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对策探索研究

2020-04-24何静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0年33期
关键词:慢就业现象毕业生

何静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所谓的“慢就业”指的是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立即投入到工作之中或者是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支教、在家中陪伴父母或者是创业考察等现象。“慢就业”现象与社会经济环境,学生个人思想认识变化等存在有一定的关联,科学合理的看待“慢就业”现象,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找到全新的发展出路,也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我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质量。

一、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特点分析

(一)“慢就业”的积极现象分析

从短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虽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但是“慢就业”现象并非一无是处。实际上,许多学生之所以选择慢就业也是对自身职业规划的一种选择,并非是一种冲动行为,在决定“慢就业”之前,学生对于职场现状以及自身能力水平已经有了充分的调研和认知。比如说,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当前所学的知识还不足以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理想工作,因此选择专升本,而专升本并非一定会成功,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在本应当实习、找工作的时候,选择在家或者是学校复习备考,最终出现了“慢就业”的现象;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亦是如此。还有部分学生则是觉得自己在高校内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独当一面,选择自主创业,而非进入市场上已有的企业工作,创业有一个漫长的准备期,学生因此“慢就业”。

(二)“慢就业”的消极现象分析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慢就业”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诸多企业倒闭,市场就业环境严峻,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诸多大型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对于学历以及专业技能等作出了限制,如许多企业明确要求招聘对象需要拥有本科或者是研究生学历等等,相较于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等人才来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缺乏,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只能给一些中小型企业投递简历,且竞争压力比较大,这可能会使得毕业生产生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在学历和能力方面不如他人,难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因此丧失求职的信心。此外,职场相较于学校来说有着明显的差距,当前大部分企业所需要的是人才,工作压力大,部分毕业生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难免会产生不适感,由此频繁跳槽,逐渐发展为“慢就业”。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对策分析

(一)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倡导工匠精神

就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丰富自我,展现自我价值,并运用劳动所得过上理想的生活。但是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十分充裕的时代,学生平时参与劳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许多学生的劳动意识比较匮乏,在刚刚走出校门,实习就业的过程中,学生的薪资水平比较低,劳动强度却比较大,这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一种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辛勤劳动,付出与回报却不成正比,因此产生厌烦之情,对就业反感,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就业发展。针对这种现象,要想有效缓解,那么在学校开展专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当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劳动课程,帮助学生正视劳动对于社会的作用与价值,倡导工匠精神,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拓展升学平台,给予学生提升自我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朝着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可以说越来越普遍,高职院校毕业生相较于本科院校毕业生来说,在求职业时先天性优势欠缺,学历是诸多学生在求职时的一块敲门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对于招聘对象的学历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虽然拥有专业技能,但是学历却是他们的短板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具备优势。基于这样的原因,应对“慢就业”现象,高职院校还应当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想办法对现有升学平台进行拓展,为哪些想要获取更多知识,谋求更好职业的毕业生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提升在人才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比如说,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对有专升本意向的同学进行调研,然后帮助他们进行升本规划,在学生大三实习时,给他们开放绿色通道,减少实习时间要求,让他们能够安心复习,顺利考入理想院校学习,提升自我。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本科院校合作,尝试多种类型的办学模式,促进学生发展(见图1)。

图1 毕业生择业渠道

(三)高职院校定期开展校园云招聘,提升求职便利性

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点,高职院校要与用人单位联手,为大学生提供“云服务”,保证网上平台联系就业的畅通和稳定性。定期组织高职院校云招聘会,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网上双选。在“校园云”招聘过程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并通过班主任及时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的方式,保证毕业生能够对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深化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逐步完善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就业管理机构的网上签约和就业手续,让网上的双选会取得成效,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见图2)。

图2 毕业生云招聘双选会

(四)紧跟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开拓就业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新要求。此次疫情给医疗、互联网经济、云服务、物流、远程教育等行业带来较大的人才缺口。高职院校要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现有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和校友资源,开发新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并与各企业建立长期的、友好的工作关系,加大毕业生的工作机会。同时,还要积极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参加军队,以此使其能够在实践中逐渐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在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就业,通过制定各种方案和方法,学生村干部、特岗教师,学生当兵入伍等。辅导员需要针对国家在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学生进行讲解、宣传,正确引导与其对应专业的学生,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特长能施展到具体工作中去,不要错过机会。另外,可以鼓励有奉献精神、家境困难的学生去支援西部,在基层实践锻炼,为山区的事业作出贡献,获得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五)培养大学生独立意识,强化就业动机

物质条件的优厚是“慢就业”的滋生之地。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这将其在毕业后极易出现迷茫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使其成了“慢就业”人群。为此,将需要积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学校内外的社会活动以及毕业前的就业实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提升其就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就业讲座”“就业辅导”等方式分析目前的就业情况,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其能够意识到“慢就业”是将就业压力不断延后,以及降低自身就业竞争力形式,以此激励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控就业机会,进而逐步实现就业。

总之,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必须要理性看待、科学引导,要正视“慢就业”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对于这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既不能一味地贬低,也不能过分吹捧,而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就业节奏,正视就业对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尽早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与择业观,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助力他们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慢就业现象毕业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