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好农村初中音乐课的教学策略
2020-05-26吴荣珍
吴荣珍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我国各中小学逐渐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优势,在音乐课堂中运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
【关键词】 初中音乐 农村中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55-01
新时期的初中教育教学中,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能发挥出重要美育效果的音乐教学,便成为了初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科目。但对于农村地区学校来说,很多学校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在音乐知识层面还十分的欠缺。由此看出,作为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课程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积极建立正确的音乐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推出,各地学校在教学工作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但部分农村地区学校,还是受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将音乐课程还视为“副课”类别。在平时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将音乐与其他课程放置同等的教学地位。尤其是每学期快要举行期中或期末考试前期阶段,音乐课时常被语数外等科目给占用。因此,教师首先应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随意敷衍或是挪用音乐课程。
二、靠近学生内心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老套无趣,每次都是教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再就是教学生演唱教材中的民俗歌曲。而農村地区的学生大多喜欢听和唱流行歌曲,特别是年轻歌唱家的歌受学生们欢迎。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既要按新课标备课传授知识,但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在教授歌曲时,不宜教唱一些过于老套的歌曲,课内外歌曲要结合;鉴赏音乐应简单化,节奏感强,并且每堂课的知识点最好只讲一个,以防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难,或是导致课堂教学形成枯燥之感,使得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厌倦之感,无法以充沛的学习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接触中靠近学生的内心,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音乐喜爱风格,有的学生男生说喜欢汪峰的《飞得更高》,说听起来很有气概,而女生有喜欢邓紫琪的,也有喜欢张韶涵的。当听着学生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的偶像,教师不应摆出一幅不认同的表情,而是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还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介绍起关于这些歌星的故事。例如,当学生听到教师讲到张韶涵早年与母亲因为“钱”而发生过反目的事情后,都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说老师原来也非常了解流行歌坛中的事情呢!这样,在思想上教师与学生靠近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也增添了更多的热情,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里,都竖起耳朵紧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打转。像这样,无论是教师讲的流行音乐知识还是传统民俗音乐,都充满了兴趣,提升了音乐教学的效率。
三、捕捉教学亮点激发音乐教学活力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时因为课堂教学氛围的沉闷,使得学生失去音乐学习的活力,不是坐着犯困就是唱歌时有气无力。针对此现象,教师要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改善这一教学情况。可以精心创设出能够带动学生课堂兴奋点的教学亮点。具体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达到这种教学效果。一是提前预设出生动的教学情节,二是在课堂中灵活地生成教学亮点。因此,教师要注重做好课前备课环节,用心做下教学的“伏笔”,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连接好预设内容,生成课堂中趣味性的教学亮点。
例如,通过对全国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胡萍教师教学方案的学习,我也灵机一动地给学生带来一场颇有新意的音乐课程。在进入课堂后,我不动声色地直接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播入起学生们较为熟悉的旋律《我不想长大》这首歌。活泼动感的音乐一响起,学生们立刻来了精神,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无需多言,带领大家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起来。看到老师突然间这么活泼,学生们还真有点不适应呢,正当大家有点惊喜与发愣时,教师还是没有说话,直接做了个双手让学生起立的手势,示意大家跟着摇摆起来。于是学生终于放开了,撒欢了似的与老师一起拍拍手,扭扭腰随着音乐自我飞舞起来,这一刻学生感觉与教师那么近!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用现代化的、极具亲近感的教学形式带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无所顾忌地放开胆来尝试投放到音乐的美妙中。紧接着,在听完这首《我不想长大》后,教师又切换了一首《第40交响曲》的片段。听着听着,咦?怎么这么熟悉?这会学生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居然和几百年前的古典音乐有着相同的旋律!一下将古典音乐的神秘与现代流行音乐拉近了距离。学生在听觉上重新认识到了伟大音乐家莫扎特,吸引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了本堂音乐课的学习中。通过教师运用“拉近距离”法,给予了学生眼前一“亮”的学习体验,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妙,用非音乐教学的手段,轻松解决了音乐课堂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本节音乐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活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的领悟。
四、结束语
总之,音乐教学对学生的美育发展十分重要,农村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的价值所在,通过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靠近学生内心世界,在音乐课堂中展开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合理地展开音乐教学手段,精心策划教学环节,捕捉教学亮点,激发音乐课堂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宋波.浅谈如何上好-堂农村中学音乐课.俪人:教师,2014(15):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