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课
2020-05-26蔡必容
蔡必容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的美术课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从艺术的美中提升心灵的美,德才兼备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因此,中学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把德育不断融入其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中学生的品德。
【关键词】 德育 中学美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04-01
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非常重要,而美术课让学生没有过多的压力,学生基本都很感兴趣,因此,把德育不断融入到中学的美术课当中,让学生从美术创作和鉴赏当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一、中学生美术课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中学美术课是帮助学生发现艺术的美,学会欣赏艺术的美,从而发现生活的美,正所谓,生活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中学生能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需要有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才能提高艺术的欣赏能力。因此,在中学的美术课上进行德育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美术课教学目的的需要。把中学美术课和德育教育同时进行,既让学生不断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又能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推进学生品味与品德的共同发展,让学生成长为既有较高地艺术修养又能弘扬民族文化。中学的美术课还要与时代的主旋律相联系,与时俱进,让学生的美术课渗透着时代的魅力,促使美术课与德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如何将德育融入中学的美术课
(一)从美术作品鉴赏中融入德育教育
美术作品不仅能带来视觉上的欣赏,还能超越视觉的局限,能进入人的精神世界,引人深思,带来情感的共鸣,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心灵美。因此,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鑒赏过程中,能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当中。美术教师先从作品的背景、作者、相关的故事等入手,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产生较浓的兴趣,也能增加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特别注意,教师在对作品相关知识的解读中要最大限度地结合德育教育,把一些能启迪学生思想,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在欣赏《格杀起义者》这幅油画时,通过对这幅画相关知识的了解,让学生们能鉴赏出作品的情感,同时,在结合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把我们民族英雄的人民是如何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举出小例子,比如:林则徐禁烟运动,结合图片简单说一下,透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更强烈了,不但能更好地欣赏这幅画,还能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祖国,引发学生浓烈的爱国情感,让他们充满正义感、爱国心、同情心等等,这样的作品鉴赏达到了新的高度,激发更深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二)通过绘画作品融入德育教育
在中学的美术课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绘画,学生需要不断的大量练习,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而且通过绘画能表达出学生的想法和情绪,有利于教师能捕捉到学生的讯息,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走出不良的情绪的影响。在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时,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绘画主题,不同的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德育教育,通过主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还能通过主题让学生不但会通过作品表达艺术的美,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艺术所表达的情感。绘画主题的设置要引人深思,把主题相关的思想认识更深地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教师先把《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视频放给学生,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之后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和主体相关的作品,教师把自己对祖国的情怀以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还要举出一些例子,故事和例子都要融入德育,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这些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去创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寓教于乐的美术课,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
(三)把民族绘画艺术融入德育教育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学生去继承去发扬,民族文化当中,美术作品像名族艺术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闪闪发光,影响着后世祖孙。很多作品可谓是民族的瑰宝,比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民族艺术的学习,不但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绘画艺术,有利有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继承和发展。同时这样的民族绘画艺术很容易融入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绘画松树时,通过对松树干、枝、叶的绘画,从它们的绘画特点中就可以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来,树干的挺拔,像我们的民族屹立千年依然挺拔不屈、傲视群雄;树枝的不断延伸,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奋发图强、坚持努力。积极进取;树叶的努力向上,像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永不言败、积极进取。还有对“梅、兰、竹、菊”的学习不但学习民族的美术作品,还能提升学生对名族精神和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格。
结束语
在中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融入德育教育,通过绘画作品融入德育教育,通过对民族绘画艺术的了解融入德育教育,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得到艺术的熏陶的同时,也熏陶了学生的品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思想有所成熟,让学生的道德有所提高。把美术作品和德育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相互进步,共同向上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杨虹.浅谈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2019(4):244-244.
[2]霍苹苹.浅析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明日,2018(47):0218-0218.
[3]李先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3):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