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探究

2020-05-14杨俊慧徐晓艳何玉桃袁艾丽董智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动脉弓全脑脑血管病

杨俊慧,徐晓艳,何玉桃,袁艾丽,董智文

(井陉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3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其脑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引起其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1]。目前,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主要是采用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进行治疗。但是,采用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手术的创伤较大,术后其恢复的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2]。有研究表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其预后[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井陉县医院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经全脑DSA检查后被确诊。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2)患者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将这6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5例;其平均年龄为(60.54±4.54)岁。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6例;其平均年龄为(60.34±4.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A组患者进行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方法为:1)在术前3~5天,让患者每天服用100 mg的阿司匹林和75 mg的氯吡格雷。2)对患者进行股动脉局部麻醉。3)对患者右侧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将动脉鞘置入其血管内的病变部位。4)将猪尾巴造影管顺着超滑导丝置入患者主动脉的主动脉弓处。5)对患者的主动脉弓进行DSA检查,观察其主动脉弓上各血管的形状及位置。6)将猪尾巴造影管取出,然后将椎动脉造影管顺着超滑导丝置入患者主动脉弓上各血管的开口处。7)对患者的双椎动脉进行DSA检查。8)对患者病变的部位进行全脑DSA检查。9)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10)为患者注射3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由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10233,规格为0.5 ml:5000 U)进行抗凝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方法为: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2)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3)对患者右侧的股动脉进行穿刺,将导丝顺着穿刺针置入其血管内,移走穿刺针。4)将股动脉支架顺着微导丝置入患者的血管内,并对其病变的部位进行全脑DSA检查。6)通过检查后的图像,用微导丝将支架固定在患者血管内的病变部位,然后扩张支架。7)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治疗前后采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患者的NIHSS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越差。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包括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脑血管痉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血压降低例数+心率减慢例数+脑血管痉挛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的平均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NIHSS的平均评分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NIHSS的平均评分 治疗后NIHSS的平均评分A组 31 15.54±2.54 9.47±1.86 B 组 31 15.36±2.42 7.15±1.05 t值 0.286 6.048 P值 0.776 0.000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主要是采用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进行治疗。全脑DSA是指通过往人体脑血管中注入造影剂来观察其脑血管形态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4]。近几年,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逐渐被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5]。采用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优势是:1)用该术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将溶栓药通过导管直接送入其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减轻其脑血管壁受损的程度,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2)用该术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的切口较小,可减轻其神经损伤的程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这说明,采用全脑DSA联合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神经的功能。

猜你喜欢

主动脉弓全脑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超声诊断右位主动脉弓伴Kommerell憩室并血栓1例
脑血管病知多少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全脑开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弓部疾病的临床价值
脑血管介入中的血管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探究
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专题论文刊发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