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圣桃”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境

2020-05-26范荣仙

江苏陶瓷 2020年2期
关键词:紫砂壶传统文化

范荣仙

摘  要  紫砂器型得益于全手工拍打成型的灵活性,造型变化万千,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圆器的简洁明了、线条流畅,方器的横平竖直、铁骨铮铮,还是花器的惟妙惟肖、婉约隽永,一件好的紫砂作品总会深深地打动人心。紫砂作品“圣桃壶”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遵循着化繁为简、意境悠然的主旨,制壶艺人希望其中的文化内涵不要被过多的装饰所喧宾夺主,力求用紫砂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意境,让观赏之人一看到此壶就能沉浸其中,体会到浓浓的祝福之情和文化韵味,从而达到雅趣横生、意境绵长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紫砂壶;圣桃;传统文化;意境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意境的表达一直是一个清晰的存在,但是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却又不太容易具体描述出来,于是许多的学者和文人都为意境二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代大儒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有云:“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推及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诗歌、文章、书法、绘画,还是建筑、雕塑、陶瓷、紫砂,都有意境一说。在我的理解之中,我们对于艺术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蕴意有所感悟,或者引起了共鸣,这就是意境的产生。意,就是立意,具体来说就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是一种延伸出来的感受;境,就是景象,指的就是作品实实在在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具象的存在,所以意境是形神和情理的统一、虚无和实际的和谐,它既产生于意外,又蕴藏于象内。

具体到紫砂艺术之中,紫砂壶的意境之美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视觉审美和情感体验。对于一般的紫砂壶来说,能用正宗的紫砂泥料,用规规矩矩的传统紫砂工艺来一板一眼地完成,就是一把标准的紫砂器物了。若要达到艺术品的高度,产生让人心起波澜、产生联想的境界,紫砂艺人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紫砂技艺水准,还需要良好的文化素养来支撑起整件作品的文化内涵。紫砂器型得益于全手工拍打成型的灵活性,造型变化万千,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圆器的简洁明了、线条流畅,方器的横平竖直、铁骨铮铮,还是花器的惟妙惟肖、婉约隽永,一件好的紫砂作品总会深深地打动人心。汪寅仙大师曾经在清代紫砂艺人项圣思的桃形杯的基础之上加以变化,设计制作了“圣桃壶”,此壶以桃为壶身,桃干、桃叶贴塑壶身,形态各异、立体感十足,让人过目难忘,不禁感慨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无穷力量,其中蕴含的吉祥长寿的美好寓意也让这件作品成为了经典之作,受到了后来紫砂艺人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也促进了各种形态的以桃为题材的紫砂作品层出不穷。

这件紫砂作品“圣桃壶”(见图1)也是属于紫砂花器的范畴,却比一般的花器简单一点。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遵循着化繁为简、意境悠然的主旨,希望其中的文化内涵不要被过多的装饰所喧宾夺主。此壶壶身犹如饱满的桃子造型,从上至下渐渐收拢,底部有座支撑,尽管浑圆但却没有显得臃肿;壶嘴和壶把都是由桃树枝干装饰而成,壶嘴小巧婉约、干净利索,壶把挺括舒展、拿捏舒适,上面的树结形态各异、疏密有间,在细节的方面也是颇费心思;从壶把底部延伸出来的桃枝蔓延壶身,桃叶采用了绿色的泥料来装饰,黄色装点其间,显得更加富有生命的气息和活力;截盖的处理颇具功力,和壶口严丝合缝;上面的壶钮为一节桃树枝干,几片桃叶覆于壶盖上面,黄色的段泥捏塑的小桃子逼真可爱地点缀两边,变化有别的颜色运用恰到好处,整体布局合理,显得更为立体,枝叶花果生机盎然,洋溢着吉祥和瑞气,构思精巧、妙趣天成,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釋手。

桃子,在我们国家可谓是最为常见的水果之一了,尤其是在江南一代,水蜜桃十分的有名和可口。桃子不仅富含营养元素,而且在我们传统文化之中一直有着长寿、吉祥、喜庆的美好寓意,每逢为长辈祝寿,人们都要献上大大的寿桃来表达美好的祝福,桃木也在民间传说中有着可以去灾辟邪的作用,常用桃木制成宝剑来镇宅之用。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还有老寿星额头高高的桃子形象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和印象,在历史上许多的民间工艺品也都是以桃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紫砂壶自然也不例外。这件“圣桃壶”就是在传承经典之作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自己的理念和风格,力求用紫砂符号的语言来表现出蕴藏在作品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境,让观赏之人一看到此壶就能沉浸其中,体会到浓浓的祝福之情和文化韵味,从而达到雅趣横生、意境绵长的艺术效果。

岁月悠悠,时光如梭,紫砂艺术穿越千百年的历史尘埃。在蜀山苍翠的竹林之中,在蠡河潺潺的流水之中,在世代不灭的窑火之中,在阵阵拍打泥片声中,一代一代的紫砂艺人从小就在父辈们的泥凳旁边玩耍长大,在脑海中播种下了紫砂的种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地绽放结果。宜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更是滋养着这里的儿女们,最终成为了守护“中国陶都”这一威名的其中一员,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勤劳的汗水,共同成就着紫砂艺术生生不息的盛世辉煌。

参 考 文 献

[1]周益芳.“圣桃壶”的创作感悟[J].山东陶瓷,2015(3):42.

[2]顾爱军.紫砂花货 道法自然——谈“圣桃壶”的创作[J].江苏陶瓷,2012(3):45.

猜你喜欢

紫砂壶传统文化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挂在树上的茶壶
泡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