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入设计
2020-05-26杨朝辉
杨朝辉
【摘要】 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良好的导入设计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不良的导入设计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地理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学习与掌握地理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进行课堂导入设计,设计方案有以下几种:运用生动情境导入,培养学生人地观念;运用相关案例导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结合探究问题导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开展相关活动导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 导入设计 情境 案例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70-01
课堂导入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设计,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应该重视课堂导入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入丰富的资源和利用各类工具进行设计,以此设计出更好的导入方案。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简述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指的是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其中人地观念是基本的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包括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相关的各项思维,区域认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地理实践能力是基本的地理活动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比如:人地观念也称作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于地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念,而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基本视角和主题,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等。在明确地理核心素养之后,再进行课堂导入设计和具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入设计策略
(一)运用生动情境导入,培养学生人地观念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入设计,教师首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本信息,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课件展示在课堂上,创设出生动的情境,运用情境进行课堂导入,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有关人地关系的内容,从而更好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以下几个情境:城市中的高烟囱,城市郊区堆满垃圾的垃圾填埋坑,冬季华北地区的雾霾,因化工污染废弃的耕地。教师通过展示类似图片和影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同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环境问题是如何造成的?会对自然和我们人类造成怎样的影响?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培养学生人地观念,提高课堂导入效果。
(二)运用相关案例导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的是利用空间和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相关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方案时,可以根据区域认知的内涵,结合相关课程内容,运用相关案例进行导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课程中,教师可以搜集有关区域产业发展的资源,创设“昆明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业”的案例进行导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歌曲《彩云之南》、中国高铁和航空路线图、昆明地区的气候简介、昆明地区平均工资增长图、中国花卉市场消费增长图等资料,介绍昆明地区的花卉远销海内外的情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昆明地区能够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业?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产业活动需要独特的区位条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三)结合探究问题导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的是利用综合方法和多种思维认知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与重要能力。高中地理设计课堂导入方案,教师还可以结合综合思维进行设计,通过引入相关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提高课堂导入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例如,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视角、提问探究问题导入本课,以此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比如国际的视角可以是:展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中国、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产占比等数据,提出问题: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沙特阿拉伯人均指标很高,为什么只能算作富裕国家?国内的视角可以是展示华为研发总部从深圳市中心搬迁到东莞松山湖的资料,提出问题:从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思考华为研发总部搬迁的原因有哪些?
(四)开展相关活动导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指的是通过调研、考察和模拟实验的方式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品质和相关能力。教师在设计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方案时,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导入,以此培養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课堂导入的效果。
例如,湘教版必修三“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较大的塑料盒、沙子、小风扇、树叶和杂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沙侵袭农田、沙尘暴的视频,让学生结合预习和这段视频,利用以上资源做模拟实验,模拟沙尘暴、模拟荒漠化治理之后的效果,以此进行课堂导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入设计,教师应该在明确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生动情境导入、运用相关案例导入、结合探究问题导入、开展相关活动导入,更好地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培养学生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赵霞,舒秋贵,赵平凡.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入设计[J].高考,2018(5):97-97.
[2]曹晓梅.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浅析[J].华夏教师,2015,No.046(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