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布白”智艺教学刍论
2018-09-07梁晴晴
梁晴晴
摘 要:“布白”是艺术创造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图文互动”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善于利用“标点符号”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善于利用“韵味结尾”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善于利用“教学评价”进行布白,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布白”;形象思维;感悟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2-0075-01
“布白者,其智慧和艺术也。”所谓“布白”,又叫“留白”,就是“预设空白”的意思。就语文学科来说,“布白教学”空白设计绝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一种“舍弃”,而是教师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主动地留下一些“以无胜有、虚实相生”的现象,以更好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获取“空白知识”,从而在情趣互动和潜移默化中取得令人期待的教学效益。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布白教学”基本策略的有效构建角度,对语文课程“布白”智艺教学进行论述。
一、善于利用“图文互动”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完全意义上的“文本”,既可由“语言文字”构成,又是指由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和相关图像等内容。这就是说,课文中有关“插图”也属于“文本”范畴。“图文互动”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之法。然而,插图是“静态”的,所反映的也只是“瞬间”形象,所以其中蕴藏着“布白教学”的巨大空间。那么如何“盘活”这些画面,取得“化静为动”的良好效果呢?以《嫦娥奔月》为例,课文插图是嫦娥奔月的定格形象,教师可提出问题:此时的嫦娥可能会想些什么呢?以此“布白”来引导学生的情趣化思维。有学生说,此时此刻的嫦娥可能正在为战胜逢蒙、未让奸人得逞和自己造福于民而暗自高兴着;有学生说,嫦娥正在为自己永远地离开丈夫和乡亲们而伤心着;有学生说,嫦娥虽然是被逼离开人间,但她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利用“图文互动”进行布白,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大有裨益。
二、善于利用“标点符号”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与语言文字相互连接、相互融合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省略号”和“破折号”等,往往在许多时候,是“缀文者(或编者)”刻意留下的“空白”现象,或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或借以表达内在的“言犹未竟之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而又充分地加以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例如《狼和小羊》结句是“(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教师可以“小羊的最终结局如何呢?(小羊有没有狼口逃生的可能呢?)”为题,让学生在个体想象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和集体交流。再如《孔子游春》中“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教师可以此激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对“水”在其他方面的“君子品性”进一步深化感悟。如此而为,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融合起来。
三、善于利用“韵味结尾”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有许多文学作品,往往在读者“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中戛然而止,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艺术性布白,既为读者留下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延续性想象空间,又为人们注入了个性化思维无限发展的活力。面对这些“留白”现象,教师可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续说、续编、续写”等多元化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个性化思维。例如,高尔基的儿子在读着父亲的来信时,他会想些什么呢?一向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洪教头被林冲打败了,在“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后,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刚刚到嘴的肉就这样被狐狸骗走了,乌鸦是什么样的心情?狐狸又是怎么想的?两者再次相遇后还可能发生些什么故事呢?狼真的来了,尽管小牧童“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助”,那么他是怎么办的呢?他会死里逃生吗?……在如此“艺术布白”驱动下,朵朵“个性化思维”之花定会竞相开放、异常绚丽。
四、善于利用“教学评价”进行布白,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活动,这不仅是课程活动体系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动力。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评价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非此即彼、生死立判”的现象——严重缺乏“弹性评价”“发展评价”的活力时空。這种“不留余地、泾渭分明”的教学评价模式,严重违背了学生思维培养和情感发展的生态化规律。例如,在课堂教学提问后,教师不要希望或要求学生立即作答,而是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思考空间,或在学生发生错误回答后,不要做出“即时评价”,为他们提供“纠偏改错、自我反思”的时空。再如,在《狐狸和乌鸦》教学总结阶段,有些学生竟然为狐狸“点赞”:骗肉行为固然不好,但说明狐狸既聪明又会动脑子,如果乌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乌鸦声”,狐狸就没有可乘之机了。教师把这种“离经叛道”的评价交给全班讨论,迅即产生了“投石激浪”效益。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插图”“标点符号”“文本结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智艺“布白”,把学生引向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徐文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布白艺术[J].教育艺术,2018(01).
[2]马莉芳.巧用布白,放飞思维[J].小学教学研究,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