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 例儿童心脏磁共振增强检查及护理体会

2020-12-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外渗磁共振家属

丁 敏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1]具有安全、无创伤、无辐射、多参数、任意平面成像的优点[2],已成为评估心功能的“金标准”[3]。CMR 组织特征有助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级。故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但因其对呼吸训练的要求较高,空间小且相对封闭,检查时间长、扫描序列多,大大降低了图像质量。儿童年龄小,依从性相对差,无疑增大了检查的难度,且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相对增加了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风险。我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共行儿童心脏磁共振检查22 列,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检查,均由护士进行个性化优质护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共行儿童心脏磁共振增强检查22 列,其中男性14 例,女性8 例;1 例为柬埔寨7 岁女童,其他均为中国国籍儿童;年龄5 ~12 岁,平均年龄9.9 岁;疾病分布:心肌病5 人,心肌炎4 人,经胸室间隔缺损闭式封堵术后4 人,心律失常3 人,其他6 人;两名患儿经水合氯醛镇静后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完成检查,其他患儿均在家属陪同下配合呼吸训练完成检查。

1.2 扫描方法

本组患儿采用西门子1.5T MRI 扫描仪及拜尔双筒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前扫描 HASTE:TRA SAG;TrueFISP Cine:四腔心、两腔心、左室短轴;TurboFLASH/TSENSE GRE:经静脉给予钆喷酸葡胺进行心肌灌注扫描;一定时间后扫描PSIR FLASH/TrueFISP:延迟增强。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扫描,通知医生查看患儿情况。

2 护理

2.1 检查前

2.1.1评估患儿的配合情况 通过与患儿沟通、交流,判断患儿能否自行配合检查或在家属的帮助下配合检查。检查成功的关键在于患儿是否能在扫描过程中平卧于检查床上,且配合好呼吸训练。本组患儿12 例,均能有效配合呼吸训练,8 例在家长的帮助下配合呼吸训练,1 名5 岁和1 名6 岁女童因年龄太小,依从性差,无法安静配合检查,经与家属及临床医生沟通后,用水合氯醛镇静后进行扫描。

2.1.2 知情同意 向家属介绍检查相关内容,询问患儿有无磁共振检查相关禁忌症[4]如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有无幽闭恐惧症,有无相关药物过敏史,有无肝肾功能不全病史。检查过程中,为了让心脏显影,需注射钆对比剂,虽然钆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5-6],但仍应详细告知相关风险;此外还存在对比剂外渗的风险:检查过程中需用高压团注的方法进行对比剂注入,患儿血管较细,存在对比剂外渗的风险,需充分告知并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CMR 扫描序列多,时间长,配合良好的前提下,需30 ~50 分钟方可完成整个检查。故应充分告知患儿及家属若配合不佳,亦有检查失败的风险,并嘱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2.1.3 患儿准备 检查当日患儿可正常饮食;因检查时间长,嘱患儿先上卫生间,排空大小便,避免检查过程中离开检查室上卫生间而中断检查;嘱家属取下患儿的所有金属饰物;为患儿换上科室统一准备的病员服,避免某些材质的衣服产生伪影[4],影响图像质量。

2.1.4 建立静脉通路 在准备室常规为患儿留置耐高压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我科使用BD 24#留置针,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方便固定、方便观察的位置,避开关节活动及静脉窦的位置。其中桡静脉为最理想的穿刺部位[7-9]。穿刺成功后以5ml 生理盐水预注,确保血管通畅,避免对比剂外渗对患儿造成其他伤害[10]。

2.2 检查中

2.2.1 体位摆放 引导患儿平卧于磁共振检查床上,检查时采用头先进的顺序,双腿并拢,双手置于躯干两侧,禁止双手或双腿叠放,避免产生梯度磁场效应,给患儿带来不适。穿刺部位充分暴露以便观察。告知患儿检查过程中平静配合,尤其上身切勿随意乱动,以免产生图像错层。

2.2.2 呼吸训练 配合技术员完成呼吸训练,是否能有效配合憋气是心脏CMR 检查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组患儿2 例经镇静后在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完成检查,1 例柬埔寨籍患儿录制柬埔寨语语音提示,并且在翻译的辅助下完成检查,其他患儿均在家属陪同下完成检查,憋气不佳的患儿,家属在听到憋气口令时为患儿捏住鼻子,保证心脏在扫描过程中位置不变,从而有效配合检查。

2.2.3 相关健康宣教

2.2.3.1 检查过程及环境介绍 提前告知患儿检查过程中机器会产生噪音,即使戴上专用耳机也能听到,属于正常现象;检查床会移动,不必惊慌;避免患儿对检查环境不了解产生恐惧心理而中断检查。

2.2.3.2 报警装置介绍 CMR 因检查时间长,操作人员与患者不同室,为提高检查安全性,配有专用报警装置。详细告知患儿及家属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检查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或者无法检查配合检查,及时启动报警装置通知工作人员。因患儿皮肤较细嫩,特别交代若有过度发热、皮肤不适的情况也要及时报警通知工作人员。

2.2.4 对比剂注射相关护理

常规使用拜耳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对比剂及生理盐水,A 管抽药(钆喷酸葡胺),B 管抽生理盐水,排气后连接静脉留置针,打药按0.3 ~0.4ml/kg 体重的量按2 ~3ml/s 的速度经预先备好的留置针静脉注入。注射方案:共两期对比剂注射,第一期为灌注扫描;第一期结束后1 分30 秒注射第二期。其中2 名患儿无法配合高压注射器注射的相关操作,故护士以3ml/s 的流速在配合心理疏导的情况下手推注药,最终完成扫描。所有患儿均无对比剂不良反应及外渗事件发生。

2.3 检查后

常规留观15 ~30 分钟,询问患儿感受,给予鼓励,对患儿的配合表示认可和赞扬,给患儿及家属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告知回病房后若有特殊不适,及时告知医生;门诊患儿告知其如有特殊不适及时就诊,防止迟发型过敏反应[11]导致不良后果。

3 讨论

磁共振因其无辐射,分辨率高、安全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但因其对呼吸训练的要求较高,检查时间长,依从性较差的儿童无法按要求配合检查。故护理人员应充分发挥作用,围绕优质护理的核心,运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大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外渗磁共振家属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