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数学有序思维,助理深度学习
2020-05-26李志强
李志强
【摘要】 数学思维是理性思维中的一种,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而小学生时期又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所以班主任和家长应该抓住重点,提起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树立有序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的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各项难题,为未来的综合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有序思维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30-01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所以在步入小学阶段,其思维依旧天马行空,以感性接触为主,很少以理性思维去进行思考。所以我们会发现学生无论是在回答问题时,还是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的情况,这就是缺乏思维有序性的典型表现。而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开发与培养思维,能够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数学知识海洋中尽情的遨游。下面来简要探讨数学教师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一、通过观察与书写学会有序的排列
观察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是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尤其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如果拥有一定的观察力可以使概念分析更加准确,理解力也会有所增强。另外,我们经常会教育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说光会观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写,多记,在记录中形成有序思维,打破学习中的思维定式。
比如教师在教低年级学生指认图形时,无论是挂图上的图形还是多媒体展示中的图形,在带领学生学习时要有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去指导,或者也可以用相反的顺序来进行二次识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辨认新物体时也能够根据顺序进行学习,做到不跳认,不遗漏,不重复。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看到的图形按顺序画在练习本上,教师通过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一对一的解决学生问题。
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的思路引领以及模仿性学习,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十分有效,学生可以通过一次次观察与练习学会主动出击,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师要制定有序的教学策略
相比于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所以在一些简单问题中能够快速的寻找突破口,找到问题答案,但这往往也是导致学生失误频现的首要原因。因为盲目的自信而导致自己在做题时毫无章法,到后期自己的思路也被扰乱。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就帮助学生树立有序意识,要注意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并将此作为教学的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策略。
比如教师要有序的进行教学设计,逐步对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教学《负数》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有顺序地把数字以0为中心成功的分两部分。”这对学生认识负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呈现出这样的分法:如果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的话,那么相对的西方为反方向,那我们把东方记录为+,反之西方为-,所以向东走20米可以表示为“+20”,向西走50米可以表示为“-50”,这就是负数的表示方法,所以我们的正数数字有多少个,负数数字会与它一样多,当学生弄清楚这一概念时,接下来的教学将会顺利进行。
高年级小学生能够自行理解教材中对于概念的定义,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解读,通过安排適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堂,并通过案例与知识点相融和,印证自己之前的想法,使学生将新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轻松。
三、根据实际联系学生的有序教学
据我的教学实际经验来看,我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专注力十分有限,他们可能对课堂的关注度只停留在十分或二十分钟以内,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性,想办法让数学课堂更加“接地气”一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规律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并让学生动手去做,有目的的进行“二次创造”,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同时使学生得到深度学习与思考。
比如在教学中六上的《数与形》这一课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逐步递进的数学思维,这一课中以图片的方式呈现了三个图片,包括一个方格,四个方格,和九个方格。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1=12,1+3=22……”并且数字与图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再继续探索将数字扩大之后来观察其结果,通过举一反三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因为很多数学规律都是相通的,所以学生在做拓展练习的时候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之后由小数字增加到大数字,在实践中总结规律,从而树立有序的数学思维。
上述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可以在探究中发现数字直接的规律与关系,从而达到深度的思考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调查类问题,比如学习“抽样调查与普查”这两种调查方式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调查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从个人到集体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调查的有序规律,同时对区分两种调查方法也起到了实质性的训练作用。
四、结语
学生的有序思维不是很快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思维方法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养成的。各式各样的数学练习题中有着丰富的解题思路,且所包含的数学知识点容量巨大,教师是无法在六年时间中全部讲解透彻的,所以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重在教会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也能够从容不迫,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在练习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数学敏感度举一反三,成功破题。
[ 参 考 文 献 ]
[1]张越莹.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05):63-66.
[2]蒋敏杰.小学数学“图形认识”教学的目标立意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2):8-14.
[3]兰赠连.基于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9(07):122-12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