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2020-04-24刘永丰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灌篮 2020年33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比赛

刘永丰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体育课通常是受欢迎的,但是有部分学生直言不喜欢体育课。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因为学生身体素质差,在体育方面找不到自信导致。第二种情况反而是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通过调查发现,导致第二种情况发生的主因是体育课形式太拘谨,课堂内容呆板无趣。那么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通过优化体育课程来改善和解决体育课枯燥填鸭的问题。

一、机械枯燥的体育课带来的恶性连锁反应

假设体育课充斥着机械性的重复练习,到处都是程序化、公式化,那么它一定是枯燥而无趣的。我们来看一个恶性的连锁反应:枯燥无味、机械僵化的体育课是不具备活力的→→失去活力导致学生丧失兴趣→→开始讨厌上体育课→→延伸性的后果,会导致这些孩子从而全面不喜欢体育锻炼,所以有些孩子会直言“我不喜欢体育”。可见体育课上的差还可能会扼杀孩子们的一项爱好和特长。

我们的孩子就是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蕾,遇到体育课应该精神抖擞、活力四射,不能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有气无力。所以,我们就必须精心打磨课程,使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有趣起来。

二、利用孩子天性优化体育课的积极意义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所以体育老师通常利用这一天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性的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练,教和玩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一节成功的课,在授课过程当中,学生的情感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教案上的“团结合作勇敢突破”等品质,还应该具备“欢快、自由、愉悦”等因素来促进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谈到这个“玩”字,它本质上是一个优化手段。我们通过一个良性循环,来看优化后的体育课带来的积极意义。“玩”带来欢快自由等乐趣→→乐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良好效果有助于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最终让孩子们收获了成功的自信。可见一节好的体育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意义 深远。

三、案例分析

(一)课的开始就创设积极性心态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万事开头难,优化体育课程有个重要元素: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一个好的学习动力必然来源于强烈而旺盛的好奇心,体育老师需要具备娴熟的技巧,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能力。举例:一节体操课《前滚翻》,老师的导入过程: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大家先猜一猜,老师问一下,用一个字来送给你最不喜欢的人,大家最喜欢用那个字?同学们左右对视,其中就有人说“滚”。老师接着用调侃的语气说,大家可别小看滚,滚不光可以表达不满情绪,滚在体操上还是一个技术动作。它就叫——《前滚翻》。提前给大家卖个关子,完美理解掌握前滚翻的同学,我要告诉你,你完全有能力去拍摄动作大片里的“跳车”环节,而且还不会受伤。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谁“滚”得好,大家说怎么样?你看老师三言两语,同学们立刻兴趣盎然,不但激发了兴趣,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幽默细胞。上过这样一节课的孩子,对挨骂又多了一层理解,受到语言攻击不一定非得火冒三丈,它曾经还是一节快乐的体育课呢。

(二)课程设计游戏化,增加比赛,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所谓玩,最好的效果就是比赛,学生都爱分出个胜负。下面介绍一节实际案例:大家都知道,田径课是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笔者曾经上过这样一节田径课《弯道跑》,这节课笔者借鉴了国家级示范课思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动。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全程配合轻快激昂的音乐《红色娘子军》,通过四个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总结,在游戏中归纳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这节课的衔接和节奏很快,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都非常好。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水平五。

授课内容:《弯道跑》。

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全课最大的特点是组织结构完全不拘泥于传统的讲、教、学,而是导入大量的游戏和比赛,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最终以学生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本节课教师通过大量的比赛,紧紧围绕弯道跑设计,使枯燥的田径教学变得趣味性。

教学基本过程:(开始环节略)

1.通过游戏《穿越封锁线》,让学生沿弧线跑从而导入弯道跑概念。《穿越封锁线》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攻的队员绕弧形跑道进入中心圆再跑出去,防守队员用“子弹”(毽子)击打进攻队员腰部以下,击中者淘汰。两小组交换进行,游戏结束后,看哪组存活率高的队伍获胜。

2.通过一个直道“八字”迎面接力比赛和一个弯道“十字圆”接力比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比赛。第一个问题:直道跑和弯道跑有什么区别?第二个问题:在弯道跑中怎样跑得更快?比赛结束后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说:“直道好跑,速度快,弯道跑感觉有种力量把自己快甩出去了”等等。老师再总结:“这就叫离心力,如何去克服它?”,学生纷纷回答,最后教师负责整理归纳,这节课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说出了弯道跑的三个技术要领(向内倾斜,右臂摆动幅度大,前脚掌着力位置不同)。

关于迎面接力比赛,笔者曾经在2012年2月《中国学校体育》发表一篇《如何更好地进行迎面接力游戏》,在此不再展开阐述。

3.通过几组练习之后,再进行“直道—弯道—直道”比赛,这个比赛就涵盖了从直道进弯道和从弯道再进直道。对弯道跑技术进行了巩固。

四、优化体育课程的有效策略

1.授课过程中,要管住嘴,“精说多练”。有种现象不可取:一节课本来设计的也不错,但实际上课时,老师总觉得什么地方没有讲透,说着说着就超了。体育课快变成一节理论课,学生自然觉得厌烦枯燥、索然无味。那么我们常说的“精讲”,不是让老师不讲,也不是让老师少讲,而是老师选择精练的语言,能使学生一听就懂得语言,力图讲解清晰、示范标准,重难点技术动作的讲解用词简洁明了。还有要避免做无用功,包括三方面:首先学生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不需要重复去讲,不但浪费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蜻蜓点水,不认真上课;其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掌握的也不需要再去讲;最后,讲了之后学生也掌握不了的不讲。讲解和示范相结合,所有的技术动作都需要靠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

2.大胆课改,提高身体素质才是一节体育课的终极目标。

课改中曾经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体育课,注重跑跳投等技术动作,总想把最标准最优美的技术动作传授给学生,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反而下降了?

举例说明:比如“蹲踞式跳远”这节课,真正的课程目标,最终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的,但传统的体育课,课程目标是教会孩子们掌握它的技术要领。所以很多体育课变成了教学生如何起跳、如何腾空、如何落地,过多地去追求如何掌握技术动作了。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众所周知,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技术难度,应当让尖子生吃得饱,普通生吃得好,困难学生吃得消,实施分层教学。我们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评和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进行分层管理和教学。对程度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组建校队进行校外比赛去锻炼队伍,对程度弱的学生也要组建兴趣小组,从力求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出发来进行教学。

总之,我们体育老师要像案例上《弯道跑》这节课一样,大胆进行课改。在工作中主动去多研究多总结,致力于优化体育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爱好,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比赛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下一个动作
体育课上的“意外”
选美比赛
讨厌的理由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