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 及螺旋CT 增强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价值比较

2020-05-21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符合率病理学直径

袁 明

(临沂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山东 临沂 276002)

肝脏占位性病变类型较多,不同疾病之间临床症状相似,无法依靠相应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此外,肝脏占位性疾病有良恶性之分,因此早期诊断,尽快分清疾病性质对于患者的治疗都有较大益处。MRI、CT、血管造影等方式均可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多的为MRI 和增强CT[1]。有研究表明,MRI 和增强CT 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病理学检验为金标准,评估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脏占位性进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33 例,女性35 例,年龄32 ~73 岁,平均年龄(43.45±9.90)岁,患者病灶直径在1.2 ~11.6cm,平均直径为(6.95±1.76)cm;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强CT 和MRI 两种检测方式,并进行病理学检验,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

1.2.1 增强CT 检查 检查前6h 患者禁食,检测前30min 左右患者适当饮水使膀胱充盈,并对患者进行碘试验,阴性者可进行CT 扫描检查,检查时患者取卧位,扫描自肝顶至肝下缘,首先进行CT 平扫,后进行增强CT 扫描。各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层厚5 ~8mm,管电流300mA,转速0.27r/s,检查时需使用高压注射器自患者的肘中静脉处注入对比剂,对比剂为碘普罗胺,注射速度控制在4ml/s,总量在1.2ml/kg,在对比剂注入后的相应时间内进行各期的检查。

1.2.2 MRI 检查 检查前12h 患者禁食,检查时采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的肘前静脉处注入对比剂,对比剂为钆喷酸葡甲胺盐,注射速度控制在3ml/s,注射完对比剂后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20ml 左右的生理盐水,完成注射后在各时间段行不同时期的检查。

1.3 疗效观察指标

统计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MRI 和增强CT 两种检测方式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68 例患者共存在121 个病灶,肝囊肿20 例,平均病灶直径为(3.13±1.53)cm,肝血管瘤19 例,平均病灶直径为(2.01±0.98)cm,肝转移瘤17 例,平均病灶直径为(1.34±0.32)cm,肝细胞癌12 例,平均病灶直径为(2.21±1.03)cm。

2.2 MRI 和增强CT 检查结果

增强CT 检查的符合率为79.41%,MRI 检查的符合率为88.23%,MRI 检查的符合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增强CT的检查。

表1 MRI 和增强CT 检查结果

3 讨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因有良恶行之分,因此早期诊断病灶的性质和范围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意义[2]。除病理学检查外,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多运用影像学办法,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两种方法为MRI 和增强CT。

普通CT 检查可以检测组织密度、解剖关系及其大小形态,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增强CT 则通过注射对比剂,提高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分辨率,可以明显显示钙化的小结节,还可以显示病灶处的血供情况[3]。而MRI检测则利用多方位成像技术,可以明显显示各组织间情况,并通过对比剂的使用,可以明显观察到病变组织的微循环情况[4]。此外,MRI 技术可使医生通过分析病灶处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流量等情况准确分析病灶的类型及范围。两种检查方式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损害,但两者相比,增强CT 对患者的损害较大,特别是对于病情复杂,需要多次重复进行增强CT 检测的患者[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增强CT 检测方式的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相比,其符合率为79.41%,而MRI 检测方式的符合率为88.23%。从符合率来看,两种检测方式的符合率均处在高水平,但MRI 的检测方式准确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依据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猜你喜欢

符合率病理学直径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爱虚张声势的水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