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0-05-14丁玉衡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药学

丁玉衡

(涟水县中医院病区药房,江苏 涟水 223400)

在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极大。不合理用药不仅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还可能加重其病情,威胁其生命安全[1]。抗生素是一类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药物。近年来,临床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逐渐增多。临床上若不能合理地为患者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还可能增加患者体内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可增加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现阶段,如何合理地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已成为临床上关注的焦点。药学干预是指药师运用其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的一种药学服务模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2]。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外科收治的180例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80例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这180例患者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均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REG组,将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PI组。在PI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48例;其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2.72±3.91)岁;其体重为45~71 kg,平均体重为(58.76±4.81)kg。在REG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49例;其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2.58±3.84)岁;其体重为44~73 kg,平均体重为(58.97±4.57)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自2018年1月起,我院对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方法是:1)我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建立药学干预制度,使临床药学服务有据可依。定期对药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的分级与使用规范、联合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等知识,并让其不断学习新的药学知识。2)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药师与临床医生一同对患者进行查房,详细了解其病情、身体状况、手术方案及手术切口的分类情况(如Ⅰ类切口、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Ⅳ类切口等),以便为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于身体状况良好、手术切口为Ⅰ类切口的患者,术前可不必为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药师根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围手术期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处方进行点评,明确处方中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是否合理、用药时机和用法用量是否得当、联合用药是否合理等。若发现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应及时与开具该处方的医生进行沟通,以便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案。4)在为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药师应参与其用药的全过程,监测其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明确其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等,以便为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率。依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评价患者使用抗生素是否合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包括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用法用量不当、术中追加的剂量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率

PI组患者与REG组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分别为2.22%与32.22%,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率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PI组患者与REG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3.33%,二者相比,P<0.05。PI组患者与REG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86±1.27)d与(5.69±2.04)d,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3 讨论

现阶段,多数外科医生均存在重技术、轻用药的思想[3]。因此,在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药师应积极地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促进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在围手术期为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其手术部位、手术的时间、肝肾功能、出现合并症的情况、发生过敏的情况及手术切口的分类情况等为其合理应用抗生素,以保障为其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通常情况下,在对患者的头颈部、腹壁、乳腺、四肢等部位进行手术操作时,宜使用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在对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小肠等部位进行手术操作时,宜使用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在对患者的结肠、直肠等部位进行手术操作时,宜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5-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降低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其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药学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熊真的活过来了
神回复
熊真的活过来了
差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