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

2020-05-26李文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李文燕

【摘要】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9 月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目前只掌握知识和会解题的“书呆子”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阐述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40-01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国家花大力气培养我们可爱的花朵,如果我们不懂感恩,不懂反哺,“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高中生涉世未深,如何引导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其明辨是非,能运用所学理性解释和判断社会现象,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堂教学是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要阵地

因为高中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课堂教学是落实社会责任培养的核心形式。

(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

如《免疫调节》的教学中,我创设的情景是:我国约有9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最常见的危害是引发乙型肝炎,若不控制,极易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请同学们思考:1.如果当你得知某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你会怎么做?(如歧视他;不和他玩;不和他握手等等)你有什么建议给他?【生:乙肝是种传染病,只要切断传播途径,是不会对自己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还是会和同学正常交往,并能给出“饮食清淡;注意作息,不要熬夜;听从医嘱”等合理建议。】

2.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携带乙肝病毒,你会怎样保护自己,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台下同学纷纷举手,各式各样的答案“不共用碗筷、牙刷”、“积极锻炼”、“定期体检,当发现身体没有乙肝抗体,赶紧补种乙肝疫苗”、“对呀,我姐姐还打了三针乙肝疫苗呢”】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方面及时肯定、表扬他们正确的处理,另一方面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3.当我们正常机体受到乙肝病毒入侵,是如何清除?为何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疫苗是什么物质?【生:初中学习过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抗体、抗原略懂。】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都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预设的教学目标:“关注他人和自己的健康”达成。

(二)深挖高中生物的教材,合理利用教材隐含的素材,改变教学方式,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在新授课人教版必修三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我通过PPT展示课本第124页图6-6和组织学生阅读第123-124页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归纳成六个主题供学生交流。1.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有哪些?你有什么好建议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2.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怎样解决?3.臭氧层被破坏是因为什么?要怎样保护?4.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治理?5.你知道哪些酸雨的危害?我们要怎样预防?6.我国西部地区已出现“水资源短缺”,它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学生小组课前先分组准备,收集的相关资料,小组代表分别将本组所研究的某个环境问题,和班上其余同学进行表达、交流并且还回答同学们的质疑。这部分知识简单,易理解,如果教师单纯照本宣科,学生必定会感觉鼓噪无味,但是建立平台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必然收获不同。预设的教学目标:“能运用所学正确分析社会现象或问题,爱护环境”达成。

二、课外活动是社会责任培养的有效补充

为缓解高中生物教学课时有限,我们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培养社会责任保驾护航。如在学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中,当学生了解到基因工程应用于农牧渔业,可根据人类需要创造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会担忧它们是否会危害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自身?我们花费了三周课余时间筹备“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辩论赛。赛前同学们根据正方(支持推广)、反方(质疑安全性,不赞成推广)自由组合成两个小组。

同组的成员在资料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重走科学家之路,感受到科学家的努力,付出大量的研究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取得实验成果,锤炼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辩论过程中正反方的例证不仅锻炼同学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还起着辨别科学和伪科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实践是社会责任培养的有力支撑

社会责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说教,它更注重社会实践,学生只有在活动中通过真正地经历和体验,才能将责任意识转为自己的责任行为。

“为何大亚湾石化区上空总是冒白烟?”“为什么我偶尔会在石化区闻到异味,是泄漏还是偷排?”“据说石化区附近的海域有大量的死鱼,是因为受石化区的污水污染中毒死亡?”到底石化区有没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生物兴趣小组带着这些疑问,在石化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近距离参观石化区内的场景,走访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听取题为“碧水蓝天爱我家乡”的讲座并现场提问。活动完毕,同学们的担心消除了,纷纷表示不枉此行,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会更加认真学习,用行动更好地建设家乡。

唯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遵循生物学科发展和高中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系统地设计以及整体规划一系列主题教学活动,把生物知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行有机融合后,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学习,培育一代具有获得感、幸福感、社会责任感的新人。

[ 参  考  文  獻 ]

[1]闫锋.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的途径探索[J].中学生物教学.2019(09).

[2]王磊.社会责任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