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

2020-05-07吴娜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路径

吴娜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标志和智慧结晶。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本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探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三个途径,以期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使大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文化自信    培养路径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简述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是文化的概念却有200多种,没有明确和系统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及风俗习惯等”[1](189)。很多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没有最终的统一定论,但是多数学者都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继承和借鉴的重要组成部分”[2]。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優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流派众多,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发展继承的所有传统的优良文化,主要包含以自强进取为主的人文精神、以家国情怀为主的民族精神、以人文关爱为主的和谐精神。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常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个人人格修养的重要性,提高个人人格修养的主要途径是慎独和自省。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立德树人”,主张仁、义、礼、智、信是君子的标准,《孟子》中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个人奋斗精神为历代有为志士所提倡,亦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气节。

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理念深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我们有“民贵君轻”的天下为先的理念,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赤诚爱民情操,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浩然正气。

和谐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儒家思想提倡的“仁者爱人”“贵和持中”就是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和谐,因此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礼之用,和为贵”。墨家思想主张“兼爱”和“非攻”,所以有“兼相爱,交相利”和“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道家思想提倡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其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说的就是人和社会、自然的和谐之道。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脊梁有当代价值。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华夏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因素,各族人民都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凝聚了各民族的发展力量,巩固了中国长久的发展。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先进文化的核心要义和灵魂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67)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来源和重要构成部分,要弘扬中国先进文化,就要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4]。要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先进文化的思想支撑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弘扬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各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人文精神等,主张的是和谐共生和包容借鉴,可以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诸多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概述

1.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定义。

文化自信在中国的提出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5]近期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概念的阐释。刘云山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6](4)。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高度的心理认同,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表现出的充分认可和强大信念。

自2015年以来,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作为一个热点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并引发多位学者对此的积极研讨。在综合多位学者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定义后,本文认为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多维度、多系统的学术概念,主要包括思想认知部分和行为实践部分。思想认知部分即对本民族文化持有认可的意识态度——表现为自觉意识、学习意识和自信意识和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持有的忧患意识。行为实践部分即对承继弘扬、交流创新本民族文化的探索实践,可以体现为主动传承、创新本民族优良文化的行为、积极加强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推广。

2.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大学生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弘扬我国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大学生文化自信和中国的未来发展、华夏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育人目标的应有之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核心育人理念,高校育人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拥有强大自信并合理地扬弃、融合和创新应体现在高校日常教学安排和学生活动中。

其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教育大学生辨识外来的多种文化冲击,有利于有效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再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发展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保证。大学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有责任充分利用校内、相关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多渠道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战略。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党对当今国际形势的精准把握,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后,以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形式发挥或者应用个人的文化力量,或显性或隐性地推动着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大学生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作用至关重要。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和问题成因

目前看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特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主要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理智的心态应对外来多元文化造成的文化冲击,理解和学会辨别外来文化的良莠,以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现阶段,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当然,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部分大学生对外来西方文化认识不清;一些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存在流于形式且片面的问题;一些大学生难以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当前部分高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创新不足。在多数高校开设的课程中,思政类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教材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涉及都比较笼统,且不够系统和全面。有些高校理工科专业甚至没有开设过“大学语文”等公共人文基础课程。虽然多数高校都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社团,比如汉服社团或者大学生诗社等,会定期开展针对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讲座,但是这些大学生社团和讲座辐射的群体还是太小,效果非立竿见影,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很短暂。

其二,微时代环境下某些权威媒体和主流机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滞后。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权威媒体和主流机构开始加入微媒体的大军,开始学习运用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抖音、秒拍等手段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往往信息滞后。受制于微博、微信、抖音、秒拍本身的字数限制或者时间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变得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其三,多元文化环境下一些大学生人文素养不足。部分学生因为家庭、高校、社会缺失传统文化通识知识教育,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养成氛围。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成型期,一些人容易产生盲从心理。此外,有学生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在高校开设的通识选修课里,有些大学生选择诸如“《论语》赏析”“《宋词》鉴赏”课程,但一些大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以求低分通过,学习的功利性较强。

四、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1.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

家庭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培育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文化引领作用体现在日常家庭生活的父母的言行之中,父母要尽力以身作则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在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幼儿时期让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但是多数都不知所谓。因此,家长更要通过生活实际告诉孩子诸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真正用意。高校要加强学生的课程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大学开设的文化通识课不能只重视考试结果,更应重视学习过程,重视文化本身学习。社会主流媒体和机构要大力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节日。如今,很多高校会在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依规放假,但是多数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等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所以,家庭所在的社区、网络的主流官方媒体或者机构要应用自身的网络影响力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家长作为老一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应该通过阅读古典书籍、传统节日习俗活动等强化对于年轻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近些年来愈来愈流行的“汉服成人礼”,以此纪念子女成长的成人仪式,就是一个出色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活动。高校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利用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要利用开设的通识传统文化教学、网络课程、学术讲座等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动力,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及深,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社会要注重大力推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生成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比如,中央台推出的《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深受广大大学生好评,且影响巨大、深远,在大学生中引发“国学热”。

3.构建多渠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家庭可以通过家庭成员榜样示范、家庭聚餐、社区文体活动等方式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近些年有些地方在端午节举办的“龙舟大赛”,连中央台都有关注和直播。高校要利用课堂教学、学术活动和大学生文体活动多渠道开展,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先进大学校园文化。社会要通过国家法规规范当前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国家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使文化教育部门、媒体和高校、家庭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比如,扬名海外的“孔子学院”作为在全球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名片”,让海外留学生们有机会深入地接触和了解广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高度的文化自信。

在微时代的大势下,高校和国家权威机构、媒体要主动推进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建设。高校和社会官方的文化组织和权威的文化媒体要抓住微时代的网络文化传播话语权,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网络平台态势和文化趋势,坚定先进文化的立场,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式发展。鉴于新媒体时代下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是“网民”的现实,家庭、高校、社会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QQ等多媒体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争取讲好弘扬华夏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故事,建立大学生文化自信,使大学生有能力做实、做好、做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样化网络平台的推广、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行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贺润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

[3]习近平.党的十九大辅导报告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范玉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N].光明日报,2015-11-30.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6]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