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乳品企业技术竞争态势及专利战略研究

2020-04-25梁玲玲梁冉石家宇

中国乳品工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伊利蒙牛乳品

梁玲玲,梁冉,石家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201418)

0 引 言

乳品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专利战略布局,专利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已超过了通过R&D 投入获取直接回报的传统作用[1]。战略布局趋向于商业化模式,将“知本”最大限度的转化成“资本”[2]。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经济价值最大化必须将知产战略管理纳入企业关键知识产权战略的管制之中[3]。在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作用下,将专利战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调查、总结[4],得出我国企业需采取专利集中战略,利用其竞争优势建立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对外部则加强专利的国际化部署[5-6]。本文通过利用专利信息分析,了解企业专利战略的优势和劣势,以期能够为国内乳品企业更好地制定专利战略布局,夯实乳企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地位并开拓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1 国内乳品企业技术竞争态势

专利信息是通过对专利文献、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网站等所涵盖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法律信息,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分析后所进行的挖掘与系统性分析,形成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与商业价值的专利情报,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都需要专利信息服务的支撑[7]。利用好专利信息并加以结合公司层面和技术层面分析,能够准确确定研发中的资源规划[8]。专利信息已成为竞合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通过研究相对技术地位的变化分析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9]。通过查询专利文献信息,可以分析乳品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专利类型、专利标准化申请人及地域、专利的法律状态、专利的IPC小号分布,并统计企业专利引用、被引用情况等。本文主要依据Pantentics 专利分析客户端软件及专利数据库,通过检索逻辑运算符字段,组合检索字段检索公式及运算符号,利用关键词构建初步的专利检索表达式;对专利申请数据主要搜索并导入客户端主要分析界面,按条件进行分类查询,对初步的专利检索表达式进行关键词及组配的优化,依次进行统计、分组,最后对大数据分组做分析,形成本论文的样本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跨度为2009-2018,这十年的专利申请数量,检索日期是2019年3月15日。

1.1 专利申请总量及趋势

2018 年8 月,根据《中国奶业D20 企业联盟规则》规定,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经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了表1 所示第二届中国奶业D20 联盟企业。新一届中国奶业D20 联盟企业大部分还是众所周知的品牌企业。从专利申请总量可以看出,伊利、蒙牛、光明乳业继续领跑中国乳企,牢牢占据中国乳业的领先位置。这三家企业的技术竞争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乳品行业的态势,因此本文接下来的分析将重点围绕伊利、蒙牛、光明三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

表1 第二届中国奶业D20联盟企业

三家乳品企业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专利申请总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内的总申请量对比,在Pantentics专利分析软件的专利数据库中搜索到共计7013 项专利,从申请数量上看伊利实业和蒙牛乳业的专利申请总量最多,伊利实业截止到2019年的专利申请总的数量为3037项,占三家乳业总申请量的43.31%,蒙牛乳业申请总量次之,占比总申请量的38.49%,光明乳业的申请量最少仅为18.21%,这说明从总量上来看伊利实业的专利申请量最大,相比较其他两家企业而言,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光明乳业专利申请总量最少。

图1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图1 数据选取的起止时间是2009 年-2018 年,三家乳业专利申请量总计5478 项专利,从折线趋势图看出这三家乳品企业的专利申请量都呈现波动的增长或下降。光明乳业相对起步慢,不过在2009 年-2015年期间,光明乳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明星产品的大量开发带动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逐年攀升。2015 年-2018 年这段时期,光明的申请量先是下降最后趋势趋于平稳。伊利在2011 年-2014 这几年形成一个申请高潮,而蒙牛则在2014 年处于低谷期。不过,蒙牛从2015 年开始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在申请量上超过伊利而占据榜首。

1.2 专利类型申请总量分析

以专利类型作为分类标志分析三家乳企的专利类型分布,可以发现三家乳企的核心技术拥有量及技术水平差异。利用Patentics 专利分析检索软件,统计出图2 所示光明、蒙牛、伊利三家乳品企业专利类型所占比重。

图2 三家大乳品企业专利类型申请比重率

光明乳业的专利申请类型总量共1277 项,发明1143 项,占全部专利总数的89.51%,实用新型68 项,占比5.32%,外观设计66 项,占比5.17%;内蒙古蒙牛乳业的专利类型共2699 项,发明1059 项,占比39.24%,实用新型322 项,占比11.93%,外观设计1318项,占比48.83%;内蒙古伊利实业专利类型共3037项,发明1308 项,占比43.07%,实用新型539 项,占比17.75%,外观设计1190 项,占比39.18%;上图三种专利申请类型分布情况反映,三家乳品企业有关于实用新型涉及到的专利申请都比较少,光明乳业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申请量最少。

光明乳业申请量中发明专利数量最多,关于技术的核心创造性的研究比较多,专利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发明专利上,发明专利的拥有量说明光明乳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强,企业的科技含量高。

相比而言,蒙牛和伊利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占比较多,蒙牛的外观设计专利多于伊利的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略低于伊利。从专利总体质量来看,伊利要高于蒙牛,这两家企业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上都优于光明乳业,说明这两家企业比较重视产品的外观包装。它们的产品种类繁多,在产品外包装和设计上优于光明乳业。

1.3 专利标准化申请人及地域分析

图3 所示三家乳制品行业和主要的地区分布作为分析对象,检索到光明乳业的标准化申请人分别是:光明乳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主要地域分布位于上海市,少数在湖北省和广东省,分别是34 个和6个。内蒙古蒙牛乳业的标准化申请人分为:内蒙古蒙牛乳业、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杭州永创智能设备、温州市国泰轻工机械,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内蒙古,少数在其他混杂地域(各色各样混在一起的);内蒙古伊利实业的标准化申请人主要有:内蒙古伊利实业、上海西麦自动化科技、芜湖市弘瑞包装制品、国际纸业呼和浩特包装,同样的主要分布地域在内蒙古,少数分布在安徽省和天津市还有其他地区。

图3 企业专利标准化申请人及地域分布

内蒙古蒙牛乳业和伊利实业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奶源集中在同一地区说明这两家企业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原料奶的来源同属于一个地域,伊利实业的三大黄金奶源基地:锡林郭勒、呼伦贝尔、新疆天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先乳品制造业。蒙牛乳业发展初期,主要采取的是专利跟随战略,模仿伊利,向伊利学习,致力于创建内蒙古第二品牌乳业。伊利实业和蒙牛乳业在各自企业的竞争领域的着重点有所不同,若要取得长远发展在企业发展不同的地方,劣势企业可以采取专利跟随战略向另一方学习。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各有不同,可以互相借鉴寻求专利合作战略,共同研发以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1.4 专利的法律状态总体分析

了解专利的法律状态后有利于做好专利预警工作,通过对乳品企业相关专利信息的具体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侵权事件进行研究和预测,发出预警预报,制定应对预案,将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损失减少到最低。

图4 是对三家乳品企业进行法律状态的分析,对于有效的专利申请伊利实业所占数量最多为1878 项,光明的有效专利最少,为861 项,光明有效专利占专利总申请量的比重为67.48%,伊利实业有效专利占总申请量的比重也较大,为62.41%,相对来说蒙牛乳业有效专利的比重仅为45.06%,没有达到一半的比例,从这个比例看出,光明乳业有效专利所占比重优于其他两家;光明乳业、蒙牛乳业、伊利实业的失效专利所占比重分别为3.61%,31.96%,27.48%。光明失效专利占比重百分比最小,说明光明的专利申请质量最高;反映出光明乳业的创造能力比较高,对于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较强,以及专利的技术质量和价值较高。在失效的专利法律状态统计下,光明乳业失效的专利量最少仅为46 项,可以了解到光明乳业的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好,在研究方向、技术成熟程度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优势地位;蒙牛乳业和伊利实业失效专利数量不相上下分别为854 项、827 项。可以看出与光明乳业相比,其技术成熟度不高,可以从这两家乳业公司失效的专利中筛选出有用的技术无偿使用并进行改进。

1.5 IPC 技术领域的关联分析

图4 三家乳企专利的法律状态

(1)分析IPC 可以获取三大乳品企业在生产研发中排名前二十的技术研发领域、技术特点、技术优势等专利情报,通过比较分析能够对乳品企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图5 是对各企业分类号所进行的统计,排名靠前的最多的21 个分类号及所有混合的技术领域的综合。

图5 蒙牛乳业IPC技术领域分布

内蒙古蒙牛IPC 专利分类中,A23L 共计79 项,A23C 有48 项,A21D 有23 项,A23G 共计18 项,混合技术领域的总计包括有7项。

图6 伊利实业IPC技术领域分布

内蒙古伊利IPC 专利分类中A23L 有45 项,A21D有26 项,可可,可可制品,可可或可可的代用品共计18项,Y02P 有18项,混合技术领域的总计有33项。

光明乳业IPC 分类共152 项专利,A23L 申请了24项,A23C、A61C 各22 项,C12R 为16 项,混合技术领域的综合仅有1项,是三家中数量最少的。

图7 光明乳业IPC技术领域分布

图8 乳品企业专利技术分析(气泡图)

(2)经资料查询得出国内三大乳制品企业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奶配制品、奶粉、奶粉的配制品或者添加物、代乳品技术等方面。在Patentics 客户端软件中进行分析,通过搜索乳制品企业的标准化申请人排名前十的技术领域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如图8 显示:内蒙古伊利实业排名前十的IPC 技术竞争领域分别是:A23C,A23G,A23L,B65D,B65B,G01N,B65G,A23K,B08B,A61K。内蒙古蒙牛乳业分别是:A23C,A23G,A23L,B65D,B65B,G01N,B01L,C12R,C12N,C12Q。光明乳业排名是:A23C,A23G,A23L,G01N,A61K,C12R,C12N,C12Q,C12P,A61P。

从企业在主要技术领域的排名情况看,A23C、A23G、A23L 是最主要的IPC 分类技术领域,乳品企业在以上技术领域内均有参与,可见A23C、A23G、A23L三大领域的专利技术研究比较成熟,图8 中所示光明乳业专利申请中涉及的领域较多,面较广,其中最主要的是分类号为A23C 的乳制品,其专利申请总量为790 项,是三家企业中占数量最多的一项。从主分类A23C 的专利布局态势分析来看,目前市场上经常见到的乳制品包括液态乳、奶粉、乳酪、炼乳、乳脂、乳饮料等。该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在前5 位的企业依次为光明、伊利、蒙牛、瑞士雀巢、日本明治;其次是分类号为C12R,C12N,C12P 等与微生物和酶有关的申请相对于其他两家乳品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居多。

(3)三大乳企中聚焦到光明乳业的质量仿真图分析可知,时间跨度在2009-2010 年光明乳业的IPC 技术领域都涉及到A23C,A23L,C07K,A61R,C08B,C12P。2011 年技术领域包括C12Q,C07K,G01N,A61R,A23C,A23L。2012 年 包 括G01N,A23C,A23L,C12Q,C12R,C12N,C08B,A61K,C12P。2013年 包 括A23C,A23L,C12R,C12N,C12P,A61P,A61K,C12Q,B65D。2014 年 包 括A23C,A23L,C12Q,C12R,C12N,B65D,A61K,C12P。2015 年新增的技术领域分类号:G01N。2016 年基本保持不变。2017 年,2018 年的技术分类号和前几年类似并且种类较多,不同的专利分类号的特征度和专利度所占比重不同,每种分类号的专利申请数量也都有所变化。

随着时间的变化可简单了解到IPC 分类的变化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企业都会增加新的技术领域专利,有的分类号可能随着年份的变化消失,有的分类号会出现,这个变化过程,是一个从企业专利技术创新主体角度研究技术领域热点的变化,研究技术之间的流向路径。

1.6 核心专利及引用关系分析—以光明乳业为例

光明全球专利申请与授权共2240 篇,全球1102篇专利申请与授权被光明引用,其中(1)中国(CN)881 篇;(2)美国(US)78 篇;(3)德国(W0)47 篇;(4)日本(JP)47 篇。引用关系如图9 所示。被光明引用较多的是国内外的同行企业,如明治、雪印、森永、雀巢、三鹿等,还有高校科研院所,如乳制品技术领域有较多成果的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图9 被光明引用专利分布

全球918 篇专利申请与授权引用了光明的专利,其中(1)中国(CN)842 篇;(2)美国(US)33 篇;(3)德国(W0)22 篇;(4)欧洲(EP)5 篇。被引用关系如图10所示。可以看到,奶粉业大牛纽崔西亚、雅培也都在引用光明的专利,其他还有卡夫、可口可乐、伊利、蒙牛、君乐宝、伊兰、三元、中国农业大学等。

图10 引用光明专利分布

从引用与被引用关系还可以反映出不同专利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专利技术领域模块中,构成了相关专利之间的技术网络构图,这对于挖掘新的研究领域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反映出跨行业的知识溢出,不同行业部分不同技术领域共生作为知识相关指标,在专利技术创新领域中不断研发新的专利技术领域。

2 国内乳品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2.1 专利申请战略

首先,从近年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报道来看,我国乳品行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整体发展状态稳步上升,以国内三大领先乳品企业为例,乳品企业的专利发展状态总体良好,专利申请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整个行业都是在尽己所能努力创新,积极申请专利。当然,乳业三巨头以外的其他乳品企业还有较长的技术追赶之路。

其次,三种专利申请类型分布情况反映,三家乳品企业有关于实用新型涉及到的专利申请都比较少,光明乳业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申请量最少,究其原因是这种类型的专利申请主要是有关于机械、设备方面的发明创造,而乳品企业的生产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成套引进,企业在诸如固定资产的设备技术方面要求较少,所以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创新也较少,这种情况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另外,由于乳品行业的产品非常贴近大众消费者,与其他专利密集度高的行业有很大区别。

再次,从申请的专利分类号来看,我国乳品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战略关注点都在各种乳制品的生产加工上,即以A23C 为主,而几乎不太涉及A01J 这类技术,这种现状导致在牧场的奶源生产环节,我国乳品企业处于技术上受制于国外企业的不利地位。

2.2 专利质量战略

专利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发明专利上,光明乳业申请量中发明专利数量占比最多,关于技术的核心创造性的研究比较多,发明专利的拥有量说明光明乳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强,企业的科技含量高,光明乳业注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将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发明专利的申请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伊利和蒙牛虽然在专利数量上占了优势,但是没有光明聚焦。

2.3 专利管理战略

从前面的专利法律状态数据可以看出,光明在专利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失效专利占比很少。另外,光明乳业曾经在冷饮产业链存在技术空白点,该公司运用管理手段,战略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018 年光明通过对上海牛奶棚有限公司66.27%的股权收购和上海益民企业100%的收购,弥补了这一技术空白区,打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3 国内乳品企业技术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各大乳品企业应根据自身技术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适时引用国内上游行业或下游行业的优质企业专利,使自己的核心技术领域的“知本”向经济市场中的“资本”转化,从而融入健壮的价值链中,使得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市场均衡全面发展,引领乳制品行业进入稳步增长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中国乳企竞争力。

(1)做好乳制品专利技术的源头创造和保护工作,鼓励自主创新,大力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企业专利技术含量。鼓励乳品企业继续加大研究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实力。

(2)国内乳企应继续做好奶源基地管理、夯实牧业发展,确保优质的奶源供应,需要对繁殖育种、饲料饲养、生奶质量、防暑降温、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体系把控,确保生乳品质安全。尤其需要重视A01J 这类关于牧场设备和原料奶的生产加工的装置设备的研发创新,打破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3)鼓励更多乳制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和测试中心,促进乳制品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活动,加大专利技术的创新力度,推动专利战略建设。同时,加强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质量升级,建立企业间的科技研发合作网络、技术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有效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

(4)重视海外专利战略布局,寻求多元化发展。拥有核心研发技术的乳制品龙头企业是专利申请的核心主体,要想继续扩大海外市场,除了大力宣传推广外,还必须积极开展产品的核心技术创新研究,产品结构方面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组合,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在行业内的比重。

(5)重视专利预警机制的建立。加大开拓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力度,重视专利的法律状态,对于核心技术价值含量高的产品专利申请,企业需要对该类型产品的专利进行抢先申请,有利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的先机,同时对于申请后的专利,应实时跟进法律状态,在专利审查期间要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以及被侵权的可能性,申请实质审查的时间要尽量快,以便于企业对核心技术予以保留,以防泄露。

(6)对于专利类型的申请,乳品企业应重视并坚持“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都放在同等的战略高度,取长补短,统筹兼顾为拓展衍生新的市场竞争领域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伊利蒙牛乳品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伊利的万科式恐惧
伊利的软硬功夫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蒙牛有个关工委
82.7%
蒙牛进入中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