颗粒沉淀为阳性。阳性细胞占比评分标准[6]: 0分为无阳性细胞, 1分为阳性细胞数占比<10%, 2分为占比10%~50%, 3分为占比>50%。染色强度评分标准[7]: 0分为不着色, 1分为黄色, 2分为棕黄色, 3分为黄褐色。2种评分相加, 0~2分为阴性表达, 3~6分为阳性表达。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NapsinA、TTF-1、ERCC1表达水平及阳性率; ② 分析肺癌组织NapsinA、TTF-1、ERCC1表达与病理参数关系; ③ 分析NapsinA、TTF-1、ERCC1表达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对比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行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NapsinA、TTF-1、ERCC1表达水平
肺癌组织中NapsinA、TTF-1、ERCC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NapsinA、TTF-1、ERCC1表达水平分析
NapsinA: 天冬氨酸蛋白酶A; TTF-1: 甲状腺转录因子-1;
ERCC1: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与肺癌组织比较, *P<0.05。
2.2 NapsinA、TTF-1、ERCC1表达阳性率
肺癌组织中NapsinA、TTF-1、ERCC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NapsinA、TTF-1、ERCC1表达与病理参数关系
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者Napsi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者TTF-1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NapsinA、TTF-1、ERCC1表达阳性率分析[n(%)]
与肺癌组织比较, *P<0.05。
表3 肺癌组织NapsinA、TTF-1、ERCC1表达与病理参数关系分析[n(%)]
与同一病理参数另一亚项比较, *P<0.05。
2.4 NapsinA、TTF-1、ERCC1表达之间相关性
NapsinA、TTF-1、ERCC1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见表4。
表4 NapsinA、TTF-1、ERCC1表达之间相关性分析(r值)
3 讨 论
现阶段,肺癌已逐渐发展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8-9]。临床提升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是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诊断、治疗。肺癌各肿瘤组织学特征存在差异,病理诊断中支气管镜检、肺穿刺标本中组织较少,且较难单纯依靠肺组织学形态对肺原发腺癌、转移腺癌进行判断,诊断难度大[10]。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期望探寻到一种能早期诊断、识别肺癌的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而这已成为未来的一个肺癌研究热点。
NapsinA是一种新型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存在一定蛋白水解酶活性,可参与肺部正常功能维持。研究[11-12]发现,一旦机体出现肺组织病变,可导致NapsinA表达异常升高,且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肺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中,肺癌组织Napsi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且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者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提示肺癌患者中存在NapsinA高表达,且表达率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NapsinA表达提升,细胞分化越差,病情越严重。TTF-1属于肺组织发育过程中所表达的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13]。
TTF-1蛋白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且多在肺腺癌中表达,少在鳞癌中表达,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14]。本研究发现,肺癌组织中TTF-1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较癌旁正常组织高,且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者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佐证了上述分析。同时,肺癌组织TTF-1表达可能与肿瘤生长浸润相关,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ERCC1属于核苷酸切除修复家族重要成员之一, DNA损伤修复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为重要途径,而ERCC1在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15]。郑瑞锋等[16]提出,在肺癌发生、发展与铂类耐药等方面, ERCC1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阳性率均较高,但ERCC1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等无相关性,与陈晓露等[17]结果相符。目前,临床就ERCC1表达与肺癌生存期关系的研究多为负相关,如孙江涛等[18]发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RCC1高表达者生存率较低表达者低。分析ERCC1表达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可能机制为可编码DNA修复酶,但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还发现,肺癌患者NapsinA、TTF-1、ERCC1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说明临床可经检测NapsinA、TTF-1、ERCC1表达,为肺癌诊断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加强NapsinA、TTF-1、ERCC1表达检测,可为肺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