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读懂单元语文要素

2020-05-03周健

江西教育C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

周健

摘要:从统编版教材使用的过程来看,很多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读懂统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方向解读有偏差、目标定位有偏颇、整体推进有障碍。本文提出要纵观整体,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单元目标;分层落实,循序凸显语文要素的课文定位;灵活推进,巧妙探寻语文要素的落实支架。

关键词:语文要素    单元目标     课文定位    语言支架

统编版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模式结构。其中,紧贴语文工具性的语文要素不仅与这个单元的文本特点和教学重点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如何才能真正读懂单元语文要素呢?

一、纵观整体,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单元目标

每个单元的人文内涵和语文要素都出现在单元篇章页中,这就意味着语文要素的设定绝不是针对某一篇课文的,也不是针对哪几篇课文的,而是包含了课文、读书吧、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习作的所有内容。因此,教师要想真正读懂单元的语文要素,绝不能以逼仄的视角关注课文中的内容,而需要胸怀单元整体,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单元教学目标。

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围绕着这一语文要素,结合单元编排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1.如何将“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这一语文要素落实到阅读过程中;2.从单元内容入手,补充“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有哪些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3.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与自己的伙伴交流,通过想象感受到了什么;4.在感受想象的基础上,从作者表达的视角思考这些想象的内容是怎么表达出来的;5.尝试性实践,运用多种方法将“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落到实处;6.能够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认识到怎样的想象匹配怎样的表现形式。

如此繁多的教学目标,哪些才是合适的呢?细加分析就不难看出,第一、二点的目标都属于知识识记类的目标定位,在这一目标的浸润下,学生获得了纯粹静态的知识积累;第三点旨在引领学生感受关键性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历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在感知力,指向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对学生紧扣语言进行想象和品味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契合了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一定位;第四点目标涉及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对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无疑是具有较大难度的;而第五点则是让学生能够感受阅读方法,是对知识习得之后的实践运用,让学生所得已经从僵硬的死板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第六点是在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之后的综合性、实践性运用,与学生的元认知关系密切。

从语文要素的一句话,生发出一个系列的教学目标,并将学段下学生的原始经验和认知能力作为评判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罗列与筛选,保障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既不越位也不失位,这才是真正的读懂语文要素。

二、分层落实,循序凸显语文要素的课文定位

即便是在相同的单元中,因课文在内容题材、语言风格、主题思想和文体样式上的差异,其教学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分层落实,循序凸显语文要素的课文定位。

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单元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落实到每篇课文,其教学目标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层级。比如《大自然的语言》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很显然,朗读就应该成为感受大自然声音美妙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想象,激活他们内在的认知经验。在课后小练笔中,笔者要求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自己听过的美妙声音,尝试着写一段话,这就是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实践。鉴于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位为:综合运用朗读和想象的策略,感受课文生动性语言,感受大自然美妙独特的声音。而《父亲、树木和鸟》一文,编者在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能够朗读句子,说说加点部分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选择其中一句抄写。这道题就是要“紧扣关键词”,教师需要将关键词语作为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一条重要渠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画、在圈画中提炼、在提炼中品味,感受课文中关键词语对生动化、趣味化表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选择其中一句抄下来”不仅是对关键性语句进行再品味、再鉴赏的方式,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积累喜欢的语句”的方法。《带刺的朋友》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这一要求并没有指定内容,只是给学生划定了“描写刺猬偷枣”的范畴,至于如何体会也没有做任何的限制,其用意就是要让学生运用前面两篇课文所使用的方法,对这篇课文中生動语言的描写进行赏析。在此基础上,还提出要关注“我”在文中对刺猬的称呼有着怎样的变化,感受不同的称呼所承载的不同情感。

纵观整个单元中的三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身处同一单元,虽然浸润的是相同的语文要素,但语文要素在不同课文中的定位是有所差异的,基本上呈现出螺旋上升、从感知到扩散的顺序。因此,教师只有在准确理解了单元语文要素内涵的基础上,才能从课文在单元所处的顺序和特点入手,精准而循序凸显语文要素的课文定位,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单元语文要素。

三、灵活推进,巧妙探寻语文要素的落实支架

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其中,《海滨小城》描写小城的三个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分别是“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这三句分别概括、体现了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语文要素中所体现出来的“关键句”,这对课堂中教学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以这样的视角,我们来关注这篇课文中描写“海滨”的部分,就会发现,语段中并没有非常鲜明的关键句,于是很多教师就出现两种极端倾向:要么就认为这几个语段中没有关键句,直接当成普通的语段教学了事;要么就是胡乱地揣测,将所有的关键句强行加在教学中,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云。

其实,深入地洞察这几个语段,我们并不难发现,这几个语段中虽然没有像描写小城部分的关键句那么典型,但每个自然段所描写的内容是集中的。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就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词语,蓝天、白云、绿水,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这就不难看出这一段话展现了大海周边的色彩之美,其关键性语句就是语段中的色彩部分;而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海滨的早晨,一个金黄色让所有的景色、所有的事物都呈现出别样的亮丽色彩,因此这一段话中的“金黄色”就成为了关键;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沙滩,用无人理睬的贝壳作为对比,衬托出傍晚渔船归来时的喧闹场面,这无疑应该成为这个语段的关键所在。

从这一部分的解读来看,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不能以生搬硬套的方式机械呈现,而需要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巧妙而灵活地处理,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探寻语文要素落实的支架,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以读懂为前提,但真正的读懂并不是仅仅理解语文要素的要义和内涵,而需要与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对接,对其整体目标、课文定位和落实支点进行解构,这才是真正读懂了单元语文要素。

参考文献:

[1]罗才军.强调文体不是传授文体知识 [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09).

[2]陈伟清.课内翻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锦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
基于语文要素的活动实践窥探
基于评价维度下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落地
“双线并进”主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要素”指引,让“语用”落在实处
“小题大做”又何妨
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