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谈探究性阅读的意义与方法

2020-05-20沈伟兰

求知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显现,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转变要求教师将重“教”转变为重“学”,使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阐述探究性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部编本教材,提出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4-0036-02

引    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多种探究情境,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呢?笔者将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及部编版教材,谈一谈自己在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供广大同人参考。

一、探究性阅读的意义

探究性阅读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思想,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自主研究阅读文本,在语言实践中发现知识,掌握阅读技能,品读文本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整体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1]。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文本阅读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独立自主地进行文本阅读,从而得出独特感悟或者新奇结论。它能使学生在探究性、问题性、开发性、过程性的阅读教学中,主动感知文本,积极探索文本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探究性阅读的方法

1.以题为本,由题切入

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也是揭示文本主题的重要提示内容。很多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眼睛”出发,以文章题目为主体探究对象,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那一定会很好》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理解“会很好”的意思。学生知道其意思后,就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让人发出“那一定会很好”的感慨呢?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文中一共出现几次‘那一定会很好?”“每一次‘那一定会很好又分别是谁说的?”这两个问题初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自主探究,就会轻松地知道主人公生命的变化历程:种子、高大的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厘清了它从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大致脉络。此时,教师可再次发问:为了一次次实现“那一定会很好”的愿望,主人公每一次是怎么做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探究,学生知道了主人公在每一段生命历程中都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种子想要站起来,于是就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椅子想能够停下来休息,后来就被做成了木地板等。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当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模仿它的口吻说出“那一定会很好”,从而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学生在以上以题为本的探究过程中,对文章脉络有了清晰的认知,对文本深层次的内容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2.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对文本阅读不感兴趣,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若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便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对文本进行探究性阅读。

第一,情境激趣。在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轻松地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将圆明园被毁灭之前的一些历史照片或者经过加工的彩色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圆明园往昔的辉煌;接着展示一些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的罪恶场景;最后展示圆明园被毁后的情景。这样直观地把圆明园的前世今生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烧毁的经过,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第二,质疑激趣。小学生缺乏自主性,有了教师的问题,他们才有了更明确的探究方向。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提问学生,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父爱之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涵,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文章里写的是姑爹的小舟,作者为什么把课文的题目取做父爱之舟,两者有什么联系?既然是父亲的爱,为什么不直接去写父亲对“我”做的具体事情呢?姑爹的小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就能够深入地学习文章,自主寻找答案。

3.引导对比辨析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对相似或者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更好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内涵。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引入《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辨析。此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请你用本课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美丽的南沙群岛》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南沙群岛美丽的特点?《美丽的南沙群岛》在写作手法、语言表达、文章结构上与《富饶的西沙群岛》有什么异同?这种通过对比辨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对文章的语言美、表达美、形式美有了进一步的感受,掌握了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4.启迪质疑问难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鼓励、指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或者文章内容进行质疑,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例如,在学习《带刺的朋友》一课时,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从作者对小刺猬几次不同的称呼中,知道了作者越来越喜爱这只小刺猬。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如果是你,有小偷偷你家的东西,你会不会生气?作者面对自己家的枣被偷难道就真的一点儿不生气,反而还喜欢上这个小东西吗?学生不禁会产生怀疑,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课文,从而发现作者是因为这只刺猬的聪明而喜欢上它的。这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质疑:一次聪明的偷枣事件,就能让作者对这只小刺猬如此喜爱吗?从而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的欲望。通过教师的质疑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主质疑的习惯,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自主阅读中寻找答案。

5.鼓励求异思维

探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开放式思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件事、同一问题勇敢地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教师不仅要正确看待这一情况,还要善于引导,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不仅要讓学生体会五壮士为祖国献身的伟大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还要让学生对侵略者产生痛恨之情。但是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如今如何发展中日关系做开放性回答。通过探究性阅读,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可以从以题为本、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对比辨析、启迪质疑问难、鼓励求异思维等方面入手,进而展开富有成效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李先梓.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沈伟兰(1977.6—),女,广西北海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合浦县农村优秀教师,沙田镇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探究性阅读小学语文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