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2020-05-09郝春艳

中国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就业创新创业

摘 要:在各大高校不断扩招以及市场岗位趋近饱和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发不容乐观。因此,培养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培养高校人才的重要政策,对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以及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对当前环境下的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就业  创新创业  商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3(b)--02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办学方针。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是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这刚好与国家的教育政策相吻合,一方面可以应用于改革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促进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缓解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 当前高校商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1 实践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复杂晦涩难懂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常常让学生感到十分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实践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

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很难读懂书本当中的文字所述,导致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所学的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1.3 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对学生的思维创新有所限制,而实践教学刚好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达到互补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探讨策略,制订方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逐渐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2 当前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商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比例不太合理,专业选修课占比太少,在培养学生专业特长方面有所欠缺,一些高校也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循序渐进,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所学知识,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在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是一个完整体,但是目前高校对于一些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重视,不同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和课时浪费,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偏低,而且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影响,所学知识也比较片面。

2.2 教学资源不充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一体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国内高校也应与世界高校接轨,整合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商科专业的一些教材还比较落后,知识信息量也存在不足,更有甚者直接将国外的教科书翻译后直接编写到自己的课本中,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考虑当前中国高校发展的状况。虽然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是一部分老师还沉浸于过去的教学当中,不能及时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间接导致了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所教专业不能接触到最新的专业知识。

2.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商科专业的毕业生也逐渐增加,造成人才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毕业生只能从事大众岗位,只有极少优秀毕业生能够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无法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4 实践类课程欠缺,实践效果欠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很重视高校实践专业教学,但是在实现的过程却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味追求实践教学的表面性,忽略了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完美融合,再加上学生数量逐渐增多,所配套的实验设施和场地有所限制,造成了实践教学虚多实少的现象。就商科专业而言,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是其目标所在,但是现阶段实践教育的效果还是远远不够的。

大多数的实验课程都是教学计划之内,是为了配合理论课程所设置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模仿教师来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的。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了实践能力,但是比较死板、不够灵活多变,实践效果一般。

2.5 实验队伍不够完善,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

开展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需要充分的企业实践经历或者是经过合格的培训。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实践方面都有所欠缺,部分教师没有实践经历,因此,在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只能是将课本上的理論知识传输给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实践化,导致学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实践经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对于实践教学这方面不是特别重视,从而对于实践教师也不是特别注重,从而导致了实验队伍不够完善,加之实验设备不能定时更新,对实验室建设也是有很大的制约。

3 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3.1 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推进高校商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最首要的就是要确立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专业日常教学中,必须依托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当前我国高校就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想要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商科类人才,就需要深入企业以及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制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着,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商科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以便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3.2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依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其毕业去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设置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创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加深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库和专业基础技能。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让学生在毕业时有更多的选择。

3.3 依托“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在商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保障商科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来支持,二者缺一不可。利用“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已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大势所趋,通过“校企合作”给教师提供去企业实践的便利,为打造“双师型”师资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一方面,以“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方式,校企可以共建实验室,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这种模式,不仅仅解决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问题,还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实现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双赢。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引进企业的科研项目,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对“双师型”教师进行锻炼。通过教师和企业的引领,带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3.4 构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践项目

为了解决实践教学场地不足,我们可以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不仅仅节省了设备成本,而且可以实现一些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操作。学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以企业开办为例,可以自由更改参数,任意调配比例,但是在企业实践中这是无法做到的,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商科专业来说,利用好虚拟仿真技术,开发出适合人才培养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将虚拟仿真实践项目和现有的商科实践项目进行整合创新研究,还可以开发出更加适合学生的实践课程,把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

3.5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商科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决策,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用于商科实践教学中是必要的。首先,高校通过开设一些创新创业的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和能力,设计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教学,对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职业发展规划。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些大学生竞赛项目,尤其是创新创业类的比赛,这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见,了解最前沿的专业动态,提前掌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最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构造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商科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明忠,黄莎莎,段珺.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05).

[2]王文华,王卫星,沈秀.基于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實践教学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

[3]刘宝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8).

[4]檀文君,吴明明,吴芳芳.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2).

[5]孙鹏,黄福华.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5).

作者简介:郝春艳(1979-),女,汉族,天津人,实验师,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创新创业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