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人:教育转型期教育目的审视
2020-05-28陈国安
陈国安
摘要:教育目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转型期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教育目的有其历史性,当前,我国的教育目的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这一教育目的,需要结合其层级内涵与教育实际进行深入理解。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基于培养普通人的教育理解,确立了独立、平等、自由、有爱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转型期;学校教育
贯穿整个中国教育转型期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今天社会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是教育转型期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与层级
每一个时代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为社会培育“新人”,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是新的,故而每一个时代的新人都应该是不一样的。然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在它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又都会继承前人的积淀,从而形成一种受到普遍认知和认同的“民族人”的样子。教育是每一个特定个体成为时代新人和民族人的最重要的影响力量,是个体成长期最重要的社会影响力量。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国家管理者。传统教育基本属于精英教育,教育目的比较明确:培养政府官吏。1911年,中国封建社会终结,现代中国正式开启,教育的目的从培养国家管理人才慢慢转向培养普通国民。相应地,教育的性质便由阶级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型,教育的对象也就由大多数为上层阶级的子弟向全体社会民众的孩子转型。然而,民国虽提出培养国民的教育目的,但基本是从道德出发的,是培养道德人。1912年9月2日,民国教育部令指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导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1936年5月5日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之教育宗旨,在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知能,以造成健全国民。”[2]所培养的健全国民,是以道德人为指向的,这是现代教育转型期在培养人的问题上的第一次转型:从传统教育的培养国家官吏转向现代教育的培养道德国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致有如下表述: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4]。
“为了人、发展人、生成人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是,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5]所以,具体的学校及教师对于培养人的目的的理解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个层面的理解才是真正推动教育转型期教育实践革新的动力。同时,具体的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又具有层次性和多元性,这种层次性和多元性在教育转型期更为凸显。按照教育主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教育目的分为三级层次:一级层次的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对教育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方面的总体指导,为二级层次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二级层次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实体和教育理论研究者在深刻领会一级层次教育目的的基础上,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过程的规律,制定的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总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受教育者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是一级层次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并且是三级层次教育目的的指导基础”。三级层次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当事人在领会二级层次教育目的并具体指导自己教育实践的行为准则。它规定着受教育者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6]同时,我认为,在教育转型期,我们更应该在教育内部对教育目的——培养怎么样的人——从人及其成长本身的视角进行深刻思考。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同时认为教育对人的生长有着内外两个方面的目的:外部目的是国家的要求,内部目的是人本身的要求。这是对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的双向理解。在教育转型期,我们尤其要从教育内部出发,思考人的生长、人的价值及人的意义。这样的内部思考越丰富越具体,对于外部教育目的的实现就会越有效。
二、教育目的的理解与阐释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既是教育转型期思考育新人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处。
在教育的视域中,“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概念化的人——建设者是现代公共教育对人的培养的要求,接班人是新中国教育传统对人的培养的规定。国家培养人的目的只是确立了第一层级,从中小学的实际出发,我们更要关注对第二、三层级教育目的的理解。而在教育转型期,人们常常对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多元性不加辨析,所以在对人的理解上往往也陷入概念化甚至空洞化的境地。一旦如此,教育转型便停滞不前了。所以,在今天,我们只有从教育内部去思考一般意义上的人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有效地把我们国家的教育目的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来,才能真正推动传统教育转型为现代教育。在教育转型期,从教育内部出发探索人在儿童阶段的应有样子,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孩子长到18岁时是个什么样子。
对儿童生长的追问越是深入,对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的理解就越切当。总体来说,我们的教育传统对儿童个体存在的关注远远不够,往往会有错位的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以孩子未来的生活规制其当下的生活。譬如,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是一个在岗位中的成人应该有的坚守精神。但是,中小学教育经常以此来否定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要求孩子整体划一服从指挥,这其实便是用错了标准。在孩子还未成长定型的时候,只有越多鼓励他们进行个性选择,他们才越有可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越有可能在未来找到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岗位,才越有可能无怨无悔地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三、教育目的的校本化建构
当然,关于中小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觉得不能仅限于对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做的内涵阐释,因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是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比较长的过程。我认为,从人的成长来说,40岁是一个节点:40岁之前想干嘛干嘛,40岁之后能干嘛干嘛。一个个体40年的成长,一半左右在中小学,即大约18岁之前,这是人成长的基础。
中小学教育在告诉孩子40岁时应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样子后,就要慢慢告诉孩子成为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具有的普通人的样子。我一直认为,基础教育要坚定培养普通人的立场,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正常的思维和心理、健康的情感和審美、健全的人格和健壮的体格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唯其如此,在孩子年满18岁之后,才可能继续完成国家的教育目的——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年前,我真正开始创办一所学校——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我一直在追问一个问题:我的学生18岁,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我希望他们是个什么样子?经过一年多的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我们找出了四个词:独立、平等、自由、有爱。现在这四个词成了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的校风。这八个字回答了我们对基础教育培养什么的人这一问题的思考。
独立是对个体生长的要求,独立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才能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我希望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能独立完成的事情都自己独立来做——从小班孩子的刷卡入园,到小学生的整理书包。我们鼓励小学生自己上学,鼓励初中生周末做家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们关注的关键问题。独立思考是人“独立”起来的重要标志,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做不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因为他们在具体社会工作中面对困难是无法主动寻找解决办法的。培养学生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培养对社会有责任的人,能服务于社会且能为改造社会贡献力量、承担责任的人,要从培养他们对自己承担责任开始,进而培养他们对家人负责、对合作者尽责、对他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够独立思考,能够独立生活,且愿意独立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公民进入社会之后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首先,平等是一种他律。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前进需要人人遵守的契约,这就是法律。法律规定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最低行为标准,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契约。因此,这个平等不是与某一个具体的人平等,而是与公共契约平等;不是看着别人犯错我也跟着去违规,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恪守平等的公共契约,不因人因事更不因为自己而突破平等契约。其次,平等是一种自律,是自我要求,能够平等对待他者他物。告诉学生平心静气地听别人的建议甚至批评,这是一种必备的品格;告诉学生平等对待所有的人和物,不仅对人如此,对一草一木,对一个小动物,也是如此,这才是一个温善的人。最后,平等是一种心律,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人最难的是平等对待自己,既能够真实地从自己的优点中获得自信,又能够理性地接受甚至悦纳自己的缺点而不陷入自卑甚至自弃自馁。恪守公共契约,平等对人事物情,理性对待自己,这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自由和平等一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自由是指人的精神的自由、存在的自由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精神的自由是独立人的内在精神,独立思考的目的就是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进入“自由王国”。个体存在的自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追求。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的存在者,保护他们在不损害他人他物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存在的权利,是真正的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由是存在的自由的目的。在中小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幻想力和无穷无尽的兴趣,他们在未来才能够有发展的自由。学校应该鼓励孩子精神的自由,保护学生存在的自由,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力量。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
让社会有规则地前进需要有法律,需要有平等的公共契约;让社会有温情需要有爱心,人性的光辉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爱心。培养学生爱的能力,让他们有理解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爱自己的能力和爱他者的能力,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去爱的人,这是我们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一切的生活能力最后都要导向学生有能力去爱生活,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爱自我、爱他人、爱万事万物。
独立、平等、自由、有爱,是我们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但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我更希望所有在校园中的人以及所有与学校教育发生着关联的人都有这样的素养,因为,一个不独立思考的老师是教不出独立思考的学生的,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家长是很难让孩子拥有平等精神的,一个存在不自由的老师是不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的,一个对他人他物没有爱心的家长是很难培育孩子爱的能力的。由此可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看上去很宏大,甚而有些虚空,事实上与教育生活很近,因为这是对教育生活中所有人本身意义的思考。对人本身意义的思考和实践才是教育转型期具体的“教育人”(老师,学生的父母,甚至学生自身)能够产生的使教育积极改变的力量,也才能使学校越来越理性地聚焦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一主题。
参考文献:
[1][2]何国华.民国时期的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16,17.
[3]张少良.从“接班人”到“公共人”——转型期我国德育目标的重新定位[J].教育导刊, 2013(12):9.
[4]郭冰.中国教育目的60年:演变与反思[J].中国教师, 2009(11):18-19.
[5]赵联,孙福平.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 2010(8):244.
[6]娄立志.关于教育目的的层级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6(5):6-8.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