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明乡风塑造路径选择
2020-05-11闫红果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其中“文明乡风”建设关系乡村的全面振兴和村民精神面貌的提升。文明乡风塑造面临着“拜金主义”盛行、优秀传統文化被“丢弃”或“异化”、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和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等问题的挑战。因此,要从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积极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干部公众形象五个方面,协同塑造文明乡风的“源、魂、基、体、核”。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2-0063-06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这是新时代破解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既是物质层面的振兴,也是精神层面的振兴。经济的崛起可以快速实现,文明的重塑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往往更注重乡村经济的发展,而容易忽视文明乡风的塑造。基于此,结合实际分析文明乡风培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塑造文明乡风提出的新要求,并按照乡村文化发展的要求明确文明乡风塑造的思路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塑造文明乡风的路径尤为必要。
一、文明乡风塑造面临的挑战
1.“拜金主义”影响严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合实际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先进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一变革,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同时,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金钱万能”的理念也深深地植入乡土社会,计划经济时代孕育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品德本位”评价标准被淡化。可以说,物质崇拜触动了上一代人、改变了这一代人、俘获了下一代人。
众所周知,资本具有两面性,它在改变落后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充满了侵蚀性。马克思曾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264资本进入农村社会,导致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环节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引,不仅造成农村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加剧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深刻地改变着农村传统社会的观念。“个人主义”“逐利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深入人心,成为村民尤其是新生代村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的选择。在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助长了“拜金主义”观念的盛行,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严峻挑战。
2.优秀传统文化被“丢弃”或“异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孕育、浓缩、提炼和传承的结果,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在规范乡村社会秩序、维系乡村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这种功能和作用受到制约和限制。一方面,从机器化大工业生产时代到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沉溺于“机器崇拜”“技术崇拜”“信息崇拜”中无法自拔,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尘封起来、抛却脑后,一些蕴含着优秀思想、观念及精神的农耕文化被一些村民“丢弃”,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维系,发展和创新工作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坚持“唯GDP论”的片面观点,将古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程纯粹视为一项经济工作来抓。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理念的驱使下,一些古村落村寨、古建筑古文物、古文化古工程等场所商业气息过浓过厚,“同质化”开发模式云集,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异化”的问题较为严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被主动“丢弃”还是被“异化”,均丧失了创新发展农村优秀文化的初衷和本意,也削弱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更对文明乡风的塑造带来阻力和困难。
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文化是符合农村社会需要并得到全体村民认同的文化形态,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在引导村民过好健康精神生活和树立基层社会正向价值观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影响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一些地方“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培育”的现象突出,资金、技术、人才投入不足甚或缺位,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相关载体的欠缺,又制约着上级公共文化机构对基层辐射作用的发挥。农村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口结构等层面的劣势以及村民在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公共文化资源更“青睐”城市而非乡村,以“三农”为题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或难以真正获得广大村民的认可,文化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社会主流文化在农村缺位,加之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不到位,给“三俗”文化、“泡沫”文化和“快餐”文化以可乘之机,成为部分村民在自媒体时代展示个人形象、释放心理压力和追求标新立异的重要选择,尤其是一些新生代村民过度沉溺于“明星崇拜”“随韩流”“学西方”之中,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普及工作陷入被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标准模糊、载体短缺、内容匮乏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影响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业态的形成和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4.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数次文化革新运动和对文明风尚的大力倡导,横扫了一切“陈规陋习”,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侵蚀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有限性的影响,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社会依然拥有一定的生存土壤和存在空间,其表现形式有些已发生“变异”,更具隐蔽性,使人难以辨识。一些富裕户和农村能人奉行“面子本位”主义,在婚丧嫁娶、红白大事中盲目追求“排场”与“气势”,陷入“炫富”“斗富”“攀比”中而不能自拔。个别乡村党员干部“姓马而不信马”,“官本位”思想浓厚,在党员发展、干部任用、低保户评定、伤残鉴定、拆迁赔偿等公共事务中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家长作风”、拉帮结派、搞亲亲疏疏的问题时有出现,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欠缺。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今天,部分普通村民出于各种原因热衷于基督教信仰和神灵崇拜,“神圣”仪式和“敬拜”文化在农村社会重新受到追捧。在家修行的“居士”、辍学于村的“小基督教徒”、手捧圣经的种养大户、高呼“耶稣爱我”的致富能手以及“求神拜佛”的阿公阿婆等信众在农村地区为数不少[2]。一些村民在破土动工、乔迁新居、孩子高考等大事面前喜欢通过看风水、做法事来获得庇佑。上述种种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对普及无神论教育和改善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构成严峻挑战。
二、乡村振兴对文明乡风塑造提出的新要求
1.文明乡风需要凝聚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由党委政府主导实施,但具体的实施效果和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不同主体力量的支撑。没有政府、企业、农民、外来人才、科研机构、科技园等主体的参与和建设,振兴乡村便无从谈起。因此,凝聚和吸纳不同的主体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这项系统工程显得十分紧迫和尤为重要。文明乡风是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社会的浓缩和表达,在本质上具有社会引导和群体凝聚的重要功能,在整合不同社会主体力量投身于乡村社会建设不可或缺。要充分发挥文明乡风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应,通过营造安定有序、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的乡村环境,为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科研机构、创新项目等主体要素流入乡村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确保外部主体力量能够安心支援乡村建设和发展。同时,要以文明乡风塑造为载体,不断转变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对乡村社会的旧观念、旧看法,吸引更多的农村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积极宣扬“进取型”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和新乡贤对文明乡风形成稳定的价值认同,注重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加内部主体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比重,提升乡村振兴的内驱力。
2.文明乡风需要乡村平衡、充分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尤其是破解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发展差距过大与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而乡村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充分发展除了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分配方式外,也离不开文明乡风的调节作用。文明乡风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意识,使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和指向性,可以克服因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从而优化各种资源在农村社会的有效配置,补齐乡村经济发展短板,促进不同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不同区域均衡发展、激发薄弱领域充分发展。文明乡风作为社会教化的一种形式,时时处处传递着“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等大家园意识和关爱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有效动员社会各界加大对困难户和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变国家扶贫为自主性脱贫,既丰富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与模式,又缩小了乡村不同群体间的贫富差距。此外,还需看到,城乡、区域间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上的强弱,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别,所以,振兴乡村更需要通过文明乡风的塑造,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不断缩小认识上、观念上和眼界上的“鸿沟”,在真正意义上加速城乡观念一体化和实现农民市民化进程。
3.文明乡风需要倡导绿色生产、消费观念。乡村振兴之路必定是绿色崛起之路,忽视生态环境的价值甚或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谋取的发展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与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相悖。绿色发展模式对乡村产业发展和民众消费观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明乡风必须将生态环保理念内化其中,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化人们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道路。文明乡风蕴含“科技兴农、创新助农、生态富农”的社会理念。可以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难修复”的农业经营模式,积极融入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乡村众创园,为产业发展和管理经营注入高科技元素和前瞻性理念,真正实现质量兴农。这种理念指引着村民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以精品民宿、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产业为载体,不断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换为强大的经济优势。文明乡风也应包含“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生态消费”的内容,教导人们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避免一些生长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中的国家保护动植物成为人们口中的“野味”或满足私欲的工具。当然,过分节约、当“守财奴”的行为走向了另一个消费极端,同样不可取。文明乡风所倡导的现代消费观念旨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种消费一定是合情合理的、健康向上的、生态美好的。
4.文明乡风需要推动乡村协同治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新时代确保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和自治、法治、德治能力的提升,需要文明乡风吸纳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维系规范化的治理程序和促进一体化的治理格局。文明乡风是绝大多数村民共同认可的礼仪规范和价值选择,在維护族群关系和社群关系起到纽带作用,是动员人们改造世界的“无声号令”。这种同乡同源的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是吸纳新乡贤、退休干部、大学毕业生、种养大户、当地知名企业家和本籍能人回归乡村、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可以变单一主体管理为八方精英共治,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内容科学化。文明乡风所孕育的规矩规则意识、公平公正观念、民主协商主张、公开监督传统等是约束全体村民行为的不成文的规范,在多元共治的过程中,能够确保治理程序井井有条和规范有序。文明乡风蕴含着人民的意志和党委政府的要求,体现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迫切需求。它提醒人们在坚持“三治”合一要求的同时,更要始终遵循“党领导一切”的根本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深化自治、建设法治、提升德治,真正实现党委政府、民间力量、村委班子和农民群众“共商共议”的治理格局。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明乡风塑造的路径选择
1.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塑造文明乡风之源。《管子·牧民》有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3]1。广大村民的精神风貌和整个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归根结底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实际收入多寡所决定的。将“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努力消除贫困,普遍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筑牢抵御“拜金主义”的围墙,是塑造文明乡风的根源。
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各县、乡(镇)应吃透中央精神,根据当地实际和特色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使国家政策在各个乡村落地落实落细。不同乡村之间要避免走“同质化”发展之路,在充分统筹当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设施、产业基础等要素的前提下,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当地发展新动能。要广泛动员不同主体各展所长,不断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灵感,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在乡村充分涌流。通过政府、乡村以及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与互动,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村民收入翻番,进而营造“村村谋发展、人人讲实干”的社会氛围,以村民的获得感消除对金钱的神秘感,重塑勤劳致富、奋斗光荣的文明乡风。
要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增强村民的“底气”。各乡村要打好实现精准扶贫、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建设健康、宜居乡村的组合拳,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发展福利事业,进一步增强村民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员和弱势群体面对生活的“底气”与“自信”。发展基层民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有力回击,有利于在全社会塑造“济弱扶倾”“人民为本”的文明乡风。
2.通过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塑造文明乡风之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人类实践活动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村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思想教育和道德规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全面推进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是塑造文明乡风的灵魂。
有关部门要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以广大村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解读好党委政府的政策精神,不断增进基层民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和共识。通过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努力提升不同个体的政治意识、民主精神和法治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成为合格村民。县、乡(镇)要主动加强与行政村的联系和对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传递正能量。整合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依托村文化大礼堂、广播站、图书阅览室、文化宣传栏、乡村大舞台、QQ群、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通过拓展先进文化阵地,不断挤压封建文化、落后文化、畸形文化的存在空间。
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深入实施诚信道德建设工程。通过对乡村传统诚信道德资源的挖掘开发和现代诚信经营典型的宣传推崇,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责任观念,让“有诺必践、有信必守”成为乡村社会的普遍共识。
3.通过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之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村社会的“命脉”,更是滋养农村儿女繁衍不息的精神源泉。按照保护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确保后人“不忘根本,记得乡愁”,是塑造文明乡风的基础。
政府应出台相关办法,鼓励专业性文化团队或民间经典文化传人等主体,在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推陈出新、破旧立新”,为经典注入时代元素,增强其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塑造力,让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的经典文化真正成为时代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
要统筹推进乡村开发建设与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凡是被发现和认定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古遗址和工程古迹等,应严格遵守国家划定的保护红线,不折不扣地进行保留和保护,将原生态文化保护区的建设纳入乡村规划之中并力争打造成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不断彰显其人文价值和地域价值。同时,对优秀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群的开发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以精神传承和文化共享为主,杜绝“过度商业化”和“盲目逐利”的行为,突出开发建设的公益性倾向,让全社会共享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明成果。对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聚集的乡村,当地政府要动员村民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特色文化,确保乡村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塑造文明乡风之体。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村民公共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标准明确、网络发达、内容丰富、人才充足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塑造文明乡风的载体。
要在纵向层面做好公共文化机构的联系对接工作。公共文化机构是公益性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连接县、乡镇、行政村文化建设的纽带,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乡镇可以依托基层党校、成人文化技能培训中心等机构,行政村可以整合村文化大礼堂、图书阅览室等资源,携手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加强与县级公共文化机构的对接联系工作,充分发挥上级文化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整体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当地政府要引导公共文化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借此催生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可以通过鼓励涉农题材的文艺作品和文学创作,不断展示新时代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和农民形象。也可以通过引导外来人才和乡土人才投身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内容。同时,对资本、技术等要素进入农村文化市场要加强监管,确保这是一种良性的流动,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公共文化市场环境,进而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村民需要的农村公共文化业态。
5.通过整体提升基层干部的公众形象,塑造文明乡风之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干部的分量》一文中指出:“基層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4]90以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等为主体的基层干部,往往是一些村民随从、模仿的对象,其公众形象的优劣,直接制约着村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识与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社会风气。教育好、规范好、约束好这一群体,是塑造文明乡风的内核。
党委政府要组织安排好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可以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党性锤炼,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认识和宏观把握,增强基层干部服务乡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也可以定期开展乡镇干部下基层、入农村、进企业宣讲活动,在宣传好、解读好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同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帮助解决现实难题,突出服务意识和实干精神,赢得村民的认可与支持。
要用党的规矩和纪律、行政伦理和从政规范、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多条红线警示、教育基层干部,规范、约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改进其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干部作风是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形成的稳定态度和行为风格,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5]。要通过积极打造廉洁自律、民主公正、办事高效的基层干部队伍,来引领村民自觉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当然,还应发挥基层干部在乡村社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等方面杜绝攀比、奢侈行为,以自身实际行动引领乡村社会文明风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闫红果.农村“宗教热”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危害——基于浙江省H市的实证调查[J].科学与无神论,2018,(2):20-27.
[3]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5]陈振明,苏寻,慈玉鹏.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6):13-17.
责任编辑 杜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