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创新路径
2020-05-26李璐
李璐
【摘要】 高中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能使教学设计依托法治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文章以法治意识培养为目标,先分析法治意识培养的意义,再依托具体案例探究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以有效推进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法治意识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72-01
新课标提出了高中政治要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政治知识学习理解法治是人类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遵守法律,依法履行权利和义务。新课标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了改革方向,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能为现代公民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意义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能助力法治社会建设,能促进法治素质教育,能发展学生综合素养。首先,能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使学生在法治意识的引导下落实法治行为,以为社会建设增添力量。其次,能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对国家法治的关注,使学生将法治意识纳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形成法治理念。再次,能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政治内容,并认识到法治对国家发展的意义,通过遵纪守法形成高度责任感,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创新路径
1.通过法治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法治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法治案例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案例说法加强法治素养教育,使学生掌握法治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法治案例,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在法治案例情境中掌握法治知识,了解国家法治形式等。
如在讲授经济生活相关内容时,围绕教材的“爱护人民币”“正确对待金钱”等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刑法》对制作或贩卖假币的违法行为的处理的案例。在列举案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围绕教材的“劳动侵权”“偷税漏税”等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生活中多数购物场所在消费者购物后不给开发票的案例,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的讨论,能理解,经济生活参与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意义,并遵守法律规则,从自身做起,维护法治秩序。学生在掌握劳动权益、依法纳税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能意识到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关注国内外最新法律事件,以从案件研究中发展法治素养。
2.通过课堂优化帮助学生理解法治理念
理念是法治的核心,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和价值。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对法治理念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内容进行特色活动的组织,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如在讲授“政府的职能”时,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管理和服务”活动。学生小组分别扮演财政局、环保局、教育局和民政局等部门,小组根据自己扮演的部门在组内进行工作职责探讨,最后由部门负责人进行陈述。教师对所有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和总结,并进行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的引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了解政府部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职责,进而增强学生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认识。除角色扮演外,教师还可以融入专家讲座、课堂辩论、热点点评等丰富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提高法治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的法治知识直观化,培养法治素养。
3.通过法治活动普及为学生践行法治搭建平台
教师要积极组织法治普及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学生政治教育与法治意识培养的整合。在法治活动普及时,教师要选择与学生贴近的生活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感悟。
如在学习“综合探究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法治宣教活动,如“防范校园欺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普法行动,了解国家的法治建设情况,认识法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是法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在学生参与“防范校园欺凌”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欺凌素材,通过案情的视频播放,通过宣传资料的发放等,让学生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进而通过法律保护自己,以做一个合格的法治公民。
4.通过拓展法治教育坚定学生的法治素养
信仰是一种认同,是一种自觉意识,是一种精神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法治教育的拓展,利用学生熟悉的法治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帮助学生坚定法治素养,进而实现法治教育目标。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法治拓展平台,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进一步坚定法治素养。
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宪法宣誓会现场,目的是让学生对国家的宪法宣誓制度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了解宪法宣誓理念,提升对宪法知识的崇尚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社区举办的“选举知识知多少”调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通过走访居民,对选民的参选想法进行收录,以了解投票的意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3月15日时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并拍摄自己身边的法治故事小视频,以做到学以致用,培养法治素养。
总之,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平台,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法治知识的了解,并在心中树立法治观念。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在提升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教育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苏建申.基于法治意识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4):136-138.
[2]刘晶.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法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9):4.
[3]郭桂银.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19,(20):81.
[4]沈华.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核心素養的培育[J].考试周刊,2019,(3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