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观察

2020-05-16王鲁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利拉鲁糖化注射液

王鲁伃

糖尿病作为代谢类疾病之一,高血糖为其疾病主要特征,因为病程较长,并且反复发作,从而治愈较为困难[1]。其表现主要集中于多尿、多饮、消瘦以及多食,并且系列并发症往往伴随发生。在人们饮食结构逐渐发生改变情形下,糖尿病发病率亦呈现出明显提升,并且表现出年轻化特点,所以确定有效方法展开糖尿病治疗意义显著[2]。以往治疗期间以二甲双胍药物应用较为普遍,但是获得疗效以及血糖水平控制方面有待提高[3]。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患者探究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价值,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病症改善以及预后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4 月~2019 年5 月本院110 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 例。对照组女21 例,男34 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55.72±10.69)岁;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6.75±3.82)年。研究组女22 例,男33 例;年龄42~77 岁,平均年龄(55.73±9.71)岁;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6.77±3.8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糖尿病患者未表现出系列脏器疾病现象;②实验中知情同意书顺利完成签订。排除标准:①在病理资料收集方面表现为缺失;②对于二甲双胍以及利拉鲁肽禁忌。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临床接受调脂、血小板抵抗、饮食控制以及降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剂量为0.5~1.0 g/次,2 次/d,口服。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注射液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利拉鲁肽注射液首周频率为0.6 mg/d,第2 周用药频率为1.2 mg/d,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确保最高剂量<1.8 mg/d。共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糖尿病患者系列症状表现改善程度尤为显著,并且患者血糖水平达到正常要求范围;有效:糖尿病患者系列症状表现改善程度一般,但患者血糖水平呈现出轻微波动;无效:糖尿病患者不满足上述疾病控制效果[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5.93±0.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5±0.86)%及餐后2 h 血糖(7.75±0.76)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7.59±0.52)mmol/L、(8.42±0.51)%、(9.23±1.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几年,伴随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分析发病机制,主要集中于代谢功能异常方面,患者血糖浓度以及尿糖浓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往往伴随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尤其对于肥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更低。分析与其自身肥胖有显著相关性,选择降糖药口服或者胰岛素皮下注射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此需确定更为有效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5,6]。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二甲双胍应用广泛,其对于非胰岛素依赖组织可有效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能够充分减少胰岛素抵抗,对患者血糖水平以及体重可以进行对应控制,但是对临床效果仍然有待提高,血糖水平控制欠缺理想[7,8]。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使治疗效果获得进一步提升。

在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序列同 胰升血糖素样肽 1(GLP-1)受体表现较为类似,于机体进入后能够充分激活GLP-1 受体,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确保有效降低血糖,此外皮下注射可以有效延长药效,显著促进血糖稳定。此外,可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9]。

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 h 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在二甲双胍基础上添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不会使得糖尿病用药安全性受到威胁,可以对用药安全做出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最终获得显著治疗效果,进一步说明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并不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转归。

猜你喜欢

利拉鲁糖化注射液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