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文体特点 凸显“语用”教学

2020-05-15林文清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用教学小学语文

林文清

[摘要]不同的文体,其特点也不尽相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体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语用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体特点;语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一种共识。语文课程很多的理论、实践、评价等研究都已纷纷转向“语用”这个核心任务。然而,从很多教师在课堂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家对“语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特别是长期文体意识的淡化,导致“语用”落脚点出现偏颇。常言说得好,“写法决定教法”。不同文体的文本教学,它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策略也是不同的。鉴于此,本人针对不同的文体如何进行“语用”教学做了如下阐述。

一、把握文体特征。确立“语用”目标

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什么呢?这里“教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这是大家经常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回顾自身多年的教学行为以及身边同事的课堂,似乎总在人文性上徘徊,而语文的工具性也总是轻描淡写地简单带过。一堂语文课,如果在目标的定位上出现偏差,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再先进,教学行为再完美,营造的氛围再浓厚,其作用都是有限的,因为课堂一开始的方向就是错误的,课堂没有带给学生它本应有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体裁较多、较杂,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在小学课本中都有出现,不同体裁的作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表达风格,其教学策略也是不尽相同。或许是大家意识到淡化文体带来的不良后果,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吁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这有助于教师文体意识的觉醒。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强调文体,那么我们依然会重蹈覆辙,对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也丝毫无益。有的教师认为强调文体就是讲解文体知识,比如教记叙文就要教给学生六要素,教说明文就是要记住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如果只是这样,根本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强调文体特点,是因为文体的不同,其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核心价值就一样。比如,说明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说明方法”和“用词准确”,小说教学需要关注“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情节”,诗歌则注重它的“意境”和“情感”等。总的来说,根据文体特点,可以让我们确定与学情相切合的教学目标。如教学《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条理清晰,用语简洁通达,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阐述太阳的特点,整篇文章层次分明,又能给人以知识之感,体现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两个:一是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让学生能够分析课后的例句,说出其运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二是更高层次地“奔向小康”,要让学生能夠自己开口说出太阳的一些特点,并要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凸显文体核心。着眼“语用”价值

文本的核心价值即教学价值。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文选教材,在没选入语文教材前,它的阅读对象是全社会的,因此它具有满足社会阅读主体需要的价值。这种固有的信息价值,称为作品的“原生价值”。可是,这些文章入选了教材,那么它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它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种介质或范型,它的这种价值就叫作“教学价值”。如果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对这两种价值加以区分,没能挖掘出最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内容,那么必然会使语文课失去自己的本质——“没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就不会对教材内容、情节苦苦纠缠,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在课文是如何叙述的,使学生在学习、感悟、内化、迁移、运用中获得“言语智能”。文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型,肯定含有许多的教学价值,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重点突出呢?因此,如何取舍教什么不教什么成为我们教师必须要思考的内容。比如《威尼斯的小艇》这课,其教学价值还是挺大的,有很多内容可讲,如篇章的结构,出现的一些描写方法以及涉及的一些说明方法等,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都不能成为本课的核心内容。从文体特点来看,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它贯穿全文的言语秘妙就是“抓住特点,描写生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抓住事物的特点

纵观全文,课文是以威尼斯的小艇来表现威尼斯城市的特点;分析各段,不难发现作者紧紧抓住了小艇样子的三个特点加以突出,写了驾驶技术的三个“特殊情况”,还写了小艇与城市的密切关系等特点。能够这样抓住特点来写,文章自然就生动起来了。

(二)运用虚实相结合的写法

如写小艇的样子和对人们生活的描写,都是在写实的同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从而把这些对象介绍得丰满灵动。因此,把教学目标定在教会学生如何“抓住特点,生动描写”这个文本个性上,凸显了语用的价值取向。

三、强化文体意识。探寻“语用”元素

文体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受淡化文体思想的影响,当下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文体意识的回归、强化和重建。文体意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阅读能力方面来说,认识题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文章;从写作能力方面来看,文体就是将我们所读过的此类文章的框架再结合一定写作材料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因此,结合文体的不同特点,探寻文章的语用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一)聚焦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只靠形象作用来分析,那是低层次的。虽然现在的教材大多数是按照主题组织单元,但不等于就是忽略文体。比如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通过楚王三次对晏子侮辱,却遭到晏子的机智反击,从而塑造了一个具有正气、爱国、高超语言艺术的外交使者形象。全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很少,人物的对话描写却是浓墨重彩,以人物对话彰显语言智慧,是本文的最大特色。在教学时,只要紧紧抓住晏子三次机智反击的语言,细细分析品味,不仅能感受到晏子的鲜明形象,还能领悟人物对话,运用语言的好处,又能感受课文的文体特点。

(二)运用策略,发展想象能力

文体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这样只会形成概念化的术语。我们应该结合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体会不同文体的鲜明特征。比如四年级教学的《小木偶的故事》,可采取讲故事的教学策略,可让学生说说主人公唯有一个微笑的表情时遇到了哪些事情,结合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说。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想小木偶有了全部表情后,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学生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增强文体意识,还能感受童话中流窜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三)领悟情感,激发表达欲望

每一种文体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或表现在内容的选择上,或表现在结构的安排上,或表现在情感的表达上。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感热烈的文章,教师要利用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时,教师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眷恋”,通过“眷”字的演变,引导学生理解“眷恋”的含义,把学生带入饱含深情的课文情境中。教师可以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演讲这篇课文,并结合对中心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句式的反复中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印第安酋长,以充满激情的语气来进行演讲,深入体会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通过这样的演讲,学生明白了演讲稿的句子要简短才能有力,句式富有变化才能打动人心的文本特点。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秘密。”教师每一次确切的文本阐释,加上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是一次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机会。教师应增强文体意识和语用意识,巧妙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品味语言、领悟情感,充分彰显文体特征,发掘文本的内在价值,为语用教学的实施找好落脚点,引领学生沉入文本,从而实现真正的“有语文昧儿”的语文课。

猜你喜欢

语用教学小学语文
走出“语用教学”认识误区
指向语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让语用教学在课堂中闪烁光芒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