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白当黑”话课堂

2020-04-30练金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布白举一反三

练金玉

摘 要:中国画“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能充分地表现主题,创造出悠远空灵的意境。其实,美术课堂教学也要讲究“布白”艺术,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本文仅从“抛砖引玉、为生成布白”,“欲擒故纵、为重难点布白”,“举一反三,为拓展布白”,“以逸待劳、为延伸布白”这四方面简单论述美术课堂教学中巧用布白策略,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实效性。

关键词:布白 抛砖引玉 欲擒故縱 举一反三 以逸待劳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正如布卢姆所说:“教学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美术课堂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生命过程,它也是一门艺术,也要讲究布白。我们或许可以把一堂课比喻成一幅国画,作为教师要学会“计白当黑”,摈弃面面俱到、点滴不漏的讲授,巧置空白,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开合有度,蓄势待发。

笔者以美术优质课评比中的几堂课为实例,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的点滴经验,探索、分析教学布白艺术的具体运用策略,在美术课堂中实施巧用布白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抛砖引玉,为生成布白

“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 是手段; “玉”,指的是教学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

新课改提倡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要改进预设,使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为生成而预设。那么这样的预设,不妨就多留一点空白,给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天地。如在施老师上的《彩蝶飞飞》一课,怎样让学生画出图案、外型都完全对称、且色彩富于变化的蝴蝶成为本课的重难点。施老师运用了第四册《倒影》中用对印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此问题。

师:随意的用水粉颜料在对折好的卡纸一边涂色。

师:怎样能在另一边画出同样花纹的颜色?

生:对折——压印。

学生尝试制作:对折——上色——压印(如图1)

打开呈现五彩缤纷的对称图案。(如图2)

我们不难发现,施老师在备课时,并没有把知识点进行定格,而是巧妙地“抛砖”给孩子们,思考怎样画出蝴蝶漂亮的花纹和颜色?并教会孩子们“对印”的手段,因为蝴蝶图案是非常丰富的,教师不可一一分析讲解,但通过对印手段进行“引玉”,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发现了运用“对称压印”的方法不仅可以创作出对称的花纹,而且不管学生添画何色彩,对印打开后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都是五彩缤纷、富于变化的色彩图案,且各具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教师巧妙地利用对称压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描绘蝴蝶色彩艳丽、丰富的花纹图案这一难点教学。从学生认知出发预设教学,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了游刃有余。可见,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是精心预设每个环节,而应该是精心预设每种可能,给教学环节留出空白,据此调节教学行为,让教学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

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小。所以,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给课堂留出“马一角、夏半边”,而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预设中留足弹性区间。上述课例中,教师在课中并没有统一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效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最理想的作品,给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不经意间画出了各种丰富的色彩,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添画、剪刻,将美丽的色彩变成丰富的蝴蝶纹样。造型、色彩各异的作业正是教师拟订的弹性目标所发挥的效益。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切忌作茧自缚,只有提倡弹性设计,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恣意张扬,课堂也才能因此而春意荡漾,充满生机。

二、欲擒故纵,为重难点布白

“擒”和“纵”,是一对矛盾。教学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学生逼急了,它虽然能集中全力,按部就班模仿教师的示范,却难以突破,创造性的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不如暂时放松一步,给学生思考尝试的时间,然后再伺机而动,因势利导。

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地方,很多教师都着力于精讲、细讲,但有经验的教师却提倡只给学生打开一个知识的小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给学生造成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没有现成的答案时,那块空白就会激发他们自主地进行探索。相反,如果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过于注重教学的“实”,只会使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无形中剥夺了他们思考、探究的权利。“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解决疑问是掌握重点的途径之一。面对知识的重难点,学生通常很难自我提出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而点拨的技巧,是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问题进行布白。布白有多种方式,既可以提出问题后布白,也可以进行虚问,将其化虚为实。在笔者上第五册《美丽的孔雀》一课中,运用了折、剪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逐个展示“爱心”“花边”“窗花”“孔雀扇面”图形。(如图3)

师:我们怎样可以快速地剪出“爱心”?

生:对折

师:怎样剪花边?

生:连续对折。

师:怎样剪窗花?

生:按照不同方向多次对折。

师:怎样剪出“孔雀扇面”的造型?

生:猜想、思考。

师:当我在折叠好的纸上剪出一个洞时,大家猜猜看,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生:重复的形状,都是对称的……。

师:再剪一个小洞时,纸上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生:出现大小变化、重复的形状,是有规律的……

最后当孩子们打开一看,发现纸张上呈现出的效果不但有对称、重复、大小变化,还有聚散变化,并且这些形状都是呈放射状的排列,就像一把扇子上的图案,非常漂亮,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思路一下变得豁然开朗了。

师:引导学生以剪出的图形规律为参照进行图案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绘制难度。(如图4)

上述课例中,这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孔雀花纹的多种排列组合方法,是本课的重难点。要让学生在一件作品上有规律的表现出对称、重复、大小、聚散等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怎么办呢?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任何答案,而是利用简单的折纸教具设计了几个点拨式的问题设置布白,让他们自主地寻找答案。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启用了观察能力、推理能力,轻松地掌握了难点。可见,开启学生思路,教师不可越俎代庖,直接把结论交给学生,而应利用启发式问题布白鼓励学生见难解疑,思索争辩,自己解决问题,点燃学生心中原本就拥有的智慧火花。

三、举一反三,为拓展布白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是孔子首创的教学方法。举一反三是知识的迁移,是抓住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主动寻找更多知识的学习策略。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既了解知识的结论,又了解结论的由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举一”而让学生主动地“反三”呢?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课堂布白的艺术,使课堂呈现“一触即发”之势。在石老师《喜气洋洋》一课的教学中,面对怎样剪出别具一格,富有创意的“囍”字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方法。(如图5)

石老师在教学《喜气洋洋》一课中,并没有把如何改变“囍的内口与外口”这个难点专门提出来讲解,也没有进行示范画,而是让学生在第一次剪“囍”的基本形基础上,尝试“举一反三”。她先在“囍”字的内口采用一个黑色的爱心形卡纸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囍”字发生的不同变化,然后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能设计出更多与众不同的“囍”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可以变成水滴形,有的学生说可以设计成灯笼形,还有的同学说可以设计花形等等。当学生对“内口”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石老师便把接下来如何在“外口”“笔画”“添画”等其它部位变化抛给了学生,让他们用同样的原理来进行拓展和变化。于是,学生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这些形式多样、变化丰富的“囍”字,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如图6)

在上述课例中,对于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布白”,让学生自己去意会,追求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課堂的布白给学生创设了思考、想象的途径,在布白的时空里,孩子们时而凝神静思,时而互相争辩。他们静思时的专注、探究时的忘我、争辩时的执着,都在诠释着探索的真谛,彰显着学习的魅力。美术课堂中的“布白”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这种时间、空间、表现上的空地,给学生铺垫了发现与驰骋的天地,如同描绘一条精彩生动的龙,把最关键的“点睛之笔”留给了学生。

四、以逸待劳,为延伸布白

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外部情况,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所以在教学中,凡是先到有目的的等待学生的,就从容、主动,不然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手忙脚乱、被动。所以,善于教学的教师,总是调动学生,充分引导学生,并利用其主观能动性,进一步的开展教学。在《美丽的孔雀》一课中的展示延伸环节,笔者就采用此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怎样将完成好的孔雀作品张贴于三角形背景纸?(如图7)

生:根据背景纸的大小和形状,调整好孔雀的角度,使其适合于三角形的背景。

师:这就是一幅单独纹样。

师:示范将带三角形背景的孔雀作品按照箭头方向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大背景中。

生:选择自己喜欢形状的背景,并根据箭头方向调整好孔雀单独纹样,将自己的作品张贴于背景中进行呈现。

师:教师出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常见排列样式图”让学生找一找自己拼摆的图形属于哪一种排列形式。(如图8)

生:主动去寻找排列形式,并发现了一些摆错的造型。

师:教师因势利导,将摆错的图形纠正,并介绍总结图案的多种排列形式。

如果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单独的把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常见排列样式作为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既没有兴趣,也感觉有难度,且教学时间也不允许。所以笔者设计了拼摆造型的展示手段,既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拼摆,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造型各异、排列方式不一的适合纹样,又安排先完成作业的学生寻找排列组合方法。“以逸待劳”充分的挖掘了教学资源,掌握教学的主动性。

此策略强调:放学生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学生,创造时机,不让学生调动自已,而要努力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变、教学呈现方式的创设引导学生。因势利导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而应实践为主动积极的创设。

综上所述,布白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必须以“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锤炼讲课艺术”为出发点。作为专职教师,我们惟有艺术地利用“空白”,才能更好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

(宁波市鄞州区白鹤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布白举一反三
论书法的布白
语文课程“布白”智艺教学刍论
浅析中国画的虚实关系
浅析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布白”技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研究
举一反三中引导学生灵活解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