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手术后的骨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0-05-14翟宁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时间段乙组硬膜外

翟宁艳

(纳雍县中医院,贵州 纳雍 553300)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患者通常存在疼痛的症状[1]。临床上多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法对存在疼痛症状的术后骨折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但此类患者在麻醉药效消退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寒战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有学者认为,在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手术后的骨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纳雍县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80)和乙组(n=80)。在甲组患者中,有男50例,女30例;其平均年龄为(43.36±1.32)岁;其中股骨骨折患者有32例,胫骨骨折患者有33例,髌骨骨折患者有15例。在乙组患者中,有男50例,女30例;其平均年龄为(38.52±6.51)岁;其中股骨骨折患者有30例,胫骨骨折患者有35例,髌骨骨折患者有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障碍。2)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3)患者进行穴位贴敷的穴位处或穴位周围皮肤破损。4)患者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法进行镇痛治疗,方法是:将150 mg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0.5 mg的芬太尼、2.5 mg的氟派利多及适量的生理盐水相混合后,使用此混合液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镇痛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方法是:将30 g的红花、30 g 的透骨草、15 g 的伸筋草、20 g 的杜仲与 20 g 的川续断相混合后研磨成中药粉末,使用凡士林和姜汁将上述粉末调制成膏状。将此药膏涂抹于若干个大小为3 cm×3 cm的穴贴上,将此穴贴分别贴敷在患者的臂膈穴、曲池穴、悬钟穴、外关穴、合谷穴、阿是穴、手三里穴、足三里穴及伏兔穴上。每次贴敷3~6个小时,每天贴敷2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VAS的评分、BCS的评分及PSQI的评分。使用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症状。患者若不存在疼痛症状,其该评分法的得分为0分。患者若存在轻度的疼痛症状,其该评分法的得分为1~4分。患者若存在中度的疼痛症状,其该评分法的得分为5~7分。患者若存在重度的疼痛症状,其该评分法的得分为8~9分。患者若存在剧烈的疼痛症状,其该评分法的得分为10分。使用BCS评定患者的舒适度。患者该评分法的得分越高,表示其舒适度越高。使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该量表的得分≤7分,表示其睡眠质量较好。患者该量表的得分>7分,表示其睡眠质量较差[2-3]。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VAS的评分

接受护理后6 h,乙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24 h,乙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72 h,乙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VAS的评分(分,)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VAS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接受护理后6 h 接受护理后24 h 接受护理后72 h甲组 80 6.56±1.63 3.66±0.88 2.15±0.51乙组 80 6.05±1.55 2.03±0.85 1.05±0.15 t值 2.03 11.92 18.51 P值 <0.05 <0.05 <0.05

2.2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PSQI的评分

接受护理后6 h,乙组患者PSQI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24 h,乙组患者PSQI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72 h,乙组患者PSQI的评分低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PSQI的评分(分,)

表2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PSQI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接受护理后6 h 接受护理后24 h 接受护理后72 h甲组 80 20.35±1.91 11.55±3.88 6.66±1.99乙组 80 18.55±1.91 8.65±3.69 2.55±1.91 t值 5.96 4.84 13.33 P值 <0.05 <0.05 <0.05

2.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BCS的评分

接受护理后6 h,乙组患者BCS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24 h,乙组患者BCS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72 h,乙组患者BCS的评分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BCS的评分(分,)

表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BCS的评分(分,)

组别 例数 接受护理后6 h 接受护理后24 h 接受护理后72 h甲组 80 1.10±1.32 2.15±1.81 3.35±1.80乙组 80 1.55±0.55 3.82±1.50 5.05±1.08 t值 2.81 6.35 7.24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骨折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患者通常存在疼痛的症状。临床上多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法对此类患者进行镇痛治疗。使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法对此类患者进行镇痛治疗时,麻醉师应严格把控麻醉药的剂量及给药速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严格核对麻醉药的药名、浓度等[4-5]。但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治疗的此类患者在麻醉药效消退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寒战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6]。穴位贴敷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医护理方法。临床实践证实,在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感,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7-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 6 h、24 h及 72 h,乙组患者BCS的评分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乙组患者VAS的评分和PSQI的评分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这说明,在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骨折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法进行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

猜你喜欢

时间段乙组硬膜外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一天中发胖最快的时间段 如果能避开,或许不用节食也能瘦下来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阻止接球
雨点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