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档案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路径研究

2020-05-13赵善栋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

赵善栋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校档案馆;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G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39 — 03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赢扶貧攻坚战,确保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精准扶贫”中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如何发挥高校档案馆在乡村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村级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助力精准扶贫档案建设

一是扶贫档案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实现扶贫档案精准管理就要以村级档案为依据,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通过入户调查、建档立卡、建立扶贫档案,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二是扶贫档案又能促进精准扶贫的各个精准管理。如,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文书档案,随时接受检查;建立规范的财务档案,使账目收支有据可查,防止出现贪污腐败问题;建立规范的声像档案,把扶贫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扶贫前后乡村面貌和村民生活对比,客观真实的展现扶贫成绩;建立规范的项目档案,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三是扶贫档案是精准施策的有力依据。通过扶贫档案,制定出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实现精准扶贫。四是促进乡村和谐稳定。村级档案为乡村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原始凭证和依据,为化解邻里矛盾和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促进乡村和谐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二)提高乡村档案意识,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档案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因而在村史馆的建设过程中让其功能得以发挥,就要高校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不断与当地干部群众接触,把档案中掌握的从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口述档案等征集、归档、管理、开发等方面专业知识传递给当地。当地干部群众看到了档案的重要性,激起文化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村史馆激发干部、群众的创造热情,凝聚发展改革动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村级档案馆中记录了乡村艰苦奋斗的历程、记录村史历程、展示发展成绩、形象生动、说服力强。一方面激励当地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劳动致富,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村级档案馆中展示的物品,集中反映了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发展产业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致富取得的重要成绩,村民通过忆苦思甜,前后对比,进一步激发村民发展改革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核,在村史馆中将优秀核心价值观渗透进优秀乡村文化、良好的民风民情、公认的乡村名人以及扶贫取得的发展成就等方面,既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又潜移默化、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广大的干部群众在参观后深受感染,自觉的学习先进理念、价值观,有力的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村史馆作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村民可以在馆内感受祖辈劳作时的情景,可以触摸祖辈赖以谋生的劳动工具,可以感受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村民可随时在村史馆内接受优秀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对于加强村民爱乡、爱国之情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六)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古老灿烂的村落文明

农耕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农业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当地的村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在村史馆中展示他们的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穿着出行、住房家居、文化娱乐、宗教文化、神话和寓言等等。这些农耕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理念、思想,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至今仍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同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和传承好农耕文化所代表的农耕文明是人类共同的情怀与责任。

(七)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村级档案记录了众多村的人口变迁、乡村文化等历史,依托高校档案馆打造和建设村史馆、乡村文化记忆馆等主题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品牌,村史馆作为展现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展现了大量具有本村特色的传统文化,有力的保护和传承了乡村文明、民风民俗、提升了乡村文化品位,凝结村民的时代感情、增进美丽乡村村民的团结和稳定,构建新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能够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增强村民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高校档案馆的文化魅力有力的促进了美丽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八)提升高校档案馆的学术研究

档案馆在指导乡村档案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了重要经验,这些经验加以研究形成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今后建设村史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及对地方志、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基础价值。

二、村级档案建设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是村级档案刚刚起步,村民村干部档案意识不强,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缺乏认识。二是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村级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势必会使档案管理工作受到阻碍。

(二)档案保存条件落后

由于乡村经济条件有限,没有规范、固定的场所整理和保管档案材料,很多档案材料都是随意摆放,更谈不上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的档案保管条件了。有些虽然建有村级档案室,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空有摆设,流于形式。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