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2020-05-26张春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课堂教学

张春和

【摘要】  本文就我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層四翼”进行阐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更好地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将相关的理念思想与实际教学内容相互连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以期待于高考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的更好发展深化。

【关键词】  高考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 学科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52-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随着我国在新时代下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也得到了更多关注。而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下深化我国课堂教学以及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支撑思想方向以及教学实践指南。高考评价体系其在新时代中的基本任务目的在于注重立德树人、助力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成为全面型的综合人才。高考评价体系的逐渐深化发展也确定了其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衔接。

1.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考察内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明确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为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落实到高考当中,促进教考衔接、同向同行。

2.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察内容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于学科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方法等方向的系统性掌握,以核心素质培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纲领。同时,培养学生适应人生发展及社会实践发展的正确价值观、思想品行以及关键能力,是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标准。

基于上述核心素质观点的提出,新时代下的高考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则有利于统筹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将高考“四层”考察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学科素质、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之中,便能够突破以往传统体系中的知识和能力二维考察结构,以此促进教学育人的新要求,以及时代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相互结合。

3.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翼”考察要求

在新时代的高考评价体系中,也包括对于“四翼”考察的具体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结合于《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基本方向,高考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是现阶段中的重点深化目标。

4.高考评价体系与政治课堂教学的衔接融合

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要求,相较而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为有效测试出其中的应对关系,同时表现出思想政治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上的促进需求,可以通过相关的情景问答以及沟通对话设问的情形设置过程将考察的具体内容以及要求充分的展现出来。基于上述“四翼”考察的具体要求,在高校的各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在满足于自身学科课程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之上,将“四翼”考察的基本要求进行深度性的有机衔接。

4.1基础性

基础性在政治学科中,主要表现为通过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相互结合,以及对于终身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在相关方面的课程教学及考试命题过程中,重视到对于基础概念、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学习方法的相应考察,以此促进学生能够重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将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自身内化增进的发展动力。

4.2综合性

综合性在政治学科中,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综合性的角度去进行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并用多视角、多维度的思考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因此,在考生命题中也应该突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外在应用关系,从而通过学生不同知识能力间的综合运用,对专业知识在完善性与复合性上进行正确的整体发展能力疏导。

4.3创新性

创新性在政治学科中,对于该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要求,是通过合理的情景设置及相关问题,在开放性及探究上的沟通与设问对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4.4应用性

应用性在政治学科中,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对于身边事物以及时政热点的灵活观察,深刻了解所学知识在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并以其正确的学科解决方式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实现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公众参与力及社会实践能力。

5.结语

结合全文所述通过对于高考体系中,“四层”考察内容的相关分析及对于“四翼”考察要求的相关分析,高考评价体系与课程教学的衔接融合,不仅可以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及创新,同时还能够优化其课程教学自身的教育内容及考试形式,以此确保相互衔接之间的有效性及对于目标的达成性。同时,高考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的相互有效衔接还在宏观方面上,将全面综合性及科学合理性、公平公正性的宏观原则进一步在教学内容中进行了充分的优化;而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讲,高考评价体系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对于学生的考试选题、试卷结构以及评分方案等方式,并且在评价学生试卷形式上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方向。高考评价体系中所倡导的是以“价值为引导方向、以素养为培养方向、以能力为重点教学方向、以知识为基础方向”的评价理念,对于高校的基础教学建设及未来阶段的发展过程,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性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巫阳朔.贯彻高考评价体系推动考试内容改革——201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政治试题评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7):51-53.

[2]胡传勇,巫阳朔.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政治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71-77.

[3]李勇,赵静宇,史辰羲.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J].中国考试,2019(12):7-12.

[4]于涵,郑益慧,程力,任子朝.高考评价体系的实践功能探析[J].中国考试,2019(12):1-6.

[5]张开,单旭峰,巫阳朔,左璜.高考评价体系的研制解读[J].中国考试,2019(12):13-20.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