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20-05-26易海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激发兴趣高效课堂

易海峰

【摘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除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幽默艺术多讲小故事或多结合时事,利用历史巧记速记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而言之以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对历史的兴趣,课堂效果自然提高。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史学习 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23-01

俗话说的好:“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学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既不能重演也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往往是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也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非常关键。

一、找准落点,遵循规律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所以,学习初中历史,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而这里所说的落点,实际上就是规律,而教学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必须遵循一定规律。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规律,应该包括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历史教学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记忆、思维和兴趣。

首先,学生记忆的发展。中学生是有意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时,会充分利用学生的机械记忆,帮助学生和遗忘作斗争,加强知识的巩固。

其次,学生思维的发展。初中学生知识面开始广泛,观察问题开始复杂,思维越来越深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得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词历史时间,历史事件,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规律,熟练结合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

最后,是学生的兴趣的发展。相对于小学生,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他们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和较高的智力活动很感兴趣。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处于智力活跃状态。

二、亲其师,而信其道

“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学其理”。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老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有一天放学,看见一位学生拿着英语试卷在哭,问其原因,她说:“这次英语考不得不够理想觉得对不起陈老师”,一句话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那怎样才能成为这样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呢?

(一)要有渊博知识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多方面的举例讲解或对比,运筹帷幄,游刃有余,让学生都惊叹和折服于这样一位老师,不仅风趣幽默,而且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

(二)要有仁爱之心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指出:学生具有“向师性”,对老师会有一种特殊的依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眼里都是一种鼓励,都是一种爱。所以亦师亦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快乐和忧愁。”

班上有个叫李文峰的学生,在刚开学的时候学生很不认真,学习成绩很差。笔者从不严厉地批评他,惩罚他,一个月时间里,经常问他有什么地方不懂并给予解释,上课时只要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及时鼓励他。慢慢地,笔者的真诚、耐心和关心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也提高。

三、历史课堂与趣味小故事和时事相结合

所谓“寓教于乐”。在讲《鸦片战争》的时候,就其中虎门销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虎门“销”烟而不是虎门“烧”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其思考发言并进行讲解,整节课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给枯燥的知识加入这些调味品——历史典故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比基尼與原子弹,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浓了,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当然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在讲课时适时的引入社会热点知识,且现成的素材更有新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善于吸收消化,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课文中的图表”,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部编历史教材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本,有大量的图画、地图、表格等直观形象的材料,使整本历史书变得丰盈具体。这对于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初中生来说,增加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产生了“想看”的欲望。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课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时,里面提到“纸的发明”时。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学生对竹木简和帛是陌生的。通过指导学生看彩图:《内蒙古居延出土的汉代木简》,学生脑海中就会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再讲述汉武帝时,文人东方塑向皇帝上了一个奏章,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两个人才抬进宫去,皇帝用了两个月才看完,突出了竹木简的笨重,携带不方便的特点。帛的价格昂贵,突出了我国的发明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

总之,运用插图,能使历史课堂生动有趣,教师愿讲,学生乐听。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插图,对加强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2]黄安年.重提《再谈如何编好新一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材的讨论》[J].2008(9).

[3]杨淑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职业时空,2010(02).

[4]黄婵芳.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李鑫.创设“开放性”历史课堂之我见[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8(05).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激发兴趣高效课堂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