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0-05-25丁文广
丁文广
摘 要:现如今,我国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下开始得到了新的教育任务和要求——实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这一具体目标的提出不仅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揭示了教学改革的关键,也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进而展开探讨,并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提出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65-02
新时期,新课程标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而提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方法的運用,使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而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力量既实现了小组的共同目标,也实现了自身的学习需求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因达成某种默契而上升到富有集体荣誉感,从而使同学情谊也得到进一步强化。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真正得以实践,最终满足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1.当前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个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师都在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而且比起以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使这样,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学习的内容不适合合作探究。所谓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合作”是其核心,因此学生的学习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合作学习方式之所以需要展开,往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引出了一些学生个体无法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并且是需要在多数同学的互补作用下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然而,当前许多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错误地以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适用于所有问题,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无论学生明白还是不明白,他们提出一定问题后,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开始组织进行小组合作。这时,学生还处于问题信息的接受阶段,甚至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都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是什么就匆忙且被动地拉近了“合作群聊”。这样极为容易让学生的交流呈现表面化和形式化,无法解决问题本身,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2)合作探究的任务和目标不明确。由于小组合作的形式通常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因此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时间来讨论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比如,聊自己最近遇到的趣事,自己今天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或者抱怨一些与家长的矛盾以及学习的压力等等。这就表明学生展开的合作学习,并没有明确的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思考性,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思考和讨论。这种现象长期下来就会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有的教师看到这样的局面会视而不见继续下一个环节的讲授,有的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认为这一方法并没有取得有效的结果从而选择少用或者不再运用。总的来说,都不利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3)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好。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但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合理控制好课堂时间和教学节奏,还要通过这一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而许多教师却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错误性的认知,他们把问题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解决,而自己成为了课堂的旁观者,不去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进程,也不去关心是否哪个小组讨论时出现了问题等等。这就导致学生的讨论与交流缺少了教师的有效指导,不但没有提高学习效率,反倒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任务量。
(4)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过度放任学习的反面就是过度控制课堂,将自己的主导位置扩大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而许多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使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也要求学生的思路必须和自己保持一致,要求学生听从自己的一切命令。也有的教师全程掌控着学生的讨论和学习,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更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从而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自己统一的“安排”下进行,最终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而由于其比较抽象和概括,导致多数学生在理解时遇到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为往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可以先创设出情境来导入新课,如,师提问:“把你的年龄乘2减5的数告诉我,我就知道你今年几岁?你知道老师怎么算出来的吗?”学生就教师提出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并给出各自小组的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教材中“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 40 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 5 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 1 m?”的实际问题展开合作学习,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决。等交流完毕后,教师进行问题的讲解,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来看是否和自己的答案一致。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来认识一元一次的概念,从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2)在数学定理、法则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学习历史上伟大数学家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定理、法则,是极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这些定理和法则通常都很难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与其相关的学习内容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佳。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定理、法则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探索勾股定理》为例,首先,教师以提问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并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师:同学们,当你每天手握三角尺绘图时,你是否想过:它们的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来探索这一奥秘。其次,让学经历探究、测量、拼图、发现、验证应用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转化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请你利用自己准备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共同思考探索勾股定理证明的过程后,探索出每个图形中面积上存在的恒等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实地体验数学家们得出规律与法则时的喜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并不是简单操作和运用,而是需要考验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和对设计问题的方法掌握,并在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使得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顺利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金玲.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探究和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59
[2]司小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7):86
[3]黄伶.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53
[4]刘彩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9):48
[5]郭龙钢.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