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调查分析与优化建议

2020-05-21殷秀兰蒋婷婷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优化建议

殷秀兰 蒋婷婷

【摘要】随着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已成为现实需求。本文基于全区37所公民办幼儿园的11431份家长问卷,梳理出全区家长目前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认识程度以及参与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并就存在的問题提出优化建议:开展多途径、重实效的家园互动,传播科学的课程理念;结合家长的实际困难,针对性地开展家园互动;建立家园互惠关系,提升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层次;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框架。

【关键词】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5-0052-05

【作者简介】殷秀兰(1966- ),女,江苏涟水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教学研训中心学前教研员,高级教师;蒋婷婷(1989- ),女,江苏淮安人,淮安市新星幼儿园东湖怡景园教师,幼儿园二级教师。

一、调查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随着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已经成为现实需求。本调查旨在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五年来,全区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认识程度和参与幼儿园课程的现状,查找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全区幼儿园更好地践行课程游戏化精神,提升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质量。

二、调查内容及组织概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维度采集相应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推断出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认识程度以及参与状况,并提出优化建议。认识层面包括家长自身对教育理念提升的重视度、家长对当下幼儿园课程的认识度以及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认同度;实践层面包括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的途径、家园配合指导的落实情况、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层次以及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此次调查覆盖全区范围内37所公民办幼儿园1.27万余名幼儿的家长,共回收有效问卷11431万份,回收率达90%以上。其中72.95%来自幼儿母亲,25.59%来自幼儿父亲,1.46%来自幼儿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在分析数据时使用了频数分析和综合得分分析。频数分析针对的是单选题和多选题,以统计每个选项的人次在所有填写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综合得分分析针对排序题,以统计每一选项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

(一)认识层面

1. 家长自身对于教育理念提升的重视度

家长自身对于教育理念提升的内驱力是其主动关注当下幼儿园课程理念的重要影响因素。《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等政策法规性文件能引领当下幼儿园的课程理念。因此,笔者设计了多选题“您阅读了解的我国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有哪些?”调查家长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近一半的家长阅读了解过《指南》,其次是《纲要》和《规程》。但也有42.73%的家长从未阅读了解过这些政策法规。这说明,《指南》的发布带给家长的指导力和幼儿园对此的宣传影响了一部分家长。而一些家长从未阅读了解过以上法规、文件,表明部分家长自身对于教育理念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也说明幼儿园要加大此方面的宣传力度。

2. 家长对于当下幼儿园课程的认识度

家长要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来,首先必须了解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形成一定的认同。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对于“您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应主要学习什么?”这一问题(见表2),“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良好习惯和学习品质”“自主、自信、探究、创造、表达等学习能力”的综合得分均在3分以上,且“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家长觉得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而“音乐、美术、体育等技能”和“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学科知识”的重要性逐渐被弱化。针对“您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在什么活动中进行的?”(见表3),“日常生活”“游戏”“上课”这三个选项综合得分相差不大,家长普遍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构成,且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逐渐被家长认同。关于家长更希望开展的活动类型(见表4),“结合教学主题开展的参观、调查等社会实践类活动”“绘画、唱歌、舞蹈、乐器等技能展示类活动”以及“劳动、种植、烹饪、采摘、环保等生活体验类活动”的需求度相差不大。其中,社会实践类活动得分最高,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家长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又与家长资源密不可分,家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希望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什么活动时间应该更长?”(见表5),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希望增加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

综合以上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受当下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影响,知道幼儿学习内容应更倾向于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培养;知道幼儿的学习应更多地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且对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大部分家长能够理解并认同;知道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生活经验的提升是有价值的,希望多开展此类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受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影响,内心希望幼儿园能够延长上课时间,开展各种技能展示活动,希望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为将来升小学做准备。

3. 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认同度

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认同程度是其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以及各项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由此设计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满意度调查。如表6所示,49.40%的家长对于幼儿园当下课程实施效果很满意,42.35%的家长比较满意,7.86%的家长认为一般,只有极少数家长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这说明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下,当下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实施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

(二)实践层面

1. 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的途径

幼儿园的宣传引导是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最主要的渠道。笔者设计了“您是如何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这一问题(见表7),发现大部分家长通过“查看班级网站或接收教师在QQ、微信上发布的信息”来了解幼儿园课程,其次是通过询问孩子来了解幼儿园每日开展的活动。此外,“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开放活动”及“关注班级家园橱窗和环境创设”综合得分接近,说明部分幼儿园的开放活动、家园橱窗及环境创设能够体现课程的价值。但“经常和老师交流”这一项综合得分最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幼儿园或教师还未建立成熟的与家长交流的机制。

2. 家园配合指导的落实情况

家园配合指导就是依据幼儿园课程的开展,家园共同配合完成相关的指导工作,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动手体验的机会,伴随课程收集一些资源投放至班级区域中等。“家庭作业”是家园配合指导的另一种说法。调查家园配合指导的落实情况,能间接反映出家园配合的密切程度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程度。为此,笔者设计了“您如何对待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如亲子活动、调查表、结合主题收集材料等任务?”(见表8)。经调查,65.24%的家长选择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丰富家教经验,增进亲子情感,提升孩子的能力”,近30%的家长选择了“尽量配合和孩子一起完成”,只有极少数家长会包办代替孩子完成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去做。这说明绝大部分家长认可家园配合指导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不排除有家长只是理智上觉得应该选最好的,实际上并未达到这个程度。

3.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层次

通过调查家长参与活动的形式,能够间接看出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层次。Akin和Bastianiia在关于家长参与学校课程的研究中,将“家长参与”分为以下六个层次。

为了解区域内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层次,笔者设计了“您参与过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有哪些?”(见表9)。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各类亲子活动”“收集游戏活动所需材料”这两项综合得分較高,前者得分最高;“配合完成资料查阅或调查”得分居中,而“担任家长老师进班”和“策划组织园内外活动”得分较低;极少数家长未参与过任何活动。从家长的选项能看出,大部分家长的参与处于中低层次,鲜有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运作和决策。

4. 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

了解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知道家长目前存在的困难,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找到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通过问题“您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见表10)发现,63.02%的家长因为工作或家庭状况的困扰而缺乏时间,15.01%的家长“不了解幼儿园教育,想配合但不知道怎么做”,还有18.78%的家长选择了“其他”,只有极少数家长表示“不用参与”或“不想参与”。由此笔者反思:有些需要家长配合的课程开展方式和时间是否合理?怎样解决家长“想配合但不知道怎么做”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家长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建设?

四、调查形成的主要认知和工作优化建议

(一)调查形成的主要认知

1. 家长对于幼儿园课程的认识度和实际需求有偏差

大部分家长了解并认可幼儿园当下的课程理念,知道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蕴含着教育价值,但是对于集体活动的需求度仍较高,可见家长没有真正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没有内化《指南》所提出的“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经验的”,“说的”和“做的”之间存在偏差。

2.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

绝大部分家长认可家园配合指导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幼儿家长多是年轻的一线工作者,往往因为工作繁忙、家庭负担较重等造成精力不足、无暇顾及。其次,幼儿家长普遍缺乏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度了解,不知道如何更好地配合。少数家长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

3.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层次不高

家长整体参与的层次处于“知情”和“决策”之间,且更多集中于中低层次,即通过各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了解课程、参与亲子活动等。更高层次的参与所占比例较少,诸如策划组织园内外活动、参与课程审议或评价、参与课程管理与决策等。这说明,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园和教师要采取相关策略来提高家长参与的意愿。

4. 家长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

在调查家长更希望幼儿园开展什么活动时,“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得分最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家长资源密不可分,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本身所具备的社会背景,拥有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或信息资源都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根基。而家长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呼声,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幼儿园目前对于家长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仍然不够充分。

(二)工作优化建议

1. 开展多途径、重实效的家园互动,传播科学的课程理念

(1)与课程高度匹配的家园栏

幼儿园要开辟“课程专栏”,让家园栏不流于形式,真正为课程服务。如在开展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时,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幼小衔接的意义、每周具体计划的落实、家长配合指导策略等,引发家长关注。

(2)以互动为主的班级网络平台

班级网络平台不仅仅是教师上传下达一些通知的媒介,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便捷性和传播性,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来。教师应经常邀请家长就幼儿的活动内容展开讨论,这一方面能让家长更深刻地了解班级课程开展的情况,理解幼儿园课程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课程思路,更好地为课程服务。如某班级围绕“蚂蚁”开展相关主题课程时,教师将“前期的生成背景”“过程中的课程实施”“幼儿的活动效果”都及时分享到班级群里,引起了家长极大的反响。家长和孩子一样,萌发了对课程的兴趣。每当遇到关于蚂蚁的困惑或问题时,家长们纷纷查找资料,在线上分享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建言献策,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聚焦课程案例式的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最常规的家园沟通,但形式上经常以教师说、家长听为主,内容往往千篇一律。家长会应该聚焦课程,以案例的方式呈现,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图片让家长切身感受,并且留足时间让家长就案例进行互动和交流,借家长之口归纳课程的意义和带给孩子的发展,这样将更有利于今后在课程开展中发挥家长的作用。

(4)立足家长需求的专题沙龙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家長仍然希望幼儿园增加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或教授一些学科知识,这与当下幼儿园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也是“小学化”倾向在家长群体中根深蒂固的表现。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学习并解读《指南》,以专题沙龙的形式解决家长们的困惑,更新育儿理念。

(5)带有课程引领意味的开放日

开放日是向家长传播幼儿园课程理念的最佳契机,家长能直接地参与幼儿活动,从而增进家园密切度。教师应尽量做好开放日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都蕴含课程的意味,以触动和指导更多的家长。如某班级围绕“各种各样的建筑”开展相关课程,开放日活动中,教师在点名环节让每个被点到名的孩子说出一种建筑名称,让家长充分感受课程的渗透性和引领性。

2. 结合家长的实际困难,针对性地开展家园互动

幼儿园要以平等、合作为基本原则,了解每个家庭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问题,提供针对性的适宜服务,以谋求家园教育理念、目标和行动的一致。面对部分家长因为工作或家庭的种种困扰而无法参与到幼儿园课程中来的情况,教师应主动和这部分家长联系,了解他们的困难,调整工作方式,尽量满足家长的参与需求。例如,有的幼儿父母是双职工,工作日很忙碌,只有周末有时间,需要父母参与的活动可以尽量安排在周末;有的幼儿平时主要由祖父母照料,幼儿园对此要适当调整家园互动方式,平时尽量以面对面语言交流的形式与幼儿祖父母沟通,避免信息不畅,且以生活指导类内容为主,利于他们参与其中。

3. 建立家园互惠关系,提升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层次

(1)持续开展家庭配合指导工作

幼儿园可以依据课程的开展,定期发放家庭配合指导表,鼓励家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动手体验的机会,并伴随课程收集一些资源投放至班级区域中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家园反馈机制,对家长的家庭配合指导一定要学会“回头看”,如可以利用“每日打卡”,通过视频或图片分享、月底心得分享等形式,及时让家长在家园互动群中反馈实施情况,让依托课程的家庭配合指导不流于形式,真正服务于家长和幼儿发展。

(2)吸引家长参与到课程的计划、实施与评价中

其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定期通过访谈、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内容和实施途径的反馈和建议。如每个主题开展前,发放课程审议调查表,收集家长的想法,梳理并筛选可利用的家长资源,将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建议融入课程方案中。其二,积极吸纳优秀家长代表或家委会成员走进课程审议现场,成为教研的“另一双眼睛”,和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方案的可行性。其三,在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家长互动,交流课程的亮点和幼儿在其中的收获与表现,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的意愿。最后,课程实施后开辟开放通道,以物化的课程双向评价表来鼓励家长积极发表看法,帮助幼儿园今后更好地开展课程。

4. 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框架

(1)充分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

家长的职业多种多样,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筛选和运用独特的资源,服务于课程的开展。如在“爱牙日”主题中,我们可以邀请作为牙科医生的家长进班开展“认识牙齿”“正确对待牙齿”等活动;在大班“我要上小学”主题中,可以邀请作为小学老师的家长进班,就“小学学什么”“小学的生活作息”等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缓解焦虑的情绪。

(2)切实提高家长资源的使用率

其一,幼儿园应着手调查家长资源,将家长的职业、教育背景、个人爱好、特长等相关信息加以归类,建立家长资源库,并定期更新信息。其二,对于已经收集整理过的家长资源,要着重思考资源是否能真正服务于课程的开展,如在进行课程审议时,可筛选出合适的家长资源融入课程方案,并落实到实施过程中,切实提高家长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使用率。

通讯作者:蒋婷婷,1012541715@qq.com

(助理编辑 孟 晨)

猜你喜欢

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优化建议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析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起始阶段中的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