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致良知的工夫

2020-05-07俞跃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勤学工夫立志

俞跃

摘    要: 致良知是王阳明对自己学问的总结,是本体与工夫的统一。本文关注致良知的展开工夫,以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时所作之《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作为其致良知工夫的具体呈现。

关键词: 工夫    立志    勤学    改过    责善

龙场悟道,无疑是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龙场时期,他对学生有一个《教条示龙场诸生》的讲话,提出四点要求,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又是致良知工夫的具体呈现。

一、立志

立志,就是立一个志向,确定一个目标。王阳明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从消极的角度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立志就没有办法做成事。就如同船没有了舵,马没有了马嚼子。没有舵的船、没有马嚼子的马都会失去方向,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从积极角度看,阳明先生指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①(260)“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②(983)由此可见,阳明先生将“志”提到了本源性的高度,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志”是与良知直接相关的。阳明先生还以孔子为例子,他认为连孔子都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更何况我们乎?

少年的王阳明就已经确定了人生的大目标——做圣贤。11岁的王阳明问老师什么是第一等事,老师说是读书登第,但少年的阳明先生就有了批判质疑的精神,认为人生的第一等事应该是做圣贤。虽然这一宏大的目标没有能得到包括父亲在内的认同,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王阳明的确做到了,成为立德立言立功的真三不朽。

立志的问题,即确立人生的目标与方向。对于现代人来说格外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克服虚无主义,不能虚度光阴,甚至终日浑浑噩噩。另一方面,正如后面所说的,立志后唯有付诸行动,才是真正的立志,也就是要知行合一。

那么,立个什么样的志呢,或者立志要做什么呢?在王阳明看来,立志是要除去与人之本性的善念相反的恶念,即“习气”。在王阳明的观念中,本性之所以会被习气“所汩”,主要就是没有立志②(983)。放到致良知的工夫论中,立志的过程就是去掉习气的过程②(983),习气去掉了,就可以成就理想人格(君子、贤人、圣人)。

当然,我们不一定都会向王阳明那样成为伟人,也不太可能设立那么宏大的目标。因此,一个梦想与目标总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是符合理性。很难想象目标是与理性相背离的。比如,现在是在校大学生的我,我的目标是明天要成为世界首富。比如说,我的目标是明天要完整地看100本学术著作。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这里的符合理性,就是要从现实的各种条件出发,由此,梦想是与空想、幻想严格区分的。其次是通达幸福,同样很难想象一个目标最终结果是导向不幸。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也不是说上述两个条件是废话。而是说,一个人的梦想与目标应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体。事实上,所谓梦想与目标,固然有大小之别,但之于个体来说,只是适合而已。王阳明深切地认识到立志不是简单的事情:“夫立志亦不易矣。”①(260)所以,光立志是不够的,立志以后如何作为更重要。

那么,难道说立志了就一定会成功吗?当然不会。这里可能所立的志是不好的,或者是胡乱立的志,或者立了以后不作为了,等等。在阳明先生甚至儒家看来,这里的问题就是主体的问题了。这是从消极意义上看的,也就是所谓的意志软弱的问题。从积极角度看,王阳明说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这是儒家古已有之的“反求诸己”的观念。

二、勤学

立志以后应该努力使志向变成现实。王阳明自觉地将勤学与立志结合在一起。他认为,已经立志要做君子的人,自己就会勤学。如果不勤学,那么一定是他的志向不笃定。其实反过来告诉我们,志向一经确定,轻易不改,当然可以微调。从宽泛角度說,任何勤学都是为后来的成功(志向的实现)打基础。

勤学的思想在先秦儒家即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先秦儒家的开篇之作,《论语》的开篇是《学而》,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总结,《荀子》的开篇是《论学》。先秦儒家的两本重要典籍的开篇都论述“学”的问题,可见这一问题在儒家传统中的重要性。王阳明作为儒家道统、学统的传人,自然对这一问题颇为关注。

孔子曾从“学”角度将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孔子认为自己是学而知之,阳明先生也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从圣贤的自我认知出发,王阳明认为跟随他学习的人,并不是特别聪明敏锐,却能以勤奋谦虚为上。因此,相对于天生禀赋,后天的勤奋学习、谦虚向学更为重要。这些看法都在告诉人们,人都可以为尧舜,人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都可以达成所立之志,实现人生的目标与梦想。

王阳明十分警惕学习者中的下列倾向,即本身空虚却装作什么都懂,害怕别人说自己无能,担心别人行善超过自己,自夸自大,夸夸其谈,骗人骗己,阳明先生认为即使这样的人的资质禀赋先天优异,同辈之中,难道就没有人不痛恨厌恶他吗?难道就没有人鄙视轻贱他吗?那些原本欺骗了别人,别人确实被你欺骗,难道就没有私下被讥笑之人?我们惊奇地发现,王阳明所批评的这类现象在今天还是很多。

在王阳明看来,如果一个人谦虚低调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目标坚定,做事虚心,勤学好问,与人相处总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一致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粗鲁愚钝,同辈之中,有谁不称赞羡慕他呢?那些原本没有多大才能,又不求上进之人,人们认为他确实没有才能,还有谁会尊敬他、崇尚他呢?阳明先生的上述正反两问,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我们也能明白,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更不是给别人看的。

三、改过

人能不能一辈子不犯错?几乎不可能。一如王阳明所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即使像尧舜这样的大贤之人都不能免。当绝大多数人甚至圣贤都有可能犯错时,什么更重要?改过、改错,“人孰无过?改之为贵”③(172)。贵在改过,而不贵于无过。圣贤之为圣贤,不是看其有没有过错,而是看其能否改过。王阳明将改过视为一种工夫。

改过是与自省联系在一起的。阳明先生请他的学生“自思”,平日在廉耻忠信方面有缺陷吗?也有违背孝亲爱友之道,迷陷于狡猾世故、有偷窃习性的人吗?如果不幸有这类人,就是因为他不懂得道理而失足于此。同学们试着自我反省一下,万一有接近于这种情况的,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不应当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那么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

在主体改过的过程中,需要外在的力量。王阳明从师友帮助与社会承认两个方面予以说明。一方面,改过要在勤学中完成,这个意义上的改过离不开师友的帮助,阳明先生要求我们“亲师友”,亲师友之讲习,强调师友之讲习规饬在主体有过时、改过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阳明先生看来,主体的自我改过是不够的,社会要承认改过,否则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改过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王阳明进一步将视域扩展到社会层面。他说:“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对于今天来说,我们要允许失误、允许改过的社会氛围。

事实上,王阳明在改过问题上从主体(人)与社会(群)两个角度展开,是与其对圣(圣贤)、凡(凡人、普通人)两个重要价值目标的重塑联系在一起的。阳明先生强调了无论改过、不改过的关键都在“自”“反求诸己”,就是主体本身。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对主体做了升格。同时,改过意味着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一贯目标可能会得到实现。事实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在阳明先生那里的哲学基础即前述良知人人都具有的普遍性。不过,与先秦时代不同,阳明先生的愿景是与当时社会状况相关的。王阳明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相对于封建主义的等级观念,资本主义的结构是扁平化的,强调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也就是突出了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那么,构筑一个平民化的自由社会就成为追求的目标。

之于个人而言,相对于以前高不可及的圣人,一种平民化的人格更值得期待,这也是个体意识的觉醒。这样,阳明先生要在圣、凡两个层面做出调整。对凡的升格,意味着对圣做降格,但以成圣作为终极目标并没有改变。如此,王阳明既没有离开君子圣人的儒家传统话语,又根据社会发展做出了适当调整。上述双重任务的展开,改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责善

责,要求之意。责善,就是要求他人为善。如前所述,儒家的目标不仅是要成己,还要成人。这里涉及儒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群己之辩。

责善意义上的群己观念,王阳明首先注意到的是朋友。朋友是五伦中的重要一伦,朋友也可以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志同道合人。王阳明又将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具体化到师生关系中,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朋友关系。那么,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什么?阳明先生的回答是责善。责善是朋友之道,具体来说,朋友之间要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的品格臻于至善,至善就是良知。也就是通过责善,使对方的良知得以朗现。

事实上,在成己成人的背景中,责善似乎是人们不二的选择。也就是说,在人人皆有良知、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背景下,阳明先生更强调它的实现形式,也就是如何责善,如何恰如其分地责善,善的呈现形式如何。本身是致良知的一种工夫,或者说是良知的具体呈现。

在王阳明看来,这种方式方法应该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尽力体现出你对朋友的关心与爱护,需要忠心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采用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發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也就是说,阳明先生反对下列做法:先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他羞愧难当并记恨在心,即使他表面服从,却因形势所迫而服从,这是刺激他使他做坏事。但凡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故作正直的举止谋取名誉的人,都不是用语言监督、提醒朋友,使朋友臻于至善的人。对于有过的一方来说,朋友责善,应该虚心接受,甚至将这样的朋友视为老师。

阳明先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朋友之间如何责善。我们不能因为说和对方是朋友,当对方有错误需要改过时,就不留情面、指责一气。因为上述问题,朋友之间反目的例子很常见。告诉我们即使朋友之间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人都是有尊严的,也是要面子的。有过一定要指出而责善,重要的是责善的方式。但这并不是说,对方有过就不要指出了。王阳明用了责善问题中比较敏感的师生关系阐发。他认为在老师面前不能提出不同意见,对老师不冒犯不规劝是不对的。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传统对师道尊严的理解是完全遵从老师,不得对老师有不同意见。这些在王阳明看来都是不对的。对老师,也应当责善。因为在良知的意义上,师生都是有良知的,没有高下之分。

注释:

①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②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2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李洪卫.志气相依与通达——王阳明心志与气机关系略论[J].哲学分析,2015(1).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CZX026)。

猜你喜欢

勤学工夫立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蹁跹
杨愔勤学
苏梦飞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功夫”和“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