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对策分析

2020-05-28缪佩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联想感悟语文教学

缪佩

【摘 要】为了提升小学生在教学中的感悟能力,本文通过介绍如何对文章进行构建,对每一段的核心句子进行解释,同时激励学生不断展开想象的方法给各位教师带来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感悟;联想

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小学教师在对小学生的语文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采用多花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保证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专注,并且提升学生们的上课兴趣,进而培养学生们分析文章的能力。根据最新的教学大纲,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小学教师需要对这样的倾向提起足够的重视。

一、构建整体框架

(一)为何构建整体框架

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们语文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学生们处于较低的年纪,对于如何合理地分析文章并没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并且对于刚接触长篇文章的学生而言,过多的篇幅并不利于他们的理解,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文章的行文思路,在学生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做到读懂文章。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帮助他们日后更好地对相似文章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创作。教师要注意的是尽管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但是也应该在学生能够明白每一段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适得其反。

(二)实例分析

我们拿经典的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这篇文章由于标题十分具有冲击性,所以学生能够很容易对文章产生兴趣。这篇文章的结构呈现出两大部分,文章的伊始时间和环境描写为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使读者更容易带入作者的情绪。后面主题部分的行文,一部分介绍了钱畅在生命垂危之际,在大陆的这一边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台湾海峡的骨髓,而另一部分介绍了在地震的背景下,台湾青年不畏恐惧勇敢抽取骨髓的情形。这样的文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分割,解释为何要以这种形式来进行构建,两个故事的穿插描写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联系。

二、解读中心段落

(一)为何解读中心段落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多少要考虑到应试方面的问题。小学生在考场时由于时间有限,他们很难快速地掌握作者的核心思想。所以在课下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对于核心段落把控的方法,通过文章的核心段落对作者的中心思想进行理解,通过对每段的中心句子的把控加深对各自段落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找文章的中心段落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关键词,这样的关键词往往是段落的核心所在,通过核心词找到核心句加深对核心段落的理解,延伸思考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

(二)实例分析

我们拿经典的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读过文章的教师们都知道这篇文章的核心句子就是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这样的一句話能够理解作者每一段落想要表达的情绪,从而理解在当时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想要改变中国积弱已久的情况,只有读书,并且只有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才能改变中国,学生们也才能够理解作者的一腔热血。这样的文章结构是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的,因为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就已经明确表达出来了自己的想法,在后续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不自觉地通过这样的一句话反复验证作者的想法,在其他文章的阅读过程中也这样进行,渐渐地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提高。

三、鼓励学生想象

(一)如何鼓励学生想象

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对文章的思考能力,不仅要在文章最为基本的内容上进行分析,也应当时不时地将学生自己的思考穿插在其中。听上去这似乎有些难度,因为想象似乎触不可及,但是在实际的分析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思考与想象的踪迹。比方说在第一个部分,如果学生不通过想象来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猜想,那么寻找的过程其实有些过于无目的了。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进行整体框架的介绍,其次提取核心的关键词语并对关键词语进行分析,随后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难易程度不断进行调整。

(二)实例分析

我们拿经典的文章《给诗加“腰”》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单独的看文章的题目有些过于抽象,对于学生而言诗怎么会有“腰”呢,所以在进行分析的第一步,要让学生对“腰”这个词语进行分析,并让他们猜测“腰”的作用,之后再抽象化诗句,找到相对应的在诗句中的“腰”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对“腰”的作用进行了解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进行思考和推测,甚至能够发现意想不到的内容。当学生在进行认真思考之后再读文章,他们会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想法的差距。这对于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了解十分有益,并且学生的联想和现象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对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文学情操,还能够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但是这种种的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的帮助,包括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构建、核心段落的分析以及最后的鼓励学生们形成发散性思维,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为将来进一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牟国卿.立足阅读教学模式架起生成智慧桥梁——基于“智慧课堂”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活动设计探究[J].新课程,2019(7):45.

[2]李健.咬文嚼字,整体感知,多元比较——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深度对话”[J].小学教学研究,2019(18):29~31.

[3]尚燕.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提升[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2019.

猜你喜欢

联想感悟语文教学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