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 开启“微作文”之门
2020-05-11冯莹珍
摘 要:挖掘文本的内涵,加以“微作文”训练,沟通读与写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文本;微作文;兴趣
一、 微作文训练,打破作文教学的困境
我在日常的初中学段写作教学中发现,虽然一批批小学生跨入了初中,但是没有掌握基本写作技能的大有人在,很多学生都表示不喜欢写作文,觉得下笔很难,不知从何写起,有话说不出,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叙述一件事。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说说”等应运而生,微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也日益增加。如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却热衷于写“微博”“说说”这样的微文;学生不喜欢用纸张记录生活,却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心情等等。这给我的写作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提示,我觉得作文也可以“微”化,打破大作文给予学生的恐惧,尝试微作文教学实践。
黄厚江老师说:“培养学生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她们胡乱想想,随便写写的习惯。”在微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传统上的“读写结合”是个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对于我们大部分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我有意识地依托阅读教学的文本,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结合写作的需求,着眼于局部、微型的实践探索,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挖掘文本,用微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如果老师运用好文本,挖掘课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精神内涵等,指导学生开发自己的生活,用好自己的独特素材,将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模仿文本,“微作文”技法训练
写作技能的提高常常从模仿起步。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就一篇经典的课文而言,无论是它的立意、构思,还是语言等方面,都可供学生模仿写作。
比如我们在教学《作文的开头》,仿写《回忆我的母亲》:“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散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从这些浅显的短开头写起,学生觉得原来不用很华丽的辞藻,也能写好开头,写作的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诸如大作文中教学的欲扬先抑法、托物言志法、环境描写法等等都可以通过仿写的形式,以微作文的方式呈现。如学习了《白杨礼赞》,茅盾先生赞美的西北的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学生可能联想到了熟悉的蚂蚁、蝉、小草等,我也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花花草草,很多学生就抓住了极具南方特色的“木棉花”:
每周升旗的时候,我们都看着升旗台两旁一排光秃秃的树,只有干瘪瘪的树枝,实在不明白它凭什么在这么个重要的“C位”。一周一周地过去了,枯燥的训话在操场上响彻着,百无聊赖地抬抬眼,却猛然发现,眼前是一团团的火焰,那像火一样红的花朵,一重重的、密匝匝的,虽没有绿叶相扶持,却依然那样辉煌燦烂,气势磅礴。
老师说,这是南方的“英雄花”,传说中有位英雄多次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殷红的花朵。后人为纪念他尊称木棉为英雄树,把木棉花称为英雄花。
再看它,傲然地盛开在的粗壮的枝头上,顶天立地!那一刻,木棉是我心中最高贵的花!
《语文课程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从文本出发,由微作文入手,以低起点进入写作状态,化难为易,对于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微作文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二)扩写文本,“微作文”拓展训练
所谓扩写就是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主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表达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古诗默写是枯燥无味的,但诗歌中的景、人、事又是极富有意境、极富有情感的,所以我通过微作文的形式,让学生扩写诗歌,不仅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还可以加深对作者、作品的理解,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容。
如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仅二十八字,言简而意丰。在品读时,先引导学生找出曲中的9种景物,体会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然后对其进行扩写:
“我慢慢走在夕阳下,残阳的余晖把我孤独的影子拉得斜长。
一阵西风吹来,拂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凄凉:一根枯藤缠着树干,老树的叶子全部掉光了,在树的前方有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疲惫不堪,不时地发出悲伤的叫声,好像在述说着无尽的悲伤。天空一直徘徊着几只乌鸦,无力地抖动着它的翅膀,声声的悲鸣在空旷的天地显得那么孤寂。
我无奈地在荒凉的古道前行,一座小桥横跨在溪水的两岸,细水潺潺。走过小桥,抬起头,忽见前面隐约有个小村庄,炊烟袅袅。在温馨的屋里,早已摆好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正等着劳作归家的大人、嬉戏回家的孩童。而我,这断肠人,却仍黯然失神地独自漂泊在天涯……”
微作文的扩写训练同样也可以运用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记承天寺夜游》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湖心亭看雪》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等,在一次次的扩写中,学生也就一步步地学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等技法。
风吹水动微波起,与其抱怨学生写不好作文,不如老师主动想办法给学生吹吹风。作为这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哪怕只是微风,时间长了,写作的语言和技巧就有了沉淀,心灵和情感也会有了涟漪,也许哪一天就掀起了惊涛骇浪。
(三)改写文本,“微作文”想象训练
写作的过程,是激发思维的过程,更是一种“发现自我”或“精神觉醒”。当然,学生因为年龄小,经历少,很难深入地去思考生活,感悟人生。我们只要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认知去体验、去感悟,打开写作的思路即可。
同样还是《天净沙·秋思》,初中生没有流浪在外的经历,但是往往又经历挫折失败,想逃避一切的心态。在结合个人经历改写时,也是思绪万千的。
“我慢慢走在夕阳下,残阳的余晖把我孤独的影子拉得斜长。
一阵西风吹来,拂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凄凉:一根枯藤缠着树干,老树的叶子全部掉光了,到底是这个世界抛弃了它们,还是它们厌恶了这个世界?天空一直徘徊着几只乌鸦,无力地抖动着它的翅膀,声声的悲鸣在空旷的天地显得那么苍白无助。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听我辩说?
我也继续在空旷的小区里徘徊,小桥下细水潺潺,却是无拘无束,多让人羡慕啊。放眼看去,一家家的灯光已亮起,一间间温馨的屋里,一家人偎依相伴,欢声笑语……什么断肠人,什么浪迹天涯,都比不上家人的陪伴!”
这位同学在改写中跳出了《秋思》中的悲凉心境,这是自身的成长,对人生的思考,悄悄地走向了成熟。王栋生老师说,“学生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的感悟,他几乎肯定要通过某个途径,用某个方式把自己的心得表现出来,这就是自我表达的激情,这就是写作的欲望。”一篇微作文若把自己的真情融入进去,文气就会迥然不同。改写式的微作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提升。
(四)对比文本,“微作文”积累训练
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只是缺少了激起情感的火花,而文本里的素材就是最好的选择。只要用心阅读,用心感受,有颗“敏感的心”,就會时时被感动,写作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
如在教学《背影》时,我在课堂中让学生找一找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后好几个学生跑来和我谈他们自己的父亲,我灵机一动,这又是一个微作文的好素材。再第二节课时,我便让学生作了这样一个讨论:让朱自清的父亲和你的父亲做一个比较。话音一落,课堂上马上沸腾了起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比起朱自清的父亲,他们更多的言语都落在自己那个家里的熟悉的父亲上。此时,我紧紧抓住学生写作欲望的火苗说:“‘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请你选择一两个父亲最感动你的场景,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吧。”听后,学生再也没有往日的唉声叹气,而是静静地拿起笔,沉浸在了对父亲的回忆之中。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重复枯燥的,但情感体验却是日益丰富的,需要的是我们去唤醒他们内心的感动。学习《邓稼先》,可以审视自己内心的“英雄”“偶像”;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学习《散步》,可以品味日常的点滴;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可以感激自己操劳的母亲……在阅读中积累的一点点的素材,慢慢地串起了自己的人生。善于发现和抓住生活中的作文事件,还怕习作没有东西可写吗?
教育是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慢工程,一个需要守望、需要等待的工程,写作更是如此。微写作从七年级开始,每课坚持练习一点,每天坚持积累一点,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三、 反思微作文训练之路,做一名教与学的有心人
以上的微作文训练方法,是我在七、八年级的文本教学中所做的几点尝试,因为多了个“微”字,却成了作文训练中的轻骑兵。它既能启发学生发现课文的“好处”,挖掘了学生的阅读经验,也就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笔欲望。
虽然仅仅是基于文本的内容,但这种通过鼓励阅读、肯定阅读的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上,也鼓励学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大的表达思考和情感的天地。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培养自己阅读文本的能力,应该有一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慧眼,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文本巧妙设计,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微作文之门。
参考文献:
[1]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3]彭兵.探索文本中的微写作之道[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
[4]尤喜芸.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J].现代语文,2016(4).
[5]郭素青.“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
作者简介:冯莹珍,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桂凤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