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及弗所构成字词形义关系探究

2020-04-24刘书芬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集韵引申义谓之

刘书芬

(华南师范大学 城市文化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 )

根据前人对弗的研究,以及《汉语大字典》中对弗所构成的字词义的分析,探讨弗的本义和弗所构成字词中弗的引申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分两部分:一是弗的形义关系;二是弗所构成的字词中弗的引申义。

一、弗的字形义及其引申义

(一)弗的字形义

多数学者认为是矫正之形,李孝定认为:“字作弗,正象矯箭使直之形。”[1]4.3457①注:参考文献[1]4.3457代表第4册第3457页,其余同理。刘心源[2]9.913、林义光[2]9.914、马叙伦[2]9.915、徐在国[3]都持此观点。

郭沫若认为是弋射时所用的箭矢:“弗当是笰矢之茀。……《广雅·释器》:“笰,箭也。”[1]4.3458

陈独秀解释:“弗,古者土器之初兴,乃有余偶然以黏土涂于树皮或芦竹所编之篮,使之耐火,……弗字即象编篮之树皮或蘆竹纵横往复之形。”[2]9.913

商承祚认为是戈的别名:“‘弗’,即《郾侯脮戈》的‘鉘’字,不从金,同为戈之别名,还有称为‘鍨’‘锯’‘ 鍨锯’‘锯’的。”[2]9.915

丁昌信说:“弗乃拂之初文。击禾连枷。”[4]

上面各学者及《说文》对弗的解释都应是其引申义。

我们可以根据对弗的字形及其作为部件构成的字词的探讨,推知弗应是的初文。音fú,同“祓”,指古代除灾求福的祭祀。《集韵·勿韵》:“祓,《说文》:‘除恶祭也。’或作。”

《诗经·大雅·生民》:“克禋克祀,以弗无子。”毛传:“弗,去也。去无子,求有子。”郑笺:“弗之言祓也。姜嫄之生,后稷如何乎,乃禋祀上帝于郊禖,以祓除其无子之疾而得其福也。”

从毛传和郑笺可看出弗的词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去除灾害(不好的方面);二是求来福气(好的方面)。《诗经》中“以弗无子”所用的义是“弗”的字形义,也即是弗的本义。

弗的字形义可解读为:祭祀时燃香,通过香烟与神灵沟通,祈求神灵除去灾害降下福气。

弗的义素有:烟雾、除恶、降福。

(二)弗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文据《汉语大字典》对“弗”的解释来探讨弗的本义和引申义,包括“姓”共有八个义项,一项本义,一项是姓氏(不探讨其引申义),六项为引申义。

1.本义

《汉语大字典》解释:通“祓”。除灾求福。《说文》:“祓,除恶祭也。从示,犮声。”又:“犮,走犬皃。从犬而丿之。曳其足则剌犮也。”

根据《礼论》的说法,狗属于“至阳之畜”,能够去邪免灾。标于犬后部的丿指示符号,表示除去灾难①https://wapiknow.baidu.com/question/426672.html.狗狗如果得到了非常喜欢的东西,有可能会想把它“藏好”留着以后用,会用前腿“刨坑”,这是一种习性……有的狗狗排泄前会刨地(后腿),是为了把地面清理干净,有时虽然地面什么也没有,他也会“象征”的打扫。……狗用前腿和后腿的作用不一样,后腿多表示去除不好的东西。所以狗驱邪的作用用丿指示符号标示在狗的后部。。《说文》释“犮”为犬走貌,其实犮应该是拔除不好的东西,犬走貌应是引申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弗,叚借为祓。”见上文“以弗无子”例。

祓为古代除灾求福的祭祀,与弗的意义一样,也是弗的本义,即字形义。

弗在甲金文就已多用作否定副词,表示“不”,所以“弗”表示除灾求福义,多用“祓”或“”。在表示除灾求福的意义上、弗为古今字的关系,祓与弗都表示除灾求福,读音也相近,只是命名的角度不同,两者为同源词。

2.引申义

音fú

(1)矫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丿部》:“弗,矫也。”徐灏笺:“凡驰弓则以两弓相背而缚之,以正枉戾,所谓矫也,矫谓之弗。”

弗有除恶义,去掉不好达到好,矫是弗的“除恶”义素的引申义。

(2)不正;违背。《玉篇·丿部》:“弗,不正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丿部》:“弗者,违也。”

“弗”表示除去“灾害”,“灾害”是不好的,与人的意念相违背的,可引申出“不正”“违背”义。

(3)治理。《尔雅·释诂下》:“弗,治也。”邢昺疏:“皆治理也。”

治理是“除恶”的引申义。

(4)笔。《说文·聿部》:“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黄焯《尔雅音训》:“蜀之不,即燕之弗也。”《初学记》引《说文》作“燕谓之拂”。《说文解字》段注:“弗,同拭之拂。”

据黄焯的解释:弗有笔义是因为弗、笔两者语音相通。

据段注:弗为拂拭,擦去,一下一下的,与一笔一笔写字有相似之处,因此弗引申为笔。

(5)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广雅·释诂四》:“弗,不也。”

除去灾害表示不要,引申出“不”义。

(6)同“怫”。悒郁;不舒畅。《集韵·勿韵》:“怫,《说文》:‘也。’或作弗。”

燃香的烟聚积的引申义。

二、弗所构成的字词中弗的引申义

下面有四十多个由弗为部件构成的字,根据《汉语大字典》对这些字词的解释,按照烟雾、除灾、降福三个义素分类,分析这些字中“弗”的引申义的情况,象声词、元素名称(如氟)、专名(如地名、姓氏等)除外。

(一)与烟雾义素相关的引申

燃香烟雾具有朦胧、香火、聚积、向上、飘散、迂曲状态,还有一支燃香的烟形、许多燃香的缕缕青烟上飘的有秩序性,和缕缕青烟飘到一起堆积的混乱状态,这些都是“弗”具有的义素。这部分的引申义较多,笔者先据燃香烟雾义素分类,再根据《汉语大字典》对这些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在每一类下按读音分类,然后根据解释对这些字词中“弗”的引申义进行分析。

1.烟雾朦胧

(1)音 fú

①佛

义一:模糊、看不清楚。《说文》:“佛,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见不审”指看不清楚。“见”由“佛”中的“亻”表示;“不审”由“弗”表示。

弗有“烟雾”义素,烟雾让人视物模糊不清,很容易引申出“模糊不清”义,“佛”中的“弗”不但表声,也表义,是亦声字。

义二:仿佛。《玉篇·人部》:“佛,仿佛也。”《正字通》:“仿佛,亦作彷彿。”《楚辞•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仿佛:犹模糊,指颜色不鲜明。

②拂

义一:接近。如拂晓(接近天明的时候)。

朦胧引申为接近。

义二:㧍拂,同“仿佛”。(见“仿佛”)

③艴

义一:浅色。《广韵·物韵》:“艴,浅色。”

见上文“仿佛”例句。从“模糊”“颜色不鲜明”可引申出浅色。

义二:画工设色。为义一的引申义。

④髴

“髣髴”也作“仿佛”。好像;似乎。单用义同。《说文》:“髴,髴若似也。”段注:“髴与人部仿佛之佛义同。”(见“仿佛”)

(2)音 pèi

同“昢”。《集韵·队韵》:“昢,将曙谓之昢。或作艴。”“拂”表“接近”的引申义。

2.香燃烧时的火

(1)音 fú

①炥

义一:火貌。《说文·火部》:“炥,火皃。”香燃烧时的火引申出火貌。

义二:热气。《集韵·未韵》:“炥,热气。”火的引申义。

义二:走貌。跳的引申义。

忽明忽暗的火的引申义。

3.烟雾堆积

(1)音 fú

①怫

义一:抑郁、心情不舒畅。

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引申义:

一是燃香烟雾的堆积的引申。燃香的烟往上飘,然后聚积在一起。心情不舒畅指不好情绪的堆积。

二是据《说文》和段注的解释,是“众多香草聚积”的引申。

弗与香草有关。

义二:郁结、滞留。《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张隐《菴集》注:“怫,也。”

义三:隆起貌。

②紼

义一:乱麻。《说文》:“紼,乱糸也。”《玉篇·糸部》:“紼,乱麻也。”

烟雾缠绕的引申义。一缕缕烟雾扩散开来,缠绕在一起,乱麻也是互相缠绕在一起。

据段注可推断:乱麻可搓成绳子,大索、大绳为乱麻的引申义。

义三:下葬时牵引灵柩入墓穴的绳索。亦名引车索。

大索、大绳的引申义。

义四:系官印的丝带。乱麻的引申义。

义五:通“芾”。古代的蔽膝;围毡。《白虎通·绋冕》:“绋者、蔽也,行以蔽前,绋蔽者小,有事因以别尊卑,彰有德也。”

“茀”表草多,草多对地面有覆盖作用,芾、蔽膝有遮蔽义,是草多的引申义。或烟雾堆积也可引申出此义。

③茀

义一:草多。《说文》:“茀,道多草不可行。”段注:“道多艸不可行。《周语》:‘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注:草秽塞路为茀。毛诗借作蔽厀字。”

义二:古代车上的遮蔽物。《诗·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茀朱鞹。”毛传:“车之蔽曰茀。”孔颖达疏:“车之蔽曰茀,谓车之后户也。”

由草多引申覆盖义的引申义。

义三:通“紼”。引棺的绳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茀,又为紼。”(见绋)

④笰:古代车箱后面的遮蔽物。从车后登车,车后的门户即是笰。《尔雅·释器》:“舆革,前谓之鞎,后谓之笰。”郝懿行义疏:“按:笰当做茀……《载驱》传:‘车之蔽曰茀。’是笰取茀蔽为义。车后户者,升车自后入,故以后为户也。”(见上“茀”义二)

义一:同“绋”。下葬时牵引棺木入穴的绳索。

(2)音 bó

① 茀:咇 茀,也 作“馝 馞”“苾 勃”。香 气盛。……(见怫(fú)义一)

(3)音 fèi

①紼:缊。《集韵·志韵》:“绋,缊也。”

蕴有两义:一是乱麻(见绋fú(乱麻));二是旧絮,乱麻的引申义。

②砩:以石拦水。砩表石头堆积。

③髴:髣髴,乱发。单用义同。《集韵·未韵》:“髴,髣髴,髪乱。”(见紼(fú)义一)。

④䛍

义一:多言。多的引申义。

义二:言急。多言的引申义。

⑤㔗:

义一:勇猛貌。《玉篇·力部》:“㔗,勇壮也。”《集韵·未韵》:“㔗,武猛貌。”多力的引申义。

义二:迫。勇猛的引申义。

(4)音 bèi

①㔗

多力的引申义。

(5)无注音

4.烟雾向上

(1)音 fú

①拂

义二:旧时妇女敛衽施礼。“撩起”的引申义。

义三:通“怫”。忿怒。(见下文音bó“艴”的解释)

②咈:用同“艴”。愤怒。

③岪:岪岪:兴起貌。

(2)音 fèi

①怫:愤怒貌。(见下文佛、艴(bó))

②沸:

义二:水波翻涌。

义三: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出现的腾涌状态。如:沸水;沸油;沸点。

义四:形容声音喧闹或嘈杂。《荀子·正名》:“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喷然而不类,然而沸。”义一~三的引申。

③疿:痱子。《玉篇·疒部》:“疿,热生小疮。”《正字通·疒部》:“疿,今俗以触热肤疹如沸者曰疿子。”

沸腾的水有许多的小气泡,与热生小疮相似,引申有小义。

④茀:蔽茀,也作蔽芾。幼小貌。《广韵·未韵》:“芾,毛苌《诗传》曰‘蔽芾,小皃’。茀,芾同。”(见“疿”)

⑥胇:同“肺”。肺脏。《集韵·废韵》:“肺,《说文》:‘金藏也。’或作胇。”

肺中有许许多多的肺泡①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的大小形状不一,平均直径0.2毫米。成人约有3~4亿个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肺泡及其工作机制类似于水沸腾。

(3)音 bó

①佛:通“艴(勃)”。兴起貌。《集韵·没韵》:“艴,《说文》引《论语》:‘色艴如也’。或作佛。”

艴为生气、不悦貌,表(不高兴)脸色兴起。(见下文“艴”(bó))

②茀:通“勃”。气急促的样子。急行的引申义。

③艴:生气,不悦貌。后面常带词尾“然”。《说文》:“艴,色艴如也。《论语》曰:‘色艴如也。’”段注:今本《论语·乡党》“艴”作“勃”。《广韵·没韵》:“艴然,不悦。”

④䄶:䄶稡,有两义:

义一:禾秀向上貌。《玉篇·禾部》:“䄶,䄶稡,禾秀不成聚向上皃。”

(4)无注音

5.烟雾飘散

(1)音 fú

①拂

义一:扯;展开。

义二:放。

义三:大。《集韵·勿韵》:“佛,大也。或作拂。”

③㚕:大。后作“佛”。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㚕》:“经典不见㚕字。《诗经》:‘佛时仔肩。’毛传:‘佛,大也。’佛、㚕古今字。”一说同“”,王筠句读:“㚕,盖弼之异文。”

(2)音 fèi

①费

义一:用去钱财。

义二:损耗。

义三:费用。义一、二的引申义。

义四:语句多余,言辞烦琐。《礼记·表记》:“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郑玄注:“耻费,不为辞费出空言也。”孔颖达疏:“费,辞费也。言而不行,谓之辞费也。言必履而行之,是耻于辞费也。”义一、二的引申义。

义五:光亮貌。《楚辞·招魂》:“晋制犀比,费白日些。”王逸注:“费,光貌也。”

下文“昲”,光、日光的引申义。

②昲

义一:暴晒;晒干。《方言》卷十:“昲,晒,干物也。扬、楚通语也。”《广雅·释诂二》:“昲,曝也。”水汽在日光下如烟雾飘散。

义二:光,日光。《广雅·未韵》:“昲,日光。”《集韵·未韵》:“昲,光也。”义一的引申义;或是日光散射中空气的尘埃,与薄薄的烟雾相似。

③靅:靉靅:云布貌。《玉篇·云部》:“靅,云皃。”《广韵·未韵》:“靅,靉靅,云布状也。”

(3)音 fó

②坲:尘埃飞扬貌。《玉篇·土部》:“坲,尘起貌。”《集韵·勿韵》:“坲,坲,尘起也。”

(4)音 bì

胇:胇肸,大貌。《广韵·质韵》:“胇,胇肸,大皃。”

(5)音 pì

拂:拂汨:风动貌。《集韵·质韵》:“拂,拂汨,风动貌。”

6.烟雾迂曲向前

(1)音 fú

①岪:半山腰的路。《说文》:“岪,山胁道也。从山,弗聲。”段注:“山胁道也。胁者,两膀也。山如人体,其两旁曰胁。……结屈,许书作诘诎。山胁之道然也。”

飘烟迂曲向上前行的引申义。

②茀:曲折。《楚辞·天问》:“白蜺婴茀,胡为此堂?”王逸注:“茀,白云逶迤若蛇者也。”

7.燃香烟形(着火处小,后烟飘散越变越大)

(1)音 bèi

①茀:彗星的一种……(彗星的形状与香和燃烧烟雾相似)

(二)与灾害义素相关的引申

1.音 fú

(1)佛:通“拂”。违背,悖逆。《集韵·勿韵》:“佛,戾也。或作拂。”

“弗”有“去除灾害”义素,“灾害”是不好的东西,能引申出否定词“不”,“不”“扌”应表示不合作、不同意,故有违背、悖逆义。

(2)拂:违逆。《集韵·勿韵》:“拂,戾也。”

(3)费:通“拂”。违背;乖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费,叚借为拂,实为弗。”

(4)咈:违 逆;乖 戾。后 作“拂”。《集 韵·勿韵》:“咈,通作拂。”

(5)茀:妇人首饰。也作“髴”。《易·既济》:“妇丧其茀。”孔颖达疏:“茀者,妇人之首饰也。”陆德明释文:“茀,子夏作髴。”

“弗”意为“不平”,“髟”指头发。“髟”与“弗”联合起来表示“把头发做成一把椅子那样”。本义:前低后高侧看像座椅的头发形状。

(6)笰:笄,古代挽发定冠的簪子。妇人首饰引申义。或可理解为笄形与香形相似。

(7)髴:妇女首饰。也作“䭮”。《广韵·物韵》:“髴,妇人首饰。”《广韵·物韵》:“䭮,额前饰。”

2.音 fèi

拂:怫㥜,心不安。弗表“不”义,心情不好,不安。

3.音 bèi

拂:通“悖”。违反;悖逆。

4.无注音

(三)与除去义素相关的引申

1.音 fú

(1)拂

①过击;掠过。《说文》:“拂,过击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随击随过,苏俗语谓之拍,与拭略同。”

②擦拭;掸除尘埃。《礼仪·既夕礼》:“商祝拂,用功布。”郑玄注:“拂,去尘也。”

③掸拭的用具。

④掠过;轻轻擦过。

⑤震动。义项掸的引申义。

⑥甩动;挥。义项震动的引申义。

⑦装饰打扮。

⑧除去;排除。

⑨拔出。

⑦~⑨为义项掸除尘埃的引申义。

⑩治。

⑪农具名,即连枷。也作“柫”。《汉书·王莽传中》:“予之北巡,必躬载拂。”颜师古注:“拂,所以击治禾者也,今谓之连枷。”

义项过击的引申义。

⑫通“刜”。砍。

(2)刜

①砍。《说文》:“刜,擊也。从刀,弗聲。”

②铲除。

(3)柫

①农具名。连枷。《方言》卷五:“僉,自关而西谓之棓。或谓之柫。”郭璞注:“今连枷,所以打谷者。”《释名·释用器》:“柫,拨也,拨使聚也。”(见上文拂(fú)⑪)

②击。《篇海类编·花木类·木部》:“柫,击也。”(见上文拂(fú)①)

(4)茀:除草。《诗·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毛传:“茀,治也。”

(5)㪄

①破。

除恶的引申义,理乱。

2.音 bì

(1)拂:矫正;纠正。《汉书·盖宽饶传》:“乃欲以太古久远之事匡拂天子。”颜师古注:“匡,正也;拂读若弼。”

3.音 fèi

拂(1)①~④引申义的引申。

(四)与降福义素相关的引申

1.音 bì

(1)佛

①佛仡,勇壮。《集韵·质韵》:“佛,佛仡,勇壮”。

②通“弼”。辅弼。

弗有“求来福气”义素,能引申出辅助义。“佛”可表示送来福气的人,对被送的对象起辅助、帮助作用,因此可表“辅”义。

(2)拂

通“弼”。

①辅佐;帮助。《广雅·释诂四》:“拂,辅也。”

②辅佐的人。

2.音 fú

(1)茀

通“福”。《诗·大雅·卷阿》:“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毛传:“茀,小也。”郑玄笺:“茀,福。”孔颖达疏:“茀之为福为小,皆无正训,以其与禄共文,宜为福尔。”

弗的引申义有小义,见疿(痱子)的解释;降福可引申为福。

(五)与除灾+降福义素相关的引申

1.音 fò

(1)佛:佛陀(梵文Buddha)的简称,意为觉者。又特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字汇·人部》:“佛,西方圣人名。”晋袁弘《后汉书·明帝纪下》:“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后汉书·西域传》:“西方有神,名曰佛。”韩愈《论佛骨表》:“事佛求佛,乃更得祸。”

佛教徒称修行圆满的人;佛教;佛像。

“佛”表除灾降福的神,为引申义。

(六)存疑

《广雅·释器》:“笰,箭也。”《广韵·集韵》:“笰,削矢令渐细。”它们都是孤例、孤证,笰是否有箭义,此处存疑。

从上文可看出,弗所构成的字都是亦声字,其词语形成一个完整的引申义系统,烟雾类义素引申义最多。语音与语义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体现:fú音的语素义最多,如模糊、火貌、抑郁、草多、撩起、展开、曲折、违背、掠过等,及其它们的引申义;兴起类义素及其引申义多音bó;沸腾类多音fèi;辅助类多音bì等。将弗的本义解释为除恶(灾)降福,弗及弗所构成的字词都能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附各类引申义图:

猜你喜欢

集韵引申义谓之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钱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