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之财务管理业务与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
2020-05-14牛健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智移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业财一体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不断深化,业财融合再次成为各行各业研究的热点。但是,何为“业”?何为“财”?各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业财的认识也就有所差异。文章在对“业”“财”细分界定的基础上,研究业财融合的其中一个细分种类,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业财融合;财务共享
【中图分类号】F275
一、业财融合的涵义
传统财务会计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会计准则为准绳,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与反映的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会计工作重心也从事后的记录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要实现上述目标,业财融合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所谓业财融合,指财务与业务基于相同的价值目标,在思维、制度、流程、系统、信息等不同层面的全面融合,采用信息化手段使业务与财务在流程上实现自动协同,在流程上平滑衔接业财信息,使业财紧密相连,业务信息成为财务信息的有效驱动信息,业务的数据成为财务数据的维度扩展数据,业财信息一体化成为业务决策的服务信息,有效提升决策辅助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业财融合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业财融合,更多强调需纳入会计核算的业务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同步至财务核算系统,笔者认为,这是业财融合的初步阶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发展,业财融合已逐步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业财融合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阶段的业财融合,笔者认为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
财务管理业务不仅仅是会计核算,还包括资金管理、税务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业财融合也不仅仅是其他业务部门和财务核算的融合,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更是业财融合的起点和基础。
(二)业务管理数据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
这是大部分业财融合系统重点解决的问题。由于业务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时间、深度存在差异,大部分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业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也是推动业财融合的意义所在。
(三)财务管理数据和业务管理数据的融合
财务不仅仅是事后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更是现阶段的管控重点。这就需要财务管理部门随时提取业务管理数据,根据业务数据做出预测,及时发现运行差异,并将财务数据反馈业务部门,服务业务部门,为企业数字化决策奠定基础。
(四)企业外部数据和企业内部数据的融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如何变数据为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企业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企业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的有机融合,是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准确识别所处位置、进行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的重要方法。
上述四个方面,既是独立的业财融合个体,又互相关联,构成业财融合的管理体系,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业财融合过程。所谓万事开头难,很多企业的业财融合都是从非财务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开始的,更进一步加剧了融合难度。本文从业财融合的第一步谈起,探讨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过程及机理。
三、业财融合始于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
(一)财务管理业务的职责及内容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但是按职责细分,无外乎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税务管理、预算管理、决算管理、日常报销管理、会计核算等,管理机构只是管理职能排列组合的结果展示。
近年兴起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侧重的是将会计核算职能从财务管理职能中剥离出来,按照标准化的模板由特定的财务人员来完成,达到财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减少违规账务处理事项的发生。
所以,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业财融合的“财”就有了更加清晰的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就是企业的全部财务管理工作,包含财务管理部门从事的所有经济业务,既包括资金、资产、税务等管理业务,也包括会计核算业务;狭义的“财”,仅特指企业会计核算业务。
早期的業财融合,更多指的是企业的各类业务信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自动推送至财务核算系统并生成会计凭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进程深入,业财融合才逐步的被赋予了更多的新时代意义。
(二)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关系
把会计核算业务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剥离为狭义的“财”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进一步细分为需要生成会计凭证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不需要生成会计凭证的财务管理工作两大类。
需要生成会计凭证的财务管理工作,如资产购置、资金收付、费用报销等,其工作结果最终展示为企业的会计凭证,在财务账面完整记载并反映。
不需要生成会计凭证的财务管理工作,如资金计划管理、预算编制、税务登记及变更、银行账户开立等,其工作结果最终并不生成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业务的基础或者控制标准,但与会计核算业务并无直接关系,在早期的业财融合理论中,未作为业财融合需求予以满足。
(三)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需求
从财务管理业务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关系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在解决业财融合问题的时候,都会侧重解决需要生成会计凭证的财务管理业务,而对于财务管理本身,关注度相对较少。
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业财融合对数据的质量和数据的交互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数据互相交融成为新的管理趋势,既需要管理行为生成会计核算凭证,也要有核算后的数据处理结果推送给管理层,自动形成智能分析台账,以供管理层进行快速决策。
(四)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融合的难度
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均属财务部门职责,就融合难易程度来说,处于较低的层级,既不需要跨部门的协调,又彼此熟悉相关业务,只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思维和手段,就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业财融合,同时也可以为与其他业务系统的融合提供借鉴。
四、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路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业务的资金管理、税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最终要体现在财务核算上,财务核算的最终结果也要体现为资金支付等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现以A建筑公司业财深度融合为例,就深度融合的相关路径总结如下:
(一)搭建資金管理模块,实现财资融合
需要业财深度融合的多为大型企业集团,大多设有资金管理中心,或类似机构从事资金管理业务,并通过搭建的资金管理系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财务核算系统和资金管理系统的融合是摆在财务管理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打通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可实现财务核算结果自动推送到资金管理系统,实现财资之间的初步融合,这也是大部分企业已经完成的财资初步融合过程。
但是,这样的融合深度明显不足,作为财务管理重要环节的资金管理,特别是资金中心管理,仍有较大的融合空间。就资金中心而言,其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资金上收下拨管理、统借统贷管理、资信业务管理、承兑汇票办理管理等内容。结合业财一体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如何在资金中心业务管理、档案管理、账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探索,实现业财深度融合,是各企业集团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现阶段,财务共享中心在技术层面为资金中心业务智能化探索提供了数据保障,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在法律层面为资金中心业务智能化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实现管理会计转型在需求层面为资金中心业务智能化探索提出了具体要求。
A公司围绕“数据资产共享、职责权限明晰、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提升”的整体思路展开资金中心业务智能化探索,通过获取资料自动化、审批环节信息化、办理时限公开化、业务档案电子化、会计凭证批量化,完成了财资的进一步融合,通过数据融合,工作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工作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三倍甚至更多,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各类纸质资料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二)打通税务管理系统,实现财税融合
企业集团大多已经搭建了税务管理系统,财税深度融合包括税务系统将财务核算系统提交的发票信息自动识别、自动验证,以及财务核算系统在核算完毕后,将发票勾选认证相关信息反馈给税务系统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财务核算系统借助税务系统实现进项发票真伪自动识别后自动录入表单发票信息。在财务共享平台发起表单业务时,通过与影像管理系统集成,利用影像管理系统的OCR识别功能,共享表单在上传增值税发票影像时,影像系统会自动识别增值税发票代码、号码、日期、金额等关键信息并提交税务系统。税务系统收到发票信息后,自动通过税务局接口对发票关键数据进行验证,识别真伪。核验通过后,共享平台可自动录入由OCR识别的增值税发票信息。通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达到进项发票的自动验证、自动录入,免去发票手工查验与表单录入的繁琐。
二是税务系统自动从财务核算系统取数,实现进项发票自动认领,确保及时勾选认证。共享表单业务流程审批结束后,税务系统自动获取表单发票信息列表中的增值税发票归属单位,实现增值税进项发票自动认领的功能,免去财务人员手动认领增值税进项发票的烦恼,大幅提高增值税进项发票认领的准确性、及时性。公司税务管理机构根据系统自动认领的发票及时勾选、认证,消除进项发票不能及时认证的风险。
三是引入RPA机器人技术,实现增值税发票自动开具,后续将打通从开票到财务核算的环节,进一步增强财务核算自动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RPA必将逐步实现发票开具、发票认领及认证、直至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等各个环节,使财税共享生态圈不断完善提升。
(三)对接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财一体
大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侧重对已经组资完毕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组资、调拨等模块。实际上,固定资产管理还包括购置计划审批、购置行为实施、折旧计提、报废等内容,这些职能原来分散在不同的系统管理部门分别执行。业财一体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为财资一体融合创造了条件。
通过共享系统的流程引擎,可将购置前的审批环节纳入共享平台进行流程审批;审批结束购置完成后,同步推送组资信息到财务核算平台和固定资产系统,同步完成财务核算和资产建档管理;每个核算期末,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计提的折旧推送到财务核算平台,完成账务处理工作;固定资产的调拨、报废流程结束后,将相关信息推送到财务核算平台,形成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图1)。
(四)构建批量制证模块,提升管理效率
企业集团涉及管理对象众多,将管理结果批量变为财务账务,可大幅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同时大幅度减少业务处理的差错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在共享平台开发批量制证模块,借助该模块,通过自行设置账务处理规范,将日常管理工作借助EXCEL等工具导入共享账务平台,实现业务的批量账务处理,既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转化为财务核算工作的质量,又提升了处理的效率。
(五)借助管理报表开发,实现数字转型
业财一体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产生了基数巨大的数据资产,既包括财务数据,更含有丰富的业务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是向管理会计转型中的财务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管理报表的开发,实现了大数据和财务管理的融合,通过数据清洗,整合数据资产,一方面可实时反映各业务管理数据,达到事中管控的目的;另一方面大量数据资产的积累,为企业的数字化预测提供了可能,实现了预算基础数字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有效评定资源配置效果和效率,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决策数字化。这一切,最终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五、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发展展望
晋朝著名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涪县》提到,“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这可以理解为“融合”一词的物理释义。宋朝陈亮于《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说到,“天人报应,尚堕渺茫;上下融合,实关激劝。”这可以理解为“融合”一词的心理释义。
不管从物理,还是从心理来说,融合的最终结果都是一体。一体化,不分彼此是融合的最终发展方向。
业财一体,业务即财务、财务即业务也许才是我们融合发展的最终方向,才是业财融合的终极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骞,牛健,苟娟琼.建筑企业集团基于协同治理的业财融合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19(06): 46-51.
[2]郝颖.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9(02):5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