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逻辑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0-05-26陈立
陈立
【摘要】 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思维品质”列入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目的就是引导教师关注并改变当下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层面培养匮乏的现状。教师可以从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出发,依托阅读文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学习方法,运用剖析标题、促进文章理解的设问以及填补文章空白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品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逻辑性思维品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89-01
一、逻辑性思维的定义及高中英语阅读对学生逻辑性思维品质培养的意义
思维品质可分为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及系统性等。《课程标准》主要列举了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这三种思维品质。逻辑性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指运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内容进行抽象和推演,如判断、推 理、论证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1. 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英语阅读教育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已经是越来越普遍了。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就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逻辑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对英语阅读的理解上只是停留在表面。也正是因此,教师要对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提升
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指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能够在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能够通过定向性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就能够通过教师的定向性引导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进行讨论以及交换彼此的看法,这就保证了学生能够带着目的性去阅读相应的教材,实现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目的。
3.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
研究实践表明,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品质的培养,便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逻辑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1.从剖析标题中培养
标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从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框架。因此,在读前环节,教师通常借助标题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启动学生的先行認知,为后续阅读做好铺垫。在读后环节,教师可以再次回归标题,让学生结合已获取的信息再次对标题进行解读,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在一堂英语报刊阅读课上,引导学生阅读网红李子柒现象的文章,文章的标题为:The Ingredients of Chinas Food Vloggers Success.新闻的标题非常重要,引导学生读懂和欣赏标题可以能为正文的深入阅读确定大致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预测等逻辑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参与自主阅读的激情与欲望。因此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Do you know the word “vlogger”? What word is similar to the word “vlogger”?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鼓励学生针对题目提出问题:Who is the food vlogger? Why is he/she so successful? How did he/she succeed? )
Can the word “ingredients” be placed by “reasons”? which word is better?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title? Why (not)?
因此,在读前环节,教师通常借助标题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启动学生的先行认知,为后续阅读做好铺垫。
2.从文章理解的设问中培养
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第七模块Unit 1 A Land of Diversity,笔者在处理文中的Most recent arrivals and the future的时候,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1). Fill in the blank:
“In most recent decades, California has become _________ to more people from Asia, including Koreans, Cambodians, Vietnamese and Laotians.”(home)
(2). What does the word“home”mean here? What if the author say“California has become a living place to more people from Asia?
( always give people a sense of belonging, a sense of safety; may have some quarrels but will always get settled; shows the friendly environment /community )
【设计说明】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使用 home 一词 与 living place 的区别。本段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活动,带领学生揭开一幅生动的社会文化景象。
3.从填补空白处培养
有些文章会给作者留下一段“空白或者“悬念”, 尤其是文文细节的关键处或者文章的结尾,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填补这段“空白”,让学生找到文本内在逻辑关系,激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不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第一模块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文章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的结尾部分有这样的一句话,”Only time will tell.” 笔者设置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What do you think the time will tell us? Do you thin the author knows the answer? Why(not)?
2.What language will be most widely used in 30 years to come? Give some reasons.
3.What language will be more popular and more popular? Why do you think so?
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意义拓展和合理延伸,必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升思维层次,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性思维能力。
三、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 (Blooms 1956) 认为,“高阶思维是一种超越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能力”。高阶思维的核心要素可概括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评价能力。在现代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不再是“知识接收器”,而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性高阶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 、德并重,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 参 考 文 献 ]
[1]冯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课例评析[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3).
[2]张淳.培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J].江苏教育,2014(22).
[3]戴聪萍.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策略[J].英语教师,2017(6).
[4]许宝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7(2).
[5]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