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2020-05-09刘慧杰

神州·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刘慧杰

摘要:家国情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中,有效加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育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乡土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旨在培学生的高尚情怀和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能够引导 学生形成对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努力去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乡土资源主要是指本土化及地域性,包括历史名人、历史遗迹与传统文化等多项内容,与乡土乡情联系密切。乡土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通过组织课堂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乡土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家国意识。

一、乡土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课本是全国统编教材,它的内容更多的着眼于全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规律,所讲述的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事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有着重大的意义。但这些历史事件往往离学生很远,学生无法形成切身的体会,而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的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乐于了解和学习家乡历史,希望了解家乡人民辛勤劳 动的成果和英勇奋斗的业绩,体会家乡的可爱和美丽。如我校贾老师在讲《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时,以我们县刚刚开通的高铁作为导入,并且展示了自己保留的以前的书信和现在使用的手机。几张图片几个小问题立马引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并且通过身边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提升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以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实地调研,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课堂教育、示范引领,也需要实践养成。而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最重要的在于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的历史实践活动。历史实践活动即是对历史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也是历史学科对学生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我们学校历史组专门成立了研究乡土资源的历史社团桐丘古韵社,社团成员在历史老师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大程书院”,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活动主题说明、活动过程的指导、总结报告。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展示,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这种实地调研,不但能够锻炼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三、乡土资源结合团队活动,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和学生会、共青团联合,开展一系列的持续的活动,挖掘乡土资源中的典型材料,开展一些爱国主义的主题演讲、征文及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如我校在新生军训期间,开展了“忆英雄事迹,颂鸿昌精神”的专题活动,将吉鸿昌将军追求真理、一身正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展现出来,这种形式,给学生心灵强烈的震撼,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担当意识。

总之,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在教学中,我们融入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让学生切身体验其中的情感,将爱国之情与爱家之情连接在一起,架起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魏薇.乡土历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 (03):123.

[2]谭振基.乡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 (33):152.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